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吊
一
崇高的人,將活于我們的精神,成為我們的支柱,被眾人知道,被眾人敬仰、傳承,但總有同樣偉大的人物是不被別人知道的,他們將活于“默然”,但卻永久的綻放著生命斑斕的光華。
二
在我的記憶里,福生是個老頭,衣衫不但襤褸,而且也不顯干凈。他沒有結(jié)婚,一直都是一個人。有一雙對眼兒,個子不高,頭發(fā)也很少。蹣跚的步履很遠(yuǎn)就能認(rèn)出他來,或者是怕他,所以才那么容易認(rèn)出他來——準(zhǔn)確的說,其實是煩他。
福生死去已有五年之久,像他這樣的人,死去跟死了牲畜差不多,故而死后很容易就被人淡忘了。而他在我的記憶里,卻時時跑出來,從開始,在我腦海一閃而過,到現(xiàn)在我全然不能忽視他在我回憶里的分量了。
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那時我還小,是上小學(xué)。
他本比我爺爺小不了多少,但在我心里,他不怎么受尊重。因為他總是愛管我們小孩子的閑事,所以我們?nèi)珱]把他的年長放在眼里。大人們也幾乎把他當(dāng)一個傻子在看待。
我的故鄉(xiāng)坐落在一個離小鎮(zhèn)二十分鐘路程的鄉(xiāng)下。去鎮(zhèn)上,在剛到鎮(zhèn)里的鎮(zhèn)口,有一條不算寬也不算很深的河流。放學(xué)后,我們很喜歡去河邊摸魚,搬螃蟹,捉泥鰍鱔魚等之類的。而福生也每每在我們放學(xué)的時候就在河岸的草坪上放牛,他只要看見我們在河邊逗留,或者下水,他都勸阻我們別去,但幾乎都是用和諧的聲音告誡,說什么:“別去河里,危險”,如果我們不聽,他便說一些慘痛的例子嚇我們,“你不知道三灣大塘前些日子又淹死了人嗎?叫王曉鑫的,他母親都哭得背氣死了好幾回,多可惜,父母養(yǎng)了他十六七歲,便毀于一旦了!快回家,別玩水”。他好比要債的債主,我們總提心吊膽,卻還是怎么躲都躲不掉。但小孩子的貪玩和好奇心豈是他幾句話和幾句嚇唬就會退縮。我們照樣該下河的下河,該捉泥鰍的捉泥鰍,他便牽著他的牛跟著我們跑,喊我們上岸,但我們?nèi)硕?,他每次都是顧此失彼,然后他就牽著他的老水牛跑這跑那,牛根本無法吃草。到最后,他便是把牛系在岸邊的草上,東奔西跑,勸阻我們上岸。
因為把牛系在草上是不很牢固的,而且很多時候他怕我們出事,還跟我們跑很遠(yuǎn),直至確認(rèn)我們要回家,他才折回。也是于此,有一次,他的牛吃了別人的莊稼,莊稼主怒言了:
“這么大的人了,連牛都看不住嗎?”
“我賠,我賠“,福生只是歉意而怯怯地說。
“這死老頭……真是神經(jīng)病,漫天追著孩子跑……”,莊稼主嘴里嘟噥著。
別人給予于鄙夷,卻絲毫沒有阻止了他的腳步。
那一天,我放學(xué)回家很晚,因為作業(yè)完成不好,被留下來了。回家的時候,已是傍晚,我看見福生牽著牛正一邊放一邊往家走。黑幕裹挾著他纖瘦并伸不直的身體,在馬路上踽踽獨(dú)行。馬路上只剩我跟他了,他在我前面,那樣孤零。那是我第一次想要跟他說話,但我始終沒有開口,因為他雖然不傻,但我們都認(rèn)為他就是個傻子,自己沒有孩子,成天沒日沒夜擔(dān)心別人家的孩子,所以被同學(xué)知道跟他說話是要被嗤笑的。我經(jīng)過他的時候,他卻對我開了口:“現(xiàn)在才回家嗎?快回去吧,爸媽都把飯做好等你回去吃了?!钡K于他在我們這樣的小孩子心里的形象,我沒有回答他——連看都沒有看一眼他,只是走。但他的話刺痛了我,他哪兒知道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了異,而且父親從來不管我,母親又常年不回家。但我卻感受到了溫暖,因為我知道他話里的意思是“關(guān)心”。
福生也不總是那樣輕聲細(xì)語的,有的時候他也急。看到我們離危險越來越近,還依舊不聽他的告誡,他便大聲吼斥我們,甚至或推攘或拉扯我們離開,因這樣的事,他還吃過耳光。因為一個男孩兒不聽告誡,他便把男孩兒拉起水來,推攘他向著回家的路才罷了休?;蛟S是動作過于大,嚇哭了男孩兒。男孩兒回家告訴了父親,說是福生打了他,這樣的事情家長絕對是不依的,怎么辦呢?福生形影相吊,又沒錢賠,便扇了他幾記耳光,而且福生嘴里還不休的說“對不起”,男孩兒的父親才解了氣。男孩兒也在旁邊露出得意和不屑的神情。
這依舊沒能阻止他做這樣的事。用別人口中的話說就是:雞蛋扔到城墻上都沒有破,扔到他臉上就破了——臉硬、厚。
四
放學(xué)回家,爬完了一面很長的上坡,橫過馬路有一條離于地面4米高左右用于救助旱災(zāi)的小水渠,除此旱澇水渠里短時間會有水外,平時都不會有水。當(dāng)然,我們也非常愛到水渠里去玩耍,彈珠子,或躲起來,見小伙伴放學(xué)路過,便拿東西扔他們。固然,這樣離于地面不安全的事情,福生也是要管的,但福生卻從不敢上去趕我們下來,該是有恐高癥吧。故此,那里便是我們的得意之所。福生每每在河邊給與我們興致的“踐踏”,這時候,我們自然是不會放過“一雪前恥”的機(jī)會的。看著他愈是緊張的樣子,我們愈是高興。他急得不行,就一個人在馬路上吼,斗雞著眼睛,漲紅著臉,呆傻的樣子愈是激發(fā)了我們“挑釁”的興趣。嘟嘴,伸舌頭,喊他上來……但福生是不知倦的,一直守著我們,如此我們便又要?dú)鈵溃驗槲覀儾荒艹两谖覀兊挠螒蚶?,而且?dāng)同班同學(xué)放學(xué)路過,我們的惡作劇更是被福生的身影直接暴露無遺。我們只能悻悻而去,只希望有一天福生有事不能來打攪我們了,或者死了更好。
五
后來小學(xué)畢業(yè)了,他便淡化在了我的記憶里。
過年免不了走情訪友,每年串門兒都要路過福生家,今年(五年前)也是。在要到他家的山澗口,一座新的墳塋引起了我的注意。沒有墓碑,墳堆前只有幾個不規(guī)整的石頭堆成,透過石頭,后面還可以清楚的看到墳堆的泥土。墳前沒有鞭炮渣,沒有紙錠灰,墳塋上也沒有花圈。我就問爺爺:
“這是誰又死了?”
“福生”。爺爺隨口脫出,接著又跟別人說話。
“他死了呀?”我似乎不敢相信,詫異地問。
“死了也好,沒有子女,當(dāng)再老了誰照顧他?而且他侄兒也欺壓他,在福生生病的時候,他侄兒還去開他的倉,戳他的谷子去賣?!睜敔斢行嵟目谖钦f。
這我是不足為奇的,我早知道,福生在世的時候,自己種的玉米熟了,他侄兒也大肆掰去賣。他侄兒賣菜,我看見熟人就去找他稱,在我那時,那樣的小孩兒,他都不放過的——不但賣我高價,還少斤少量。
“這不,沒人管,一個感冒就沒能再起得了床”。姑姑喟嘆。
“死了也好,死了也好……以后不可憐”。同行的親戚都說。
“以此而見,下幾次大雨,墳塋肯定就坍塌了。墳塋上的石頭梭落到兩邊的莊稼地上,別人便把石頭撿到別處去,很短時間,這墳塋上便會長滿雜草。時間再一長點,墳塋平踏下去,這墳塋上將會重新成為莊稼地,上面將會長出蔬菜、糧食等之類的,或成為一隅荒土,長上樹木,而長成參天大樹,投下一片陰涼就不敢覬覦了,因為旁邊就是莊稼地?!蔽疫@樣想著。
我內(nèi)心哀嘆,哀嘆福生的死,歉疚我們童年時候的不恭不敬。
福生將再也不會去打攪小孩子們,他們將歸于“自由”。
福生決計是死了。“他真的死了嗎?”我依舊這樣問自己。
不屈于嘲笑,不屈于誣陷,不屈于壓榨,不屈于平凡,不屈于地位名譽(yù),不興于生的欣喜,不怯于死的痛苦和落寞的偉大。
他或許連棺木都沒有吧,想到這里,我不免悲戚和失落。他將沒有自己的墳?zāi)?,死后也無自己之地?!奥淙~歸根,人死歸泥”,也沒有人會記得和知道他的名字,而我,也唯有以這寥寥文字奉獻(xiàn)我的崇敬。
2014-04-17記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