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豬
年豬
胡臨雪
前天,我欣然應(yīng)朋友的邀請去他家里殺年豬,感受了那種年節(jié)的氛圍,但,與我記憶中的場景相去甚遠了。
朋友的村莊叫大車頭,只有四十多戶人家,而養(yǎng)豬的只有兩戶。當(dāng)殺豬時,孩子們自顧自的在旁邊玩手機游戲,根本沒有我們小時候那種期盼和熱鬧了。
回想二十年前,村里殺年豬是一件很講究很莊重的事。要請先生選一個吉日,在殺豬的頭幾天就約好了來吃“血湯肉”的親戚和殺豬的人。掌刀人是不能隨意找的,定是村里德高望重手法嫻熟的人, 一刀下去定要成功,不得補刀,補刀就不吉利,主家不高興的。
殺年豬的那天早上,掌刀人將鹽水在木盆里調(diào)均,把殺豬刀斜放在盆里,很鄭重地把木盆放在家堂的神籠上,并在神籠前燒上三柱香和一疊錢紙,以打發(fā)那些狐朋野鬼來搔擾正常殺豬;然后,三位身強體壯的幫手與掌刀人到豬圈里將豬拖出來,小孩子們就緊跟在后面看熱鬧,歡天喜地地等著吃豬肉,也是應(yīng)了“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月就殺豬”諺語的那種急切心情。(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殺豬的場地也不能隨便選的,一般要安排在家堂前。豬殺后,掌刀人馬上把準(zhǔn)備好的錢紙在殺口處抹上豬血分成兩扎:一扎捆在豬圈邊,一扎壓在家堂的神籠上,以感謝先祖的恩澤及希望保佑來年的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當(dāng)豬去毛開膛后,真正的熱鬧就開始了。掌刀人把沒有流盡的豬槽頭血舀出來給女主人做血粑豆腐用。做血粑豆腐要選半肥半瘦的肉剁碎,與自家磨的豆腐及槽頭血和好后捏成拳頭大的團,講究點的人家還要放些柑桔皮、辣椒粉,經(jīng)煙熏后,味道更淳。掌刀人再把豬頭骨、豬肝、粉腸、豬肺、殺口菜等割下交給女主人,女主人就要忙著做中午的“血湯肉”了。其實,也就是將這些豬頭骨砍好與豬下水一并放入洗凈的大鐵鍋里,再抓一把豆豉丟在鍋里,大火燉就是了。大人們就忙著把剩下的肉分割成三斤左右的條狀,再搓上鹽一層肉一層鹽地碼在陶壇里淹制臘肉,而小孩子們卻緊緊地圍在取下的半扇大門做的臨時案板邊,趁大人們不注意時就割下一塊瘦肉或者是切下一塊豬肝裹點鹽拿到炭火上烤著。此時,鄰家的小孩也過來湊“熱鬧”,也割下一小塊肉拿去烤著吃。于是,長輩們吆喝走這個小孩子,那個小孩子又來了........長輩們的吆喝也只是假裝的黑著臉,其實長輩們也清楚,一年才殺一次豬,平時里哪能見著肉,恨不得孩子們多吃一點呢!何況一年來扯豬草、煮豬潲、喂豬食,孩子們沒有少出力!
這樣忙著忙著就到了中午??碗S主便,賓分兩桌,按輩入座,滿堂喜氣。一人一碗骨頭湯,湯面上灑點切得很勻的青青的芫荽和蔥段,那新鮮的肉香和蔥香就彌漫了整個房子。主賓舉杯,互祝新年快樂,企盼來年有一個好收成。喝到八成醉的時候,男人們就有了猜碼的欲望,于是手一揚就喊起了“全福壽”的拳令。只有臘月才是辛勤勞作的農(nóng)村人的假期,也只有在這個假期里,人們才能放縱一下自己,臉上才有輕松的笑容。女主人就更加熱情的忙前忙后地加菜添酒,暖暖的房子里就洋溢著人們一年辛苦后的歡聲笑語。之后,女主人會給每一位客人及左鄰右舍送一塊肉,既顯示了主人的大方好客又融洽了鄰里關(guān)系。
而現(xiàn)在,吃點豬肉還要考慮豬肉來自哪里、喂了多少工業(yè)飼料、喂養(yǎng)時間是多久等等。在村莊里再也難見到肥豬滿欄了,再也難見到殺一頭豬全村都可以品嘗的和睦場景了,再也難見到火坑的橫梁上掛滿烏黑發(fā)亮的臘肉串了。我知道時代進步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不在意殺年豬和火坑上熏得烏黑油亮的臘肉了,然而,這是不是少了點濃濃的年味卻多了點淡淡的鄉(xiāng)愁了呢?
突然間,我就有一點懷念小時候的年豬了。(桂林市全州報社)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