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之分》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政治上分為“左派”和“右派”。為什么這樣分,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
我讀初二的時候,我們班換了一個姓劉的班主任。他任命了一個姓蔣的班長。蔣班長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全班只有他一人是工人家庭出生。他成績很差。不僅同學們叫他“蔣班長”,老師也叫他“蔣班長”。一次,他的褲腰帶掉出來了,徐老師拉著他的褲腰帶說:“蔣班長,你把褲腰帶系緊點嘛!”那時的人們都窮,買皮帶的學生很少,穿補巴衣服的同學都很多。貧窮、根正苗紅好像是左的代名詞。成績差也是左的代名詞嗎?我們成績好的同學,蔣班長說我們是走“白專道路”。
人靠左腳右腳走路,跑步時喊“左右左”,不可能喊“左左左”吧。多數(shù)人是右手力量大。為什么政治上就是“寧左勿右”呢?
我們初中畢業(yè)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成績好的也沒有升學機會。農民子弟當然回農村了。不久城鎮(zhèn)青年也下鄉(xiāng)當農民了。毛主席說:“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p>
一次,我到煤炭廠挑煤,遇上了蔣班長。我問他:“你在干什么?”他說:“我頂父親的班了,當工人?!蹦菢幼雍艿靡狻!澳隳兀俊薄拔耶斵r民呀。”“我們那里封了山,不準上山砍柴,燒煤炭了?!鞭r民燒煤炭也是一種進步。
2017年5月11日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