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三日》系列之十一:過諸暨
十一、過諸暨
午飯后做了短暫停留,我們整裝上路奔赴下一站。下一站的目的地是紹興,去紹興看魯迅、游沈園是我們這次越中之行的既定目標。
從東陽去紹興,諸暨市是必經(jīng)之地。諸暨與東陽相鄰,汽車在高速上開行二十分鐘不到就進入了諸暨地界。諸暨是越國故地、西施故里,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王勾踐圖謀復(fù)國之所。當(dāng)年北上爭霸慘敗戚惶逃回的勾踐偶然訪知苧蘿山下苧蘿村有一名叫施夷光的絕色美女時,一直緊鎖的眉頭登時就舒展開來。苧蘿村邊有一清亮的山溪潺湲流過,此溪便是浣紗溪。浣紗溪畔常有一美女村姑來此浣紗,此村姑便是施夷光,亦即西施。西施粉面桃花、天生麗質(zhì)、稟賦絕倫、婀娜迷人,每每浣紗之時臨水照影,水中的魚兒便為其美貌所迷忘了游水紛紛沉落水底,西施的“沉魚”名號便不脛而走鄉(xiāng)里盡知。急于雪恥復(fù)國、謀求東山再起的勾踐訪知西施后喜不自禁連呼數(shù)聲“蒼天佑我”,他決定實施美人計,將西施和另一位名叫鄭旦的美女獻于吳王夫差,讓她們長期潛伏在夫差身邊一方面引誘夫差沉湎女色腐化墮落,一方面刺探最高機密及時送回越國為興越滅吳提供可靠情報。于是,“朝仍越溪女”的西施一個華麗轉(zhuǎn)身之后便“暮作吳宮妃”。
吳越爭霸的結(jié)局已是人盡皆知的歷史定論,但美女西施最終的歸宿至今卻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喜劇結(jié)局的版本是吳王夫差身死國滅之后西施與老情人范蠡泛舟浮海結(jié)為神仙伴侶,悲劇結(jié)局的版本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大功告成之后擔(dān)心西施再給越國帶來禍亂將其羞辱之后殺害,而悲劇結(jié)局的另一種版本則是勾踐的老婆見自己的容貌相去西施甚遠因妒生恨,以“紅顏禍水”之名將西施秘密沉江。
不知還有沒有別的版本。但無論哪一種版本,喜劇的也好悲劇的也罷,西施都為了挽救大廈將傾的祖國、為了實現(xiàn)神圣而偉大的復(fù)國夢做出了堪稱偉大的犧牲。差別在于喜劇的結(jié)局西施為了祖國犧牲的只是愛情,悲劇的結(jié)局則犧牲了愛情之后又枉送了卿卿性命。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這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借林黛玉之筆憑吊西施的詩作,曹雪芹化用了東施效顰的典故,說不要去嘲笑東鄰那個效顰的丑女,能平平安安地在溪邊浣紗直到白發(fā)的偏偏是她!美人命薄,丑女長壽!諷刺乎?感嘆乎?頓悟乎?恐怕真實的目的是借題發(fā)揮,抒發(fā)自己才高命舛、英雄無路的心酸和無奈吧!(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當(dāng)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任何一個正義的國民當(dāng)國家民族處在亡國滅種的生死關(guān)頭需要他做出犧牲的時候都應(yīng)該含笑赴國難。弱女子西施雖不是“匹夫”卻勇敢地義無反顧地擔(dān)起了“匹夫”之責(zé),這行為如果算不上偉大,起碼也稱得上是悲壯。
也許后人在西施身上附加了太多太多政治的東西,甚至連她的生死榮辱都上升到政治的權(quán)謀、政治的迫害、政治的險惡、政治的宿命的高度,那么,如果完全剔除了政治的附加,我們又該去如何解讀西施呢?
美女西施,因美而顯,因美而榮,因美而禍,因美而殤,上天厚愛她,給了她天下無匹的美貌,命運卻緊跟著又給她開了一個玩笑,這玩笑開的有些大、有些莫名、有些荒唐、有些離譜,令人唏噓、令人感嘆、令人傷懷、令人無奈、令人扼腕!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仍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边@是王維《西施詠》的開首四句。古人詠吊西施的詩作不勝其多,我卻唯獨此四句記得清楚,真的說不清是為什么。西施可以“朝仍越溪女,暮作吳宮妃”,也可以“朝仍廟堂客,暮作水底魂”,生死無常,禍福難料,這僅僅是美女西施的命運遭際嗎?
沉吟之際,車至諸暨遠郊,遙望青山之外的諸暨方向,真的好想下車去浣紗溪畔憑吊一番。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5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