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棄死不嘆
我常常忘記,這一天天逝去的光景都流向了哪里,是片刻發(fā)呆的失神,是蜷曲被窩的熟睡,還是無關痛癢、按部就班地過活……。對于答案,我不清楚;關于過去,我全無感想。
其實,我也知道,生命終有一天會走向完結,有限而短暫,未知而可怕。我曾有想過,如果明天的太陽依舊升起,而世界卻抹去了我存在的痕跡,我將不會知道閉眼后的一切,那會多么無助??墒巧喜∷朗?a target="_blank">人生自然而為的,無論多不舍不甘,都不容你。而你消失了,這顆藍色星球并不會因此停止轉動,他人的生活也照舊進行。冰冷的死亡,奪去你的思想,你被驅(qū)逐出局,再無介入的權利,害怕在所難免。所以你會萌發(fā)好好利用時間的想法,盡力不留遺憾??蛇@種畏懼心理,在平淡生活,細碎瑣事的沖擊下,一點點消逝了。你很煩躁,不愿每天活在死亡的自我威脅之下。加以僥幸心理的作祟,你認為每天都有人去世,不可能那么巧會是自己。故而麻木不仁,得過且過,讓無所謂的思想一點點消耗你的生命。
生命如同樹葉,所有的生長都是為了死亡,殊途都是同歸。或許生命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注定流入死亡的同流,既與自然原則和諧,又公正無私,每個人僅一次的活過。然而,只有你把這個世界連同它本身都看透了之后,你才會弄清楚你應是個什么活法。人,蜉蝣在世,生似螻蟻,死如塵埃。一個活人和一個死者之間又有多少差距呢?死者有沒有可能在他們的空間里是活著的呢?死是不是又進入了比生更高層次的境界了呢?答案是未知的,或許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得知,可就算知曉了,再沒時光去體驗,又有什么價值呢?
其實,人生在世,不論生死,都有它存在的實際意義,活就好好活著,死就豁然逝去。不必糾結,也不必為了尋找真正的活法一直碌碌無為,丟棄大把時光?!坝械娜嘶钪?,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闭f的是蹉跎歲月的人,無所事事,將人生視為兒戲,如同死尸一般,麻木不仁,毫無作為。而認真生活的人,不斷拼搏,有道德有成就,縱然他死去了,仍然在人們心中長存,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消退。故生要有生的活法,不辜負,不虛度,對得起社會與自己。縱然走向了死亡,也不會抱憾而終了。
“不要擔心你的生命什么時候結束,而要擔心它從未開始。”如若每天都要活在死亡的恐懼之下,倒還不如放開身心,勇敢一點,無畏地活著,畢竟,你享有現(xiàn)在,擁有未來。盡管那未來可能朦朧,迷惘,可是,誰的未來不都是這樣的嗎。所以,又有什么要恐懼的呢?把握當下時光,就會抹去遺憾的痕跡,留下美好的映照。
在你的強大面前,死,只會變得渺小不見。那么,至于何時死、怎么死,就全然不足嘆息了。于是,生,成了世界不二的選擇。至于如何生、生出怎樣味兒,已不再成為斷生的借口。生不棄,死不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作者:董君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