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二弟的死亡讓我窺破了生命

死亡奪走了二弟
1992年的一天,二弟陳開祿來找我。他說肋下長了個硬疙瘩。我一摸,果然,便問他疼不疼,他說不疼。我說,也許是個膿包吧。他就到醫(yī)院開了逍遙丸,吃了好幾天,可一直不見好,還越來越大了,而且長得飛快。陳開祿有些發(fā)慌,又來找我。我安慰他說,不要緊,壞東西哪能長那么快,但還是帶他到醫(yī)院做了B超。結(jié)果出來后,醫(yī)生說是肝包蟲,開刀把蟲子取出來就沒事了,但從手術(shù)室里出來后,肝包蟲卻變成了晚期肝癌。那消息,像閃電一樣擊中了我,我一下就懵了。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二十六歲的弟弟,竟得了那種好不了的病。我突然有了一種噩夢般的覺受。癱軟像潮水一樣涌向了我,我想,媽媽知道了咋辦?那一刻,我特別希望一切都是一場夢。要是一場夢,該多好?
醫(yī)院里的一切,都顯得那么不真實,來往的人,也像是飄來飄去的影子。那段日子里,我看不到太陽。世界變成了一部灰白電影,我是穿梭在電影里的幽靈。所有的聲音,都跟我沒有任何關(guān)系。我變得沉默了。人前,我總是擠出笑來,似乎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人后,我總是流淚。弟弟的病像是心頭的刺,時不時地,就會在我心里扎出血來。
那時,我便祈求觀音菩薩,希望她能改變弟弟的命運。假如菩薩真能顯靈,救了我弟弟,我愿出家為僧。但奇跡沒有出現(xiàn)。不過,我仍然每天禪修,并沒有懷疑自己的信仰。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可能懷疑自己的信仰,都會問,到底有沒有佛菩薩?但我不是這樣,之所以我不會這樣,是因為我不是為了求神庇佑而走入信仰的,我是真的向往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真的想要升華自己,所以,就算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就算我失去了一切,也依然不會動搖我的信仰。信仰像是中流砥柱,始終屹立在我的心頭,不管心潮如何澎湃,它仍是堅定不移地立在那里。那時節(jié),因為弟弟的死而陷入了半癡呆狀態(tài)的我,仍然能感覺到它望著我的雙眼。我仍然堅持著每天的修行、讀書、寫作。(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弟弟住院時,我為他包辦了很多的事情。最初,我沒把弟弟的真實病情告訴任何人,始終一個人承受著痛苦,沒人可以傾訴,也沒人可以依靠。有時,我甚至希望,弟弟能快些結(jié)束這苦難的人生。那實實在在的生命,在我眼中,也變成了一捅就破的肥皂泡。這給了我很大的打擊。
弟弟確診后的幾個月里,我沒去教委上班,一直陪著他。陪重病病人是世上最累的活兒,我總是替他挨痛,總是希望自己的挨,能真實地減輕他的疼。有時,只陪一個小時,我就累成泥了。后來,我,二舅暢國權(quán),妹夫齊加平三個人輪流陪,每人一小時。那時,他們都知道弟弟得啥病了。
雖然我們都希望弟弟的病好,但他腹部的那個大球,仍在吹氣似的長。
我們都在等那個非來不可的東西。
弟弟睡覺時,我就坐在旁邊讀書。有時,思緒會像水一樣流過。我想起好些小時候的事,想起我們倆一起走過的日子,想起他帶著面粉來學(xué)校里看我,想起他憨憨的笑,想起他被人罵了之后通紅的臉……我真的不敢相信,那個陪我走了二十六年的人,竟然很快就要從世上消失了。但是,看著他日漸消瘦的身體,看著他鼓起的腹部,看著他黃瘦的臉頰,我又不得不相信:我年輕的弟弟,正在不可阻擋地走向死亡。
弟弟這輩子,真的沒有活好。他初中畢業(yè)就去賣苦力,供我讀書,到死都是農(nóng)民工。但有一次,我卻傷害了他。當(dāng)時,我們正在斗嘴,氣頭上的我沖口而出:“你不過是個賣苦力的!”他頓時怔住了,半晌后號啕大哭。他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他一輩子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農(nóng)民身份,為這,他一直很自卑,覺得自己比城市人矮了一截,但他沒有想到,連哥哥也瞧不起他。
其實,我從來沒有瞧不起他。對他,我有很深的感情,也很感恩。我明白,我能讀書,也因為他的付出,可一時沖動,竟說了不該說的話。那是我唯一一次傷害他。我當(dāng)時就后悔了,卻無法改變發(fā)生了的事情,也不知如何向他懺悔,怎么說,都好像會越描越黑。我想任時間沖去那記憶,可那畫面,卻成了插在我心上的刀子,而弟弟的死亡,又讓我失去了懺悔的機會。他死后的許多個夜里,我都會從睡夢中哭醒,在孤獨的空氣中大叫著:“弟弟,寬恕我吧!”但漆黑中沒有回音。
當(dāng)我親手揚起一锨锨黃土,掩埋了他時,我的生命里,就沒了好多執(zhí)著。我目睹了一個健壯的生命逐漸衰竭、消失的全過程——他1992年11月查出癌癥,12月15日已走進(jìn)了黃土堆,生命的消逝,竟那樣快——名利啥的,真成過眼云煙了。
我整個人進(jìn)入了一種半癡呆的狀態(tài),人問啥,我都不知道,反應(yīng)不過來。好多人就說,陳開紅傻掉了。雖然我還是堅持讀書、修行,但寫不出任何東西。寫作基本上中斷了。
像《大漠祭》中寫的那樣,每次看到烏鴉啥的,我就當(dāng)成弟弟的化身,總會像魯迅小說《藥》里的老女人那樣,對它說話。當(dāng)時,我唯一的快樂在夢中。因為我總會夢到弟弟。夢里的弟弟是活著的,卻陰著臉不跟我說話。陰著臉也好,活著就好,可一段時間之后,連陰著臉的弟弟,我也夢不到了。我再次陷入了一片黑暗和絕望。
家里的情況也非常糟糕,錢花光了,母親也病倒了。她的大便里有血。我馬上陪她去醫(yī)院做檢查,生怕她得直腸癌。幸好,檢查了很多次,醫(yī)生們都說,她只是得了痢疾。但我的心里,仍像揣了塊石頭般地沉重。
三弟陳開青也突然從新疆回來了?;貋淼乃囝^上裂開了好多血口子,非常嚇人。我想,剛死了一個弟弟,這個弟弟咋也變成這樣了?便帶著他到處看醫(yī)生。醫(yī)生們都說不要緊,他慢慢調(diào)養(yǎng)著,也痊愈了,就給我講了好多故事。
原來,開祿去世時,開青正在幾千公里外新疆的森林里伐木——他不知道陳開祿病危的消息,我們沒法通知他——那時是嚴(yán)冬,風(fēng)雪交加,他和同伴在齊腰深的雪地里走了好幾個小時,差點凍死,后來,他們在一個山洞里躲了好久,才被幾個哈薩克人救下。他說的故事我都記下了,想寫進(jìn)小說里,但一直沒用上。
那段時間里發(fā)生的很多事,都讓我深深地感到了無常。雖然我一直把生死作為參照系,來做每一個決定,但真正遇到至親死亡時,那種巨大的沖擊感,還是不一樣的。那時節(jié),我才終于明白了什么叫經(jīng)歷死亡。那時的覺受,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體驗之一。它讓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奈,我直觀地感到,當(dāng)一個人走向死亡的時候,什么都帶不走。包括他的親人,他的朋友,他的肉體,等等,陪著他的,只有自己的靈魂。這成了我后來走向覺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機緣。
對死亡的感悟,讓我放下了生命里的很多東西。那段時間里發(fā)生的很多事,對我來說都沒了實體,都像是水泡般忽生忽滅,除了家人的健康,我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了。唯一鮮活的,就是弟弟的死。
1992年3月到12月,一共九個月間,我讀書三百六十六個小時,寫作二百一十七個小時,平均每天寫作不到一個小時,那段時間,真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絕境了。但是我仍然不想放棄。雖然弟弟的事告一段落后,我又開始寫作,但仍然寫不出能讓自己滿意的東西,生命于是變成了一種煎熬。我只能將幾乎所有的生命用于禪修。
過了兩年多,我才真正緩過來。緩過來之后,我就把弟弟的事寫進(jìn)了《大漠祭》。從《大漠祭》中,你可以看到弟弟從生病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也可以看到我和家人的心靈歷程?;蛟S,你會看出一種感悟來;或許,你會更懂得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讓自己覺得沒白活的事情。
因為,雖然很多事都值得做,很多享受也很好,但每個人的生命空間都非常有限,生命時間也很有限,而人的一生里,能留下意義的東西,其實并不多。好些人活了一輩子,有過輝煌,有過瀟灑,有過得意,但到頭來,對別人產(chǎn)生不了任何價值,也就什么都沒有留下。他們哪怕非常優(yōu)秀,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水滴,被歲月的艷陽一照,就蒸發(fā)得無影無蹤了。這樣的活著,只是對生命的消耗,有啥意義?可好多人,一輩子都不明白這個道理,比如那些給陳開祿動手術(shù)的醫(yī)生們。
記得,那些醫(yī)生們也在私底下議論著,說弟弟得了實質(zhì)性的病——就是說,他們已知道那病的真相,卻仍然告訴我們,那只是肝包蟲——而且,憑當(dāng)時的醫(yī)療水平和弟弟的癥狀,他們也不該誤診的,可他們偏偏叫弟弟去動那個毫無意義的手術(shù),為啥?為了手術(shù)費。麻醉師沒給弟弟打麻藥,就讓醫(yī)生在弟弟的肚子上割了一道五寸長的口子,為啥?因為我們沒給麻醉師送禮——我一直不敢想象,那鋒利的屠刀,是如何伸向苦命的弟弟。
我在《大漠祭》后記中寫了我的希望,希望那些醫(yī)生和偶爾有點權(quán)力的人們,能早些發(fā)現(xiàn)世間利益的無常,建立一種歲月毀不去的德行,為世界貢獻(xiàn)一點美好。
要知道,一切都會過去的,無論利益、享受、地位,還是別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天大的事情,也不過是忽生忽滅的水泡,留不下什么。生命也是這樣。無數(shù)個陳開祿來了,又走了,他們迷戀過的一切,他們放不下的一切,都消失了。真正伴隨了他們的,只有靈魂深處的疼痛和尋覓。
我們兄弟三人用顏色起名字,陳開祿本名開綠,后改名開祿,是因為他希望能吃上官糧,能月月混個麥兒黃。但他奮斗至死,都沒有擺脫農(nóng)民的身份。可是,假如擺脫了,又能怎么樣?當(dāng)農(nóng)民的陳開祿也罷,吃上官糧的陳開祿也罷,最終的歸宿都是死亡。他在世間的身份,并不能減少他患癌時承受的痛苦,也不能改變他的命運,財富和地位到頭來,都會變成別人的東西。你的一切——包括你的老婆孩子,甚至包括你百般愛護(hù)的身體——最終都不屬于你,你還能真正擁有啥?你辛苦了一輩子,錯過了很多追求夢想的時間,又是為了啥?
前邊說過,《獵原》中張五的生活原型是我的伯伯陳召年。他晚年得了癌癥,沒錢治病,也買不起止痛藥,只好躺在家里,疼得像牛一樣號叫。他沒有任何希望,也沒有任何尊嚴(yán),掙扎著活在地獄里,只是為了最后的死去。后來,我?guī)Я藥字Ф爬涠 爬涠〔缓谜?,我是給弟弟準(zhǔn)備的,但那幾支杜冷丁還沒用完,弟弟已死去了——和一塊y片去看他。他看到y(tǒng)片,雙眼立刻放出了異樣的光彩,然后,用火鉗燙了點y片,貪婪地吸那白煙。那細(xì)節(jié),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后來,我就用《獵原》定格了那個瞬間——我想告訴這個冷漠的世界,有些人活得非常艱難,他們很需要別人的關(guān)懷和幫助,可愿意關(guān)注他們的人,又有多少?這個喧囂、麻木的世界,能感覺到一種疼痛嗎?
我想為無數(shù)的張五說些該說的話。
——摘自 雪漠自傳體長篇散文《一個人的西部》
“我們終此一生,不過是要窺破虛幻,在變化的世界里,成就一個完善的自己?!?/p>
雪漠首部自傳體長篇散文,帶你走進(jìn)西部,走進(jìn)另一種活法,領(lǐng)略另一種成功。
——雪漠
轉(zhuǎn)自:雪漠的博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