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賣房”助學詮釋信仰力量
退休干部“賣房”助學詮釋信仰力量
他官至湛江市政協(xié)主席,從正廳級干部的位置上離休后卻沒有待在老干所頤養(yǎng)天年,而是跑到偏僻的雷州半島承包荒地開荒種果樹。果場虧損10年,直到近幾年才略有起色,他卻把果場的全部收入都用來資助大學生。為了湊足100萬元,他甚至賣掉了在湛江市區(qū)的一套三居室。他還承諾,如果有一天他走了,農場將會交給政府,繼續(xù)履行它的使命,“不給子女留一分錢!”(7月22日《廣州日報》)
果場才剛有起色,他就把全部收入都用來資助大學生;為了湊足100萬助學款,他不惜賣掉在市區(qū)的唯一住房。為了資助貧困學生,他不顧子女的堅決反對。這位執(zhí)拗的老人正是現(xiàn)今已經85歲的廣東雷州市離休廳官陳光保。十年來,他用于資助貧困大學生、獎勵優(yōu)秀學生優(yōu)秀教師的錢就達1162萬元,資助的學生更是難以計數(shù)。
毛主席曾說,做一時好人容易,做一輩子好人難。陳光保,幾十年如一日,以行動體現(xiàn)信仰信念的力量,以身體力行詮釋黨員的無悔忠誠,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般奉獻精神彰顯黨員干部的擔當。離休前,陳光保已升至廳官,不管是身份還是收入,完全可以頤養(yǎng)天年,不管閑事。“做一輩子的活,停不下來”,陳光保不甘于浪費生命,琢磨著要努力揮灑余熱。雖然是退休了,但并不意味著作為共產黨員的責任就沒有了。陳光保深知,黨員是一輩子的榮譽、身份和責任,只要還在世上一天一時一秒,都要努力奉獻。
包山開荒辦農場,陳光保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資助優(yōu)秀優(yōu)教作為退休生活的全部內容。他深在,即使以他廳官不菲的退休工資,也不能資助多少貧困學生,為了幫助更多的群眾和貧困大學生,也有了更有力的支持當?shù)亟逃聵I(yè),他苦心經營農場,越辦越好,能周轉的資金全部用于獎勵優(yōu)秀學生和優(yōu)秀教師、資助貧困大學生,因為他深知,扶貧關鍵在“扶智”,只要下一代人都成材,何愁不人人脫貧致富?
退休干部“賣房”助學詮釋信仰力量。李光保為助學“散盡家財”,不求虛無的功與名,也不求被幫助的學生和群眾的回報和感謝,他所做的正是他想做的、愿意做的、高興做的。一方面助學捐資“豪氣”慷慨,另一方面卻對“不留子女一分錢”,陳光保的豪氣與“小氣”形成鮮明對比,卻又讓人無比感動,對子女的嚴緣于真摯的父愛,對群眾和貧困生的慷慨緣于一名黨員干部的無私大愛和責任擔當。看看陳光保語錄,“治窮先治愚,人才是關鍵;能培養(yǎng)多幾個人才,是心愿?!?,陳光保傾其人生為助學,正緣于他堅定無情的信仰和黨員的本色擔當。(文/伍文胥)(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5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