小城記事(三)
說是縣委的門前的石橋和橋下的小河。其實更應該說是:在這石橋后面高墻大門小院里,住著辦公的,是縣委的常委們,北面還有一個北門,北門上面是縣委的小禮堂。我說的南門一般是不開的。大概是有高高在上,做人民大老爺之嫌吧。隨著部隊“三支兩軍”,軍隊的地位提高了。原來的縣老爺們被奪權(quán),靠邊站了。縣武裝部也從原來的滄坑南面的辦公地方搬到了縣委的小院。北門一鎖。南面的大門才正式打開,這是后話。
且說那橋那門這些老建筑。門樓坐落在有五六個臺階高的大平臺上。門樓成扇形包圍著平臺。門樓顯得特別的高大,又像是一張巨大屏風護衛(wèi)著平臺。臺下是兩顆大槐樹。再往前走就是石橋小河了。
三座青石圓拱橋,一大兩小,對稱座落門前小河的上面。
門前的小河,由東面北街流經(jīng)橋下,向西匯入武裝部門前的大坑。就是所謂的“滄坑”。過了縣委門前的小河,往南就是一片空地。約有半公頃。門前高高的平臺,和南面的空地再加上門樓這個屏風。一個天然的大會廣場搭起來了。
記得在任縣還沒有形成滄坑這個露天大廣場時。就在這個地方,造反派舉辦了一場沒有成功的批斗大會。揪來了河北的省委書記劉子厚,地委書記劉奇。可謂是本事不小。那是在一個夏天的晚上,天氣特別的悶熱,不管是何時何代總是有一些壞人,以整人為樂。在劉子厚、劉奇的頭上面掛了個500度的大燈泡。燈泡一亮,周圍聚集了密密麻麻的小蟲子??墒巧n天有眼,這幫人里必定”吉人自有天相”。大會剛開始沒有幾分鐘,天空中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傾盆而下。批斗會也隨著嘩嘩的流水泡湯了。也難怪畢竟任縣是人家劉子厚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神靈哪有不保護自己在外的游子,那不是太缺少人情味了嗎?
文革確實是以一場鬧劇而謝幕,毛主席發(fā)動這場革命,我同意網(wǎng)上說的,原意是好的,也是在蘇聯(lián)社會主義走向滅亡后的新探討,新革命。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打一場防修反修的群眾教育運動。重點是反那些有資本主義地的當權(quán)派??梢匝剑∮钟袔兹四芾斫庵飨囊黄嘧又?。來自左的,來自右的干撓重重疊疊。不是武斗,給你燒糊。就是給你裝傻,你說破四舊,我把國家的文物來搗毀。一場本來是屬于意思形態(tài)方面的文化革命以慘敗而告終。(待續(xù))(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