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收下我的膝蓋——《鄉(xiāng)黨》讀后再感
《鄉(xiāng)黨》這本短篇小說集到我手中已經(jīng)一年半的時間了,它先是被放到桌邊,供我茶余飯后翻閱。后來到了我的枕邊,每每夜深人靜,為它淚流滿面?,F(xiàn)在,它在我的包里,和我形影不離。我曾經(jīng)為它寫過一篇《有一種任性震撼人心》的讀后感,發(fā)表在《南方法治報》上。在那篇文章里,我把“任性”當作全書的脈絡(luò),深以為是不免自鳴。現(xiàn)在,我要說,我當時的感覺不免淺近。書中洋洋灑灑的倫理故事,恣肆橫溢的文化因子,立體鮮活的仁義師表,觸手可及的道德楷模,無一不說明這本書是由人文富礦冶煉而成的人性精華。
而書中無處不在又自然流漏出來的孝道,成為我們這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價值取向的壓縮疊加。
書中那些并不見得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為何物的草根人物,把為父母老人盡孝當作自己做人的根本,當成自己的神圣職責,在物質(zhì)極度缺乏,生存幾成奢望的極端條件下,為了盡孝竭盡全力,為了盡孝費盡心機,為了盡孝忍辱負重,其盡孝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門甚至怪招百出。農(nóng)民武朝和隊長因為派工問題鬧翻了,發(fā)誓不理會隊長??墒牵斔麐尲磳㈦x世,想“一家子吃個梨,也算分離了”的時候,武朝發(fā)了瘋地一樣往隊長家里跑,因為他知道大冬天的只有隊干部家里才有梨。為了給他媽盡孝,堂堂五尺男兒丟掉了自己的尊嚴,腆著臉央求“冤家”。還是這個武朝,為了讓他媽臨死前能看到柏油公路,拉著癟了車胎的架子車,跑了三十多里地,讓他媽摸了摸柏油路后心滿意足地咽了氣。
與武朝相比,許許多多關(guān)中漢子在實在沒有能力盡孝的情況下,只能用自己的膝蓋來表達孝心和歉意。三娃子他媽病重為了省錢拒絕就醫(yī),三娃子也知道老人已經(jīng)病入膏肓,但是,孝心驅(qū)使著他只能是“跪倒在炕前”徒勞地央求老人求醫(yī)。葑標是個上門女婿,他待岳父嚴老漢情同生父,常年照顧臥病在床的嚴老漢無怨無悔。當嚴老漢不堪病痛折磨,要求他“想個辦法”的時候,葑標竟然認為幫助老漢自殺也是盡孝,荒唐地把毒藥放到不能動彈的嚴老漢頭邊。當嚴老漢決絕地喝下毒藥,疼得滿炕翻滾時,被孝心和良心折磨得不知所措的葑標,只能是“跪在炕邊,磕頭如搗蒜。”這一跪,讓這個可憐可悲的罪犯,陡然可敬起來。
關(guān)中漢子倔強耿直,表現(xiàn)在孝道上,卻有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愚”。拉明老漢久病不起,回光返照的他強掙扎著起身,在兒子和親友的攙扶下,滿院子轉(zhuǎn)著指揮眾人給自己辦喪事,而他的兒子默默跟在身旁,心里刻記著老人的叮囑,任由一個即將去世的老人就這樣荒謬地折騰。他認為這也是在盡孝?!皢窝郾摹北淮料沽艘恢谎劬?,為了安慰痛哭不已的父母,強裝輕松說:“一只眼當泥瓦匠,吊線還省得閉眼睛了?!弊屓瞬荒茚寫训氖?,他真的去當了泥瓦匠,而且成了一代大匠。因為孝心,終成大匠,孝道的力量就這樣摧石裂金,撼天動地。
大概因為作者趙軍鋒先生本身就是個“情種”,亦或是受他的“鄉(xiāng)黨”白居易影響太深,他的筆下,刻畫了眾多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個個光彩照人,鮮亮如花,芬芳四溢。孝道成了襯托著這些女性光輝形象的 “頂梁柱”。(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草葉明知她的婆婆不久于人世,可憐的她束手無策,只能終日把婆婆的頭抱在懷里“光哭不說話?!睘榱斯膭钇牌哦嗷顜滋?,身無分文的草葉說出了世界上最哀婉動人的話:“我沒有親媽,你就是我親媽,你多活幾天,我還有媽叫?!碑敳萑~看到婆婆痛苦不已時,善良的她又因為孝心滾滾跪在地上說出了她最不愿意說出來的最殘忍的話:“看著老人受罪,當晚輩的也是個不孝。實在扛不住,就走吧?!泵棵孔x到這里,我都忍不住和草葉婆媳一樣“淚眼婆娑”。最動人的話和最殘忍的話因同樣的事情出自同一個人的口,都是孝心驅(qū)使啊。同為女人,草葉把她的膝蓋獻給了婆婆,今天我想說:“草葉,女中豪杰,請您收下我的膝蓋,為了你身上最金貴的孝心?!?/p>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書中的孝道孝心信手拈來,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深嵌故事當中,因為自然天成而完美得天衣無縫。使人不能不懷疑,作者自己大概“孝心成災(zāi)而凸顯洪荒之力?!? 瓜瓜其實并不傻,只是因為他長得丑陋,“使人未見其面先生出三分憎惡來”而把他當作傻瓜來對待。就因為他媽媽說“家里養(yǎng)不活他”,他干脆就“命令”自己成了真正的傻瓜進而成了流浪漢,以至于他媽媽臨去世心生悔悟,想把家里的鑰匙交給他時,環(huán)顧四周不見其面而抱憾離世。在這里,我們終于看到了因為孝心泛濫而造成的人間悲劇。然而,造成悲劇的,真的是因為孝心嗎?
也許作者并不想賦予孝心孝道多少偉大的意義,其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緩緩流淌的故事情節(jié),只是想告訴讀者:對于我們中華民族,孝心與生俱來,就像“寒愿暖,貧愿富”一樣,是“人之情乎”。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質(zhì)樸本色,作者筆下的孝道,因“人禽之大防”而茲事體大,終成不朽。
我等小女子,愿意為這樣的不朽而再次央求書中那些因為孝道狂奔而衣衫襤褸的小人物:“淚珠兒不停地落在我膝蓋,請一并收下?!?/p>
廖洪玉 文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