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終極答案
如果從一堆電影里選到一部觸及心意的,便覺得是意外的收獲,《萬物理論》就屬于。單憑電影的名字不一定會引起你的興趣,但若了解它是根據(jù)霍金的前妻簡.王爾德所著回憶錄改編拍攝的,或許會讓你側(cè)目,表面是一部傳記勵志片,實質(zhì)是一部非常人性的情感片,鏡頭下的故事幽美,端莊,沒有歐美劇里慣有的“調(diào)味劑”。
影片對霍金的科學研究著墨不多,只是起了貫穿,鏡頭從60年代初劍橋大學的一幫學子開始,那時的霍金意氣風發(fā)、清俊倜儻,和布萊恩在三一巷里賽車,在幽藍的燈影里浪漫狂歡,在康河里劃槳賽船,正是在這群狂歡的藍影里遇見了宿命中的愛人:簡,一個清秀玉質(zhì)的女子,一個理科一個人文的彼此倒滋生了契合的心意,相視的笑容,他們旋轉(zhuǎn)在康河邊的綠草地,相擁在康橋上的星光下,一份緣自青澀校園的純真戀情啊。
然,21歲的霍金被檢查出患了“運動神經(jīng)元疾病”,告知只有兩年的存活期,這無疑在霍金的面前出現(xiàn)了一個黑洞,瞬間會吞噬他一般,再高的智慧,再熱的戀情都會隨之滅絕,就像宇宙里即將崩潰的星體。他自閉在房里,沒有明天一樣的發(fā)呆,簡,來了,全心要嫁給這個僅有兩年生命期限的男子,似在他灰色的天空點燃了一支蠟燭,誰料后來簡和他竟奇跡般的續(xù)延了二十多年的婚姻,為他生了三個子女,她用整個身心照顧著癱瘓在輪椅上的霍金,助他登上事業(yè)的巔峰,霍金稱簡是他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是成功背后的女人。一次霍金受邀去外地作學術(shù)演講,因染肺炎而當場休克,醫(yī)生勸簡:“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性,不如切斷呼吸機,讓他安靜離世吧”簡堅定回答:“不,我一定要讓霍金活下去”陪霍金乘飛機回到劍橋做了切割氣管的手術(shù),手術(shù)后的霍金從根本上喪失了語言能力,只能靠三個手指操作擬音合成器的按鍵來完成一本本著作。
為了更細微的照顧,簡為霍金請來一位陪護護士:伊萊恩,一個開朗而春天的女子,一位為霍金日后喜愛上的女子。那天夜晚,對于一個有了25年婚姻的夫妻來說是痛心的,是無能為力的,霍金通過合成器告別簡:“明天,我和伊萊恩去美國的旅途了” 簡愕然地盯著他:“以前收到邀請信,你都會提前告訴我的?”那一刻,簡了然他的心思,眼淚涌出眼眶蹲了下去,自語般:“I have loved you, i did my best”,一個為他和家庭奉獻了25年的女子就這樣被他放棄了,霍金的眼角也垂下一串淚,有人猜測是他們兩個的信仰不同而導致分離的,也有說是霍金為了簡的自由而放手的,當然也有說霍金移情別戀伊萊恩了,大概只有霍金自己心里最清楚了,宇宙是復雜的,人心又豈是簡單的?
分手以后,簡和喬納森走到了一起,一個和她一樣有著英格蘭教的虔誠,有著對古典音樂的鐘愛,和詩歌的愛好,生活得甜美幸福。電影的最后有點意思,已經(jīng)分開的簡和霍金站在花園里,所有的畫面一幕幕往后倒退,回到他們的初遇,那個聚會,那些熟悉的人,“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是一聲嘆息,一個無法倒推的方程式?,F(xiàn)實中的簡已有70歲了,從照片上看優(yōu)雅,親和,干凈,簡說:“至今仍與霍金保持著“家人一般的聯(lián)系”常惦記他,每次他去醫(yī)院,我都是第一個去看他的,我無法就這樣把門關(guān)上” 也許只有上升為親情的愛情才是愛的終極答案。
忘了告訴你一句, 片尾曲不錯,源自紀錄片《紅色翅膀:火烈鳥故事》的主題曲—Arrival of the birds(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原創(chuàng) 閨中月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7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