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語柳煙

一直縈懷這個創(chuàng)意,不敢臆定是唐朝詩人杜牧的“處女秀”,但確是喜歡他的那首詩:
千萬長河共使船,聽君詩句倍愴然。
春風(fēng)野岸名花發(fā),一道帆檣畫柳煙。
柳煙如是,眸子嬙姽。
但凡沒有品賞過煙柳的人,斷然不會領(lǐng)略那輕紗深處的旖旎。想來也真是感謝樊川居士,他隔著幾個世紀(jì)拋我一支情絲,牽癡悟會那絕妙的靈境。
晨曦暈濛,山踵河畔升起煙火青花,那花兒撲朔著翠蕊,若點(diǎn)若連,似流似泉。仿佛春姑娘用纖指粉筆輕輕抹染淡綠,一下子把桃李千樹、嫩芥初蕾激活,自然把芳心愛意走光,只是頃刻,世界拉風(fēng)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夕陽西下,天邊疑垂青絲翠瀑,恍惚閃若貴妃長發(fā)及腰,那發(fā)梢袂領(lǐng)鑲著娥黃玉英,流蘇漣漣,殿舞翩翩。紅樓西廂隱后,簾櫳牖戶翠袖,似霧似雨又似鳳。頓覺神爽,聳肩頜首,搖落一地云霞剪影。
愜意那籬園蓬前,山溪潺潺,古道驛館,“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感懷那讀念社稷之人,“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喜歡揣本古籍長卷,在青煙中漫步,在石幾上復(fù)古。一幅《清明上河圖》在柳畔展開,幀幀《四景山水圖卷》皴筆生柳蔥郁。神奕背手挺胸歌唐詩宋詞,那溫潤把字字煮青,句句薰黃,臟腑竟也被輕煙笊淋為春水“雞湯”。
想想這柳尊貴,冠上煙冕,便有了別致的字號?!皸睢保腔实鬯n,是姓是字,對于柳來說,述無二致。從此,柳絮便是楊花了。盡管是風(fēng)流天子楊廣所為,但,楊柳卻永遠(yuǎn)做了春的信使。待煙冠登堂,便是詩蕊詞花的奇葩旎景了。
“柳陰直,煙里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人懷情感,柳駐故意。因此,“柳”“留”靈犀點(diǎn)通,成了歷代文人騷客的寄思,折柳送別十里長亭,長卷疾書情思綿綿。究竟是柳弄碧,還是弄碧柳,恐怕只有周邦彥煙款蘭陵,初明鏡心。
柳夭煙嬈往往又和美媚搭檔,驚起心中一對野騖。
煙花柳巷是娥眉俏集之地,紅燈高掛,脂香繞梁。淡煙深處,是人性還是丑惡,歷來就不乏爭論。士大夫堂上貶斥,私下蠅趨。倒是白衣卿相不懼白眼,留下了串串珠詞佳句。“夢草池南璧月堂。綠陰深蔽日,囀鸝黃。淡蛾輕鬢似宜妝。歌扇小,煙雨畫瀟湘”;“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其實,那都是社會的過錯,善品美好歲月一直傳唱著。杜十娘、柳如是、蘇小小、梁紅玉一廂柳煙。
步入柳煙里,時光轉(zhuǎn)蹉跎。罩在這氤氳之中,激起太多的幻境。才女李清照簾櫳弄晴:“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黯然我一腔憐香之心?!疤旖中∮隄櫲缢?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陰云退去,又陶樂在希望的勝境里。
我曾悄悄地問柳煙:“若即若離時,情寄知何處”?
柳煙默默回答:“潤水便華發(fā),淡然春常在”!
誰說不是呢,只要給柳一抔土、一瓢水,自然便孕育一方綠蔭。當(dāng)年左宗棠入疆,攜湘柳路植,如今柳老逾抱,煙繚重關(guān),那是怎樣的品質(zhì)。
柳煙閑話,輕輕地,彼此融抹為淡淡的韻綠。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2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