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1895年的憂傷
深秋的威海,雖然下午陽光明媚,但從大海深處吹來的風,依然讓人感覺有點寒冷,一如此刻的我,站在開往劉公島的輪船上,沉郁的心情,如撥不開云霧的天空。
二層船頭的視野是開闊的,俯視腳下,輪船劈開的海水,成為一道雪白的水線,而眺望遠處,碧波萬頃的海面,此刻是那么的寧靜和祥和,你完全想象不到,就在前方,那個面積并不大的劉公島,曾經的波瀾壯闊,曾經的浮浮沉沉,都在這里演繹,就是這個地方,甚至影響和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踏上小島,我放慢了腳步。這里有著北方深秋不常有的迷人景色:潔凈的路面蜿蜒地伸向海岸,頭頂上的藍天和白云,在悠閑地飄逸,島上覆蓋著的各種樹木,雖然有的葉子已經發(fā)黃,但衰敗里依然露出強勁的蒼綠。
劉公島是清末北洋艦隊的誕生地,這里曾成為晚清政府推行洋務運動的驕傲,背負千古罵名的李鴻章就曾經在此檢閱過海軍。當年,他題寫的北洋海軍提督署大門上方“海軍公所”四個字依然閃著耀眼的光,只可惜,作為晚清腐朽的代言人,他早已被老百姓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出了提督署,向東不多遠,就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仰望那座寓意灰飛煙滅而巨艦傾覆的高大建筑,我久久都沒抬起腳步,我耳邊似乎響起魚雷擊中船體的巨大的爆炸聲,火燒甲板的爆裂聲,將士們視死如歸的吶喊聲,我眼前甚至浮現(xiàn)出艦船沉沒而濺起的巨大浪花,火光劍影里看到寧死不屈、一臉堅毅的劉步蟾、丁汝昌……
我輕輕走在博物館里,我不忍驚擾沉睡在這里被打撈上來的艦船殘骸,我細細閱讀那一篇篇文字,一張張圖片,我的思想激烈地回旋著:我憤怒于晚清政府的腐敗與墮落,不僅統(tǒng)治階級爭權奪利,軍紀松弛,缺乏訓練,更可恨的是,最高統(tǒng)治者慈禧太后為了60歲壽誕,修建頤和園頤養(yǎng)天年,竟然從1891年就停止購買槍炮彈藥;另一方面,我又慨于日本政府自上而下的心齊,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大力發(fā)展資本主義,同時,為了備戰(zhàn),天皇從皇室經費中撥款支持海軍,并帶頭在全國募捐,鼓舞民眾士氣,日本間諜,也秘密潛入中國大陸,搜集情報,因此,當中日戰(zhàn)火點燃,倉促宣戰(zhàn)中,“中國在打一場缺乏準備卻自以為勝券在握的戰(zhàn)爭”,其結果,根本就是一種注定。(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這場從1895年1月爆發(fā)的威海衛(wèi)之戰(zhàn),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最后一個階段,歷時不足一月,但這場實力對比差距并不太大的海戰(zhàn)的對決,卻以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劉公島淪陷,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為結尾,割地、賠款、主權喪失,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中國更進一步淪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
歷史,有時就是這么讓人痛心疾首。
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國以慘敗而告終,它給中華民族的教訓也是深刻的:
一個沒有危機意識的國度是危險的。晚清海軍,也曾經號稱亞洲第一,但危機意識的缺失,沉溺于歌舞升平,軍備、軍紀的松懈,讓北洋艦隊在積極備戰(zhàn)、訓練有素狼子野心的日軍面前,猶如羊入虎口,那一艘艘被擊沉或被俘的北洋艦船,就是時刻敲響的警鐘啊。
一個停滯不前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晚清的閉關鎖國,蒙蔽了國人的眼睛,讓他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當我們還陶醉于四大發(fā)明的時候,列強的堅船利炮,已經瞄向了我們的國門,一個民族,如果跟不上世界的潮流,注定就會落后挨打,任人欺凌。
一個不能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政權早晚也是要垮臺的。甲午戰(zhàn)爭,無論是國力,還是人力,中國都可謂是占據(jù)優(yōu)勢,我們曾自豪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就在家門口開戰(zhàn)的中國還是戰(zhàn)敗了,除了清政府昏庸無能,失道寡助,其次就是民心渙散,卑躬屈膝的上層以及求和派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阻撓及壓制主戰(zhàn)派,致使戰(zhàn)場上投降、潰逃、叛變、變節(jié)者眾,嚴重削弱了軍隊的士氣,加速了戰(zhàn)爭的潰敗……
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作為國人,牢記過去,才能展望未來,銘記歷史,才能不重蹈覆轍。
1895,威海,一個沉痛的國殤年。
走出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在這歷史的記憶里,徘徊了太久,天,已經不早了。
北邊的鎮(zhèn)海神針,孤單地立在那里,望月樓,在一片蕭瑟的秋色里,顯得有些落寞。斑駁的水師學堂遺址依然倚在半山腰,那一座座環(huán)島而建的炮臺啊,還依然在回味著戰(zhàn)火硝煙的彌漫,一個多世紀的滄桑,就這樣定格在歷史的記憶里,中華民族的恥辱,就這樣永遠地留在了歷史的長河里。
我搭上了最后一班返回的輪船,坐在清冷的船尾,凝視遠方,我在思索,又在環(huán)顧。
夕陽,紅彤彤的,此時的海水呈現(xiàn)黑青色,不遠處,海鷗在海面上自由地飛翔,黝黑的島嶼漸漸在身后變成一團迷霧,而游弋的船只則幻化成星星點點,腳下的馬達愈發(fā)轟鳴起來,微微天幕下,劉公島漸行漸遠,但那高高矗立的白色的北洋海軍忠魂碑卻愈發(fā)地醒目……
船尾旗桿上飄揚的五星紅旗,在隨風招展著,遠方的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那是希望之光,那是壯大之光,那是復興之光,但更是民族之光,不滅之光!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