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菊2

我是如菊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典雅》曰: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蔭,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落花無言,人淡如菊。這是一種人生境界,亦是一種高貴的品格。
很向往這種境界,也愛慕這種品格。在世俗的生活中,能有一點高雅的情趣,是多么快意的事。幾年前,我開始寫文字的時候,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性淡如菊。本來想取人淡如菊,百度了一下,叫人淡如菊的有百十人。于是就改了一個字,叫性淡如菊,再百度一下,結(jié)果是全天下僅我一人。我喜歡獨一無二,也喜歡獨來獨往,靈魂的世界,本來是孤獨的。孤獨的感覺是最好的,也是最干凈的,這樣可以與天地精神獨相往來。
有的女網(wǎng)友很好奇,直白就是就沖這“性”字而來,偷偷地壞笑。也有男網(wǎng)友直呼“性淡”,有一種玩笑的意味。最親切的,一般叫我“如菊”,更有簡稱“菊”,昵稱“菊子”的。不過怎樣叫,我都喜歡,因為都是善意的。
這“性”字,也是可俗可雅。書法,美術,等藝術世界里,常??梢钥吹健靶缘缇铡边@四個字,我想,“性”在這里,是極其高雅的。即使是面對的是一屋子的裸體畫,也是升華了的情趣,那是高雅的藝術殿堂?!靶浴?,是本性??鬃诱f,食色性也。佛說,空色不二。我很喜歡這個筆名,既俗又雅,雅俗共享,過目不忘。我,俗的色身,雅的靈魂,融合成這獨一無二的個體,既有七情六欲,又要超凡脫俗。本性如菊,淡淡的。做人處事,淡淡的。讓自己的性靈,如天地,既空曠無邊,而又春暖花開。
我是外冷內(nèi)熱型的。蓮花與桃花一處開放的那種。骨子里冷傲,純凈,浪漫,灼熱,酷愛自由,美,詩意的東西。(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最喜愛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句詩,自以為這是得了自然的真趣的。我最喜歡這種人,活得真,活得灑脫,活得至情至性。人,需要順應本性來生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來做,即使清貧,也怡然自樂,感覺到莫大的幸福。
如果我是菊,我要做一叢小野菊,不絢麗,不浮華,清新淡雅,自然而然。不為人開,不為人留,自在閑適。低低的院落,矮矮的籬笆,或深或淺的幾處青山綠水。
或許,我更愿活在一首詩里,最好是一幅畫里???,山色,遠遠的,似有若無。水聲,輕輕的,如夢似幻。我就是詩里最美的句子,或者是畫里優(yōu)雅的水墨丹青,似乎這太過理想化了,但我愿意這樣美麗地活著,活得更有詩意一點。
常常聽禪者說,貧有貧的快樂,富有富的快樂。一切都坦坦蕩蕩,率性而為。在高位,能淡看風云,低調(diào)處世。在底層,能淡看得失,知足常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也好,井底之蛙,身處囹圄也罷,都能寵辱不驚,內(nèi)心寧靜,淡泊從容。
年歲越長,越從容了,也越無言了。原來世上的文字,也大致相同。世上的道理,也大同小異。前幾天,聽楊瀾說過一句話:太陽底下,沒有什么新鮮事。寫文讀文也是如此。無非是把玩到爛熟的文字,炒剩飯一樣翻來覆去地炒。我喜歡看網(wǎng)友們這樣錘煉,如同把璞玉用心雕琢成一塊玉石一樣,讓文字有了自己的溫度,也有了自己的靈魂,頃刻間晶瑩剔透起來。
這篇文是幾年前寫的,當時寫完,覺得甚是滿意,今天看來,感覺太過青澀了。今天修改的文字,將來看來又是怎樣一種感覺?記得雪小禪曾經(jīng)說過,她寫了五十本書,現(xiàn)在覺得,竟然沒有一篇文章是自己滿意的,看都不想看一眼。人生總是在路上,是一個不停前進,又不停放棄的過程。人越來越老,眼光卻越來越挑剔了。原來世上并沒有完美的事物,人書俱老并不是什么好事,孩子般純真,少男少女般爛漫,即使青澀,也是極美的。
性,是本性。性淡如菊,心淡若無,空靈干凈,通透無塵。佛家說性是自性,自性本來是清凈的,是無所謂塵埃不塵埃的了。
我很喜歡性情中人,我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傆X得這樣的人可愛,不怎么世俗,就是俗,也俗得可愛,有點孩子氣的浪漫和純情,也有一點旁若無人的孤傲。陶淵明是一個,徐志摩算一個,塵世中有很多這樣的人,沒有城府,不動心機,內(nèi)心世界清澈見底。
網(wǎng)友倚窗聽雨在寄給我的書里有一個簽名: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這一個在文字世界修煉成妖的女人,無疑是一個性情中人,她,是可愛的。
今天碼字,發(fā)現(xiàn)鍵盤上好幾個鍵都沒有反應,下午去電腦城調(diào)換。三天換了兩個,那個舊的聯(lián)想鍵盤我可是用了六年啊,這新東西究竟怎么啦?怪不得舊東西父母總是舍不得丟,一件舊物品可以用幾十年,而一件新物品居然有的一次就拜拜了。人心不古,新不如舊啊。
坐公共汽車,因為偶然的答話,我結(jié)識了一個衡陽的朋友,姓彭,學中醫(yī)的,很樸素的那種。在短短幾分鐘的交談中,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外表粗俗的中年男人,居然是一個可愛的人,骨子里有著與眾不同的浪漫情懷。他一個人周游永州,拜訪名人,遍訪碑林,當他談到一個人中秋夜在道州月巖住了一夜,只為看月缺月圓,我不由得驚喜了——好一個性情中人!
人心,還是古一點好。如果中華五千年文化,是一杯酒,那么,這是一杯陳年的酒,有底蘊。浮躁的現(xiàn)代文明,雖然五光十色,但如勾兌的酒,不耐品,沒韻味。現(xiàn)在流行“丑書”,以丑為美,標新立異到以丑為美,把庸俗不堪當做瑰寶,無疑是人心不古的一個社會縮影。
性情淡泊一點,儒釋道融合一點,讓自己多一點內(nèi)涵,讀起來不覺得空洞無物,也不覺得惡心難受。胸間有丘壑,心里有田園,袖間有山水清氣,靈魂有暗香徐來,是我追求的境界。
據(jù)說古代的隱士許由,堯欲讓位與他,他聽后覺得污染了耳朵,特地到清溪里把耳朵洗干凈。是啊,不讓紅塵污染了心,內(nèi)心的干凈比什么都重要。
菊是隱者。我愿做一朵菊花,靈魂里有暗香的小野菊。隱居在農(nóng)家小院,山水深處,清新自然地開放,樸拙無奇地存在,只等有緣人,聞香而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