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螞拐島
南國的冬日天色晴好,正值野外蘆葦開花的季節(jié),于是決定到郊區(qū)螞拐島走走、看看。
經(jīng)過兩個半小時騎行,抵達白沙碼頭,在岸邊興奮等待著渡輪。此時的融江河,水流平緩,望南邊螞拐島若隱若現(xiàn),風光旖旎。江兩岸安扎著寧靜的山寨,在一排碧綠竹縫中冒起夾長煙火。老農(nóng)牽著水牛從村口溜去,到處洋溢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游人不盡贊嘆真是度假好地方。
江面上終于傳來渡輪的馬達聲,人們開始聚集碼頭,使原本寧靜的江邊熱鬧起來,渡輪慢慢向碼頭靠近,人們招手歡呼雀躍著。隨著一聲鳴笛,渡輪隨水波蕩漾開去,駛向神往的螞拐島。
螞拐島有諸多個小島組成,串連在一起,形成地質(zhì)畸形群島。一下船只,人們奔走于各自認為好去處,離散在島上各角落。有親友團、有情侶組、亦有獨自旅行的背包客,在島上就像是一家人,不忘記提醒有返程渡輪時一起返回,生怕落在島上。
人們撥動著蘆葦叢前進,歡聲笑語在蘆葦叢中傳來,女孩們在密密麻麻蘆葦中嬉笑,聞其聲,不見其人,讓島上充滿霧里看花的美境。蘆花,白色篷松輕盈的花毛,是中藥材,又具極高觀賞價值。游人從城里來到島上就是欣賞蘆花,紛紛在花下尋找最佳位置合影留念。
穿過一島又一島,人們玩得不亦樂乎。有人經(jīng)過之處蘆莖搖擺,蘆絮隨風飄飄,好想伸出雙手接住那般柔美的絨毛,可惜風把它帶到另一邊去了。我走到河灘邊駐足,冬季水勢降低后,露出形狀各異的鵝卵石,不知道它們經(jīng)歷了多久的沉淀和打磨,由粗糙的棱角被磨平、磨圓,甚精美,于是細心挑選一個圓滑的“寶石”回來作觀賞。(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在螞拐島上遇見一群覓食的小羊羔從蘆葦中鉆出來,為不驚嚇那些可愛的小羊羔,只能在遠處靜靜觀察著它們舔草。當人們正想知道小羊羔是從哪里鉆出來時,主人走過來向人們解釋一翻才恍然大悟。
暮色降臨,夕陽照耀在蘆葦簇上,就像披著霞衣。人們依舊沉浸在歡樂的花島時,最后一趟返程渡輪停靠在螞拐島邊等待。江面波光瀲滟,吹起一陣陣寒風,急促馬達聲催著回家。上岸時,見一牧童騎在水牛背上慢悠走進村口,我忍不住哼唱“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8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