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階梯(四)
文/龑
四
(接上文)
教育缺失的背后形成了社會人的階梯。這個階梯的形成使中國社會從世界觀、價值觀確立之初人群便拉開檔次,階層不能打破。
幾十年一晃而過,做到后來,精英的孩子,還是精英。窮人的孩子,依然還是窮人。除了您實力(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更關(guān)鍵的是軟實力(家庭觀念)的高低不一。精英“遺傳"給下一代的是自由、野心、從容、自律與不屈不撓。窮人"遺傳"給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視、暴戾、散漫與輕易放棄。秉持不同觀念的人,自然擁有不同的視野,匹配不同的行動,獲得不同的人生,收獲不同的代價。
人以類聚,鳥以群分。相同的世界觀決定了同一類人,相同的價值觀決定同一類人的價值取向。受過良好的綜合教育,德才兼?zhèn)洌哂邢嗤帐纼r值觀的一類、人們稱為精英的人,善行德厚,廣聚人氣,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位居高層決定著社會人的走向,他們知道君子者有所為有所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復禮,施德與人、與社會大眾。(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大多數(shù)生活在底層的人都能摒棄原來的惡習,修正自己的不足,作適應社會、適應場合的調(diào)整,從而找到自己的定位,贏得朋友、贏得事業(yè)。邁向更高一級階梯。
而從小教育嚴重缺失的人,特別是受父母不良習氣影響深刻的人,自律性差,自私自利,很難合群,他們面對高素質(zhì)要求的企業(yè)、職業(yè)無所適從,只能游離在大門之外,或生話在社會底層,或成社會危害(后做另論)。
到此應該警醒的是我們的基層教育,應該遠離誤區(qū)。
更應該驚醒的是孩子的家長和我們普通人,應該摒棄雜念,規(guī)整行為。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我們的家長應分辨善惡,言行絕不能無意識的誤導孩子!
讓該子即是不能達到最高階梯,也要讓他們具備爬出最低階梯(窮人)的能力。不能讓家長固化的惡習去營造孩子天真無邪、尚不辨識的認知,而為他們畸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制造氛圍,為他們不辨識里的無德行、無善舉的行為壯行、助威,讓他們?yōu)槟晟俨槐孀R善惡而養(yǎng)成的習慣來為自己的人生幸福埋單,而是在人生的漫長路途中迷失自我。
為此我們的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中顯的重中之重,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的一生,更希望每個父母的言行充滿正能量,充滿德與善,成為孩子向上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未完待續(xù))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35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