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思考何不行動
近日,忽見一長者,常在群里舞文弄墨陳詞激昂,不解其意的,初始以為是有見解和視角的人,在闡述古今引經(jīng)據(jù)典,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他一直在滿腹抱怨,別人的隨心話題都有可能引起他的悖論、爭辯。比如有人感慨現(xiàn)在房子貴買 房難時,他就批判什么不良商家炒作為之,導致市場混亂,農(nóng)村城市嚴重失衡,褒貶開發(fā)商、地產(chǎn)的種種不是;當說到學生學校時,他又斥責師德敗壞,教育部門為一己私利顛覆制度中飽私囊,教風江河日下;當有人說到農(nóng)業(yè)種植方面,他又揭露科研部門種種不公不正、致百姓安危于不顧、企圖控制人口資源的“罪行";當有人說到民生經(jīng)濟之類,他更是振振有詞,能列舉很多例子,引申出國家、官員、政府、文化之類的腐敗、無能、無恥、罪惡云云……似乎在他眼里,一切都是不好的丑陋的陰暗的,任何一件事,他都能帶出一堆謬論悖論似的大道理,有義憤填膺有豪情千丈、有憂國憂民有憤世嫉俗,多是不好的不對的不堪的,小到百姓土地大到國家科技,遠到民國近到現(xiàn)今,深到精神文明微到日常飲食,他都能抓住一些弊端片面的尾巴,放大渲染,滔滔不絕頭頭是道。不僅把紙上談兵演繹得如此到位,杞人憂天也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且,如果誰反駁他,他定會與你爭辯到底,直到你繳械投降。其實敗陣之人并不是說不過他,只是說著說著覺得實在不 屑于說,也實在無意思與這等偏執(zhí)負能量之人爭論。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整天把什么事都看作陰暗邪惡,卻表面上寫著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空有抱負者,他的見解漸漸地,是沒人愿意聽的。當有人揭露他真實的一面婉言譏諷他時,他總是用各種笑的表情來回應,似乎是滿不在乎,也許是在掩飾自己的不安和虛假。對于這樣一個整日怨聲載道滿腹經(jīng)綸的大叔,多是沒什么人有興趣將他的問題刨根問底抽絲剝繭的,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在多數(shù)人眼里,無疑是最好的時代,可是在他眼里到處是陷阱是黑暗是陰霾,貪官污吏、官官相護、職能腐敗、濫用職權(quán)、營私舞弊、一盤散沙、上下勾結(jié)、道德敗壞、禍國秧民、經(jīng)濟制度無良無德……似乎他的生活就是平日里搜集這些負面的東西,來增加自己的談資和銳度。對于他發(fā)的一些長篇大論或小說什么的,也許沒幾個人會當回事地去看,多是像我一樣一笑置之。
活著本就不易,為什么非要把自己弄到動蕩里去,一葉障目的視角局限,他的那些小說什么的,估計也就是些什么國呀、家呀、憎惡、假丑之類的古董偏見和輿論矛頭, 一個正常人看那些東西豈不找虐,就像現(xiàn)代小學生看四書五經(jīng)儒家道派,給人灌輸一些仇恨的種子。
我說,與其思考何不行動,既然才能可貴,仁兄為何不出書?
他卻總能巧妙地轉(zhuǎn)移話題,仍是指向那些批判議論的話題。我無奈一笑,再不多問。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見不理,即陌路。
其生活中這樣的人也見過,喜歡侃侃而談高瞻遠矚舉一反三,以顯自己見多識廣造詣頗高,實則蠱惑眾小夸夸其談, 久聞便令人啼笑皆非避之不及?;蚴嵌亲永镅b幾滴墨水,會幾個文字,就賣弄才學嘩眾取寵自恃不凡,有人恭維幾句便樂在其中,遇到犀利之人就成了過街老鼠,卻不忘用文人的”竊書不算盜“那套鐵嘴勢態(tài)攻之自喜。再者,就是酸葡萄心理,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羨慕嫉妒恨,仇富,因生活或現(xiàn)狀不順,不及他人,就心生不平,繼而對他人、社會甚至國家發(fā)泄不滿和敵視,看到別人家的房子比自己豪華,看到別家車子比自己氣派,就認為是不正手段捷徑而得,恨不得對人家玻璃拋磚頭,詛咒人家出門車子撞墻,看到人家日子紅火順風順水,就覺得是投機耍滑坑蒙拐騙家族利益而來的,總覺得人家的財物都是天上掉下來的橫財,卻不反省自己,看到別家孩子聰明漂亮,就說人心機重以后是禍水,就像看到大街上的美女就說是妖精二奶,看到富二代公子哥就說是紈绔子弟不學無術;其三,就是真正的游手好閑嘴上功夫,雷聲大雨點小,整天空喊口號,卻從不見行動。就像最近看的《羋月?!罚貒始遗赃呌幸粋€叫做四方館的地方,是匯集各方仁人仕士廣開言路、百家爭鳴的地方,似各種學者武士學習交流、辯論探討的平臺。往往言辭激烈、滔滔不絕,爭得面紅耳赤的,多是那些一拔又一拔平日里無所作為的人,擅長與人爭論只說自己的流派觀點如何如何好,如何利國利民的無名小卒,而真正德才兼?zhèn)?、成就大業(yè)的,卻是那些不爭不吵默默無聞卻最終建功立業(yè)的人。(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雖然推崇言論自由,也相信語言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偉大的文化,在特定場合,還是一種強有力的武器,可是過多的沒營養(yǎng)的話,說多了演繹的多了,效果就適得其反了。聰明的話說的多了,就成了愚昧,指責的話說多了,就成了憤青。
人們可能會在某一個年齡段有點憤世嫉俗、晦澀無望、老氣橫秋之類的小情緒,但是等到有一天我們都無恥地長大了成熟了,很多以前理解不了的困惑的東西,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能夠一笑而過了,也就不會再憤青、消沉、偏執(zhí)了吧,可是如果有些人,活到中年,依然是個老憤青,看啥啥不順眼,到哪哪是怨言,眼里只有陰暗和破敗,是不是就該找找自己的原因了。
不管別人比自己好的強的,還是看到了負面的黑暗的一面,就要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就覺得是剝削階級導致的弱小無辜,嫌社會不幫助自己國家不照顧自己,卻從不反思原因在哪。為什么別人都能努力過得好,就算不好也無從抱怨不奢求社會扶持,不坐待別人救濟,心里敞亮,陽光自來,陰暗便逃之夭夭。反之,與其整日制造輿論慷慨陳詞大談治國之道,為何不把那些時間用在正事上,一個人,尤其是一個男人,自己生活都弄不好,自我小家都料理不好,還談什么國呀家的,整日里固步自封只談兵不打仗,豈不貽笑大方?倘若你真有治國安邦的策略和道理,為何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如今訊息的發(fā)達,不會埋沒一個人才,不會讓你像孔子老先生一樣游說列國,也不用像商鞅王安石一樣去歷盡民間變法推廣,如果你的言論真有價值,怎怕不被發(fā)現(xiàn)不經(jīng)采納?倘若你真的胸懷大志胸有點墨,怎不去寫書傳播,指點一代人,像魯迅一樣流芳百世,也算造福人類了。不要說魯迅,能有韓寒那樣讓人記住,還會淪落為一介潦倒之輩只會大發(fā)牢騷嗎?
之所以這些話一般人不會去說,不是因為你的看法完全不對,也許你說的確是當今社會事實,是污點,確實存在百姓疾苦和政府需要改進打擊的地方,君不見,政府部分不是正在一步步地完善法律法規(guī),正在整頓鏟除那些烏煙瘴氣不正之風嗎,那些改變和整頓是長期而任重道遠的,我們大家不也正在齊心協(xié)力維護正義和道德嗎?
且,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只說不做依然無所獲,看到別人在公車上偷盜,卻無人制止,你感慨人心向背,可是你站出來制止了嗎,批評別人不膚摔倒的老人或孩子,請問你去扶了嗎,你沒有做過冷漠的看客嗎?罵政府機關不予關注貧困學生或災區(qū),請問你盡一己之力伸出援手了嗎?說哪個執(zhí)行部門辦事不力瀆職敷衍,請問如果你去坐那把交椅,你能保證比人家做得好不出差錯不被誤會嗎?很多事情沒有捋順沒有滲透,就無權(quán)指責孰對孰錯。整日聒噪,未必遇到一個知己,默不作聲,也許眾人贊知。
不管你認為自己說的有多精辟,不管你的所想所看有多正義美好,別人不會因你而改變,生活不會因你而改變,時代不會因你而改變,世界不會因你而改變,歷史,也不會因為你的一己之見、不足為外人道的陳詞濫調(diào)而改寫。很多事情,明知無能為力,看過了想一想也就過去了,很多東西知道不能改變,就感嘆一下也就淡了,為何要一位地糾纏不休無法釋懷。這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努力和美化而變得一塵不染、天下無賊,什么事物都是對立而必然存在的。就像男人和女人,缺了誰都不完美,正義和邪惡、干凈和骯臟、美好和丑陋、健康疾病、生命死亡、光明黑暗、欺騙誠實、虛偽真誠,有對立才有彰顯,才是一個多元素的世界。
你眼里看到的,多是陰暗面,你的生活想法也不會太明朗。帶給身邊的人也是負面情緒?!拔乙娗嗌蕉鄫趁?,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不是取決于它有多少污點和疏漏,而取決于你用什么樣的眼界看它。
與其思考不如行動,與其無謂的言論何不去落實改變,如果改變不了,為什么不能先做好自己?比懶散可怕的是落后,比落后可怕的是貧瘠,比貧瘠可怕的是無望,比無望更可怕的是頹靡。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