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這個典型也是我黨塑造出來的
雷鋒這個典型也是我黨塑造出來的
雷鋒通過雷鋒日記和雷鋒報告將自己宣傳出去以后,雷鋒這個典型就逐漸地樹立起來了,這就有了賣方市場,我黨那時候重視的不是公民教育,重視的是符合我黨利益的倫理教育,我黨在當時所需要的就是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標兵,這就有了買方市場,賣方和買方在市場上碰面之后,賣買就做成了,雷鋒這個典型就被我黨塑造出來了。
雷鋒入伍的時候,正是林彪擔任我黨國防部長的時候,林彪一掌權(quán),就開始在軍隊將學習毛著運動煮沸,雷鋒在這個大熔爐里上下翻滾,開始丟失真我,開始與過去的我告別,他按照毛澤東所提倡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來要求自己,磨礪自己,毛澤東的共產(chǎn)主義時刻在雷鋒的腦海中閃耀光芒。
共產(chǎn)主義社會原本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即使有這個社會,那也是億萬年以后的事情,既然這個社會是那么虛無,或者是那么遙遠,那么,現(xiàn)在侈談什么共產(chǎn)主義道德,那一定是一種人造的道德,并不是共產(chǎn)主義社會應(yīng)有的道德,倘若是億萬年以后共產(chǎn)主義一旦實現(xiàn),回轉(zhuǎn)頭來再看毛氏所倡導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那一定是很可笑的。
毛澤東倡導為人民服務(wù),倡導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還倡導斗私批修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他自己就做不到。當他住進北京的皇宮以后,全國各省就開始修建他的行宮,不知耗費了多少億萬的財產(chǎn),還有一個專門為他制煙的煙廠,還有一個專門為他制瓷的瓷廠,他是中共建政以后第一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他不是在為人民服務(wù),而是人民在為他服務(wù),他不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而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他也不是在斗私,而是將“私”發(fā)展到極致。
毛澤東是中國最大的忽悠,小小的雷鋒就被他忽悠住了。他開始按照毛澤東所倡導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來要求自己,然后再將自己做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善事寫在日記上,一有機會,就將自己的日記本交給組織。(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指導戰(zhàn)士喬安山學開汽車的時候,汽車擠斷柞木桿子打倒了雷鋒,雷鋒撲倒于地后來氣絕身亡。這到底是一起事故還是雷鋒為共產(chǎn)主義獻身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就是一起事故,而且是一起低級事故,可是,我黨就不是這樣界定的。我黨認為,這是雷鋒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獻身。
雷鋒活著的時候,就響應(yīng)林彪的號召,認真學習毛著,他隨身都帶著一本毛著,有空就讀,不但自己讀,還要讀給戰(zhàn)士們聽,熄燈了就違反就寢紀律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讀,真是如癡如醉,真是廢寢忘食。
雷鋒將自己怎樣學毛著的行為記在日記里,然后又將日記獻給了組織,組織看到雷鋒日記之后,自然發(fā)現(xiàn)了雷鋒這個典型。
上有林彪的號召,下有雷鋒的響應(yīng),再經(jīng)過我黨的塑造,雷鋒這個學毛著的典型就在中共的軍隊里浮出了水面。
沈陽軍區(qū)欲在部隊做雷鋒事跡的巡回展出,想利用照片來反映雷鋒精神,于是,根據(jù)雷鋒日記和雷鋒報告補拍了幾十張照片,這是一種拍電影的手法,就是這種手法讓中國億萬百姓幾十年來一直信以為真。
于是,雷鋒背著沖鋒槍在毛澤東畫像前站崗的照片出來了;于是,又把戰(zhàn)士王延堂找來,讓他伸手去接雷鋒遞過來的飯盒;于是,又找來了一個老奶奶和一個小孩,還找來了一個包袱,雷鋒就背著包袱去送這一老一少······
隨著我黨的軍報和地方報紙開始熱炒雷鋒,雷鋒就到處去做報告,宣講自己所做的善事,宣講自己是如何認真學習毛澤東著作的,宣講自己是如何按照毛澤東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去要求自己的,光是1962年,他就一口氣做了二十幾場憶苦思甜的報告,他看不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餓殍遍野,看不見白骨遺山阿的慘景,看不見人相食的野蠻圖像,只一味地歌頌共產(chǎn)黨如何將他救出了苦海。
雷鋒活著的時候,就被我黨塑造成了一個學習毛著的典型,他的事跡被我黨一宣傳之后,他這個人自然就聲名鵲起了,于是,就有許多陌生的人給他寫信,表示要向他學習,表示要向他取經(jīng);于是,駐軍附近的小學就聘請他來擔任少先隊的輔導員,給小孩子講學習毛著的心得······
雷鋒死后,他就成了我黨的烈士。他死得很光榮,他的死更加有利于我黨開展學習雷鋒的運動了,他的一米五幾的身材在我黨的塑造下越來越高大了。
雷鋒死后,我黨的沈陽軍區(qū)開辦雷鋒烈士的事跡展覽室,我黨在撫順組織了12萬青少年去參觀學習,還組織了7萬人聽了42場次的報告。我黨在撫順市學雷鋒活動引起了我黨共青團遼寧省委的注意,團省委把功勞搶了過來,組織雷鋒事跡報告團和展覽室,到遼寧全省巡回報告和展出,雷鋒就這樣走出了撫順市,受到一次重大提拔。團省委用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編印《毛主席好戰(zhàn)士》四十萬冊,加印七萬張雷鋒事跡連環(huán)畫,洗印供基層展覽用的照片八百套,編印學雷鋒專輯六萬五千冊,雷鋒在遼河大地走上了云崖。
1963年1月我黨的國防部已經(jīng)注意上了雷鋒,將他所在的四班命名雷鋒班,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加大了宣傳力度,雷鋒精神在我黨的塑造下又得到了升華。有人又將雷鋒事跡寫成報告文學,同時配發(fā)評論雷鋒日記摘抄,我黨的作家和詩人也開始撰文和寫詩,他們一齊贊頌,雷鋒精神便在中華大地開花結(jié)果。
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雷鋒日記》就不是真正的雷鋒日記了,它是經(jīng)過我黨的能工巧匠加了工的,去掉了錯別字詞,改正了病句,去掉了一些不符合我黨倫理要求的話語,增加了一些我黨提倡的道德倫理要求話語,捋順了一些文段。
我黨的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認為,學習雷鋒意義深遠,還應(yīng)當深化。1963年2月團中央發(fā)出學雷鋒通知,認為雷鋒是青少年成長榜樣,全國各地青少年應(yīng)當開展學雷鋒活動。
遼寧省長撰文提倡學習雷鋒品質(zhì),遼寧電臺報道學習雷鋒的活動情況,《遼寧日報》用九個版面做學習雷鋒的宣傳,遼寧文聯(lián)舉辦座談會談方法,寫雷鋒畫雷鋒演雷鋒唱雷鋒的活動進一步掀起高潮,雷鋒的形象家喻戶曉,進而神化。這時候的雷鋒已經(jīng)不是一個人了,他成了一尊神,有人總結(jié)說,湖南出了兩尊神,一尊大神是毛澤東,一尊小神是雷鋒。
1963年2月7日《人民日報》再動大手筆,印發(fā)雷鋒事跡和《雷鋒日記摘抄》。3月團中央舉辦雷鋒事跡展,八十萬人參觀留言二萬余條,宣傳雷鋒局面熱火朝天,如圖如畫。
這時候,學習雷鋒在全國已經(jīng)形成熱潮洪波,《中國青年》別具一格,他們擬出一期學習專號,向全國人民推薦這個毛澤東式的共產(chǎn)主義典型,欲教育全國青少年在新時期更好地成長,像雷鋒一樣,成為我黨的馴服工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中國青年》雜志社在王江云的提議下,向毛澤東提出請求,要他為學習雷鋒寫一個題詞。
雷鋒這個典型在我黨的塑造下,終于成型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