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份漸行漸遠的童真

《三字經(jīng)》開篇就說:“人之初,性本善”。誠然,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所差別了。
但不管如何差別,比起人生初時的純凈,人總免不了要偏離善道的,只是偏離的尺度、危害的程度不同罷了。比如,我們在成長中免不了惡口、妄語、兩舌、貪婪、邪淫、偏見、高傲、冷漠……這些都不在“善”的范疇。更甚者做起了“惡”來。比如,貪贓枉法、殺人越貨、偷雞摸狗之類;大逆不道之徒,竟然虐待老人、打罵父母,甚至干起了分裂國家之禽獸行徑……
一個不爭的現(xiàn)實是:我們與童真漸行漸遠了!
已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的我,難免被時氣傳染,心中煩惱漸生,許是在失去時才會特別覺得珍貴,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忽然想起了兩年前在我宿舍西側住著一個和樂融融的家庭。
這種幸福的氛圍,更在一個小生命的誕生后增添了幾分濃濃的生機。我剛搬來時,那嬰孩才降生不久,每天都能或清晰或隱約地聽到他的哭啼聲——一種極具穿透力的、充滿希望的聲音。(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有時候三更半夜被吵醒,卻不覺得惱人,還倍感親切,往往帶著憧憬之心,插上回憶的翅膀,想起了幸福的童年時光。
那時候,我們可以親切地躲在爸媽懷里,對他們?nèi)鰦桑骸?a target="_blank">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父母在倍感欣慰之余,也不忘回饋給我們最真誠、最原始的獎勵:“我們也愛你,小寶貝!”。
那時候,我們可以天真爛漫地哭著鬧著向爸媽要玩具,而當自己的要求得到實現(xiàn)時,那種莫大的滿足感與那些成年人整天圍著升官發(fā)財打轉而獲得的所謂的滿足感,不可同日而語。殊不知,小小的年紀竟把“知足常樂”之哲理詮釋得淋漓盡致。對此,那些成天為金錢、名利所累的所謂成功人士,應該感到汗顏無比。
那時候,我們可以疑惑地指著天上的星星問爸爸:“爸爸,星星有多高呀?你能不能把它們摘下來?”或者不解地對著天上的月亮問媽媽:“媽媽,天上那掛著的光盤怎么會時圓時缺?是不是有人在上面為它更換著形狀?”
那時候,我們可以小鳥依人地挽著父母的手一起來到浩瀚的大海,聽著海風,逐著海浪,放聲大笑,隨意歌唱……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毫無瑕疵的歡樂海洋中,不虛偽,也不顧慮。
那時候,我們可以天真地指著熒幕中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大喊“太帥了”,崇拜的雙眼透露著理想之光,并立志長大后也像齊天大圣那樣神通廣大。
那時候,我們可以“真正”暢所欲言,比如,乘坐宇宙飛船到太空控險,變成一只豪放的雄鷹在高空翱翔……雖難免偏離了現(xiàn)實,但往往因為這些奇思妙想?yún)s成就了未來的宇航員、科學家。
那時候,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地追著花叢中的蝴蝶跑,偶爾不小心被前方的石頭絆倒了,在一場嚎啕大哭之后,勇敢地爬了起來,繼續(xù)追尋。
……
劉禹錫在《傷往賦》亦言:“誠天性之潛感,顧童心兮如疑”?;貞浲舻男腋r光,感受隔壁孩子的快樂童年,怎不讓人覺得格外親切?
兩年后,我想隔壁的那個小生命應該在長輩們的關懷與撫育下健康成長。從哇哇墜地到現(xiàn)在學會了走路、說話,一路上他的肢體必是健康的,他的心靈也必是純凈的。
在此,我誠摯地祝福他:健康成長,童真不泯!
(黃松中,微信號:songzhong82,微信公眾號:文匠松中)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