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顏:嚴防“畸形心理”助推干部墮落進度
從眾心理、僥幸心理、補償心理……翻看落馬官員的懺悔錄,不少官員在自我剖析時,都會提到促使其腐化墮落的種種心態(tài)。不管是哪種心理在作怪,歸根結底都源自價值觀扭曲后貪念的膨脹。(6月13日 中國新聞網(wǎng))
每個干部走上貪腐之路,都是有原因的。人之初,性本善,無論是基于攀比、僥幸,還是從眾、補償,往往都是在走上干部崗位之后,逐漸蛻變墮落而生“畸形心理”,由此打開貪腐“大門”,淪為人人喊打的腐敗分子。
心態(tài)決定命運,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干部往往更能沉下心,愿意為工作努力付出,不求回報主動奉獻,既容易干出成績,也能在從政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順。相反,一旦擁有了“陰暗”的心理,腦子里摻雜了謀私雜念,與商人攀比,必然心理失衡;心存僥幸,必然毫無顧忌大肆貪腐;“天花板”心理,必然助長懶政行為,在工作不愿作為,不想擔當……
客觀地說,“心理畸形”是干部突破黨紀底線的“第一步”、走上貪腐道路的“岔路口”。重慶市城口縣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于少東在與錳礦老板長期交往中,看到別人一頓飯消費成千上萬,而自己辛苦一年的工資還抵不了幾頓飯錢,攀比心理促使他開始追求額外的金錢;四川省農業(yè)廳原巡視員胡相全“總覺得紅包是人家主動送來的,收下好像也沒虧欠別人,久而久之,送禮的人多,收的錢也越多?!?/p>
當這些干部經(jīng)不起誘惑、隨波逐流之時,或是在剛收下“第一筆”不義之財時,如果組織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果斷站出來,進行批評教育、問責處分,令涉事干部徹底醒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下決心痛改前非,或許,有的干部不會奔向落馬的結局。正是由于自身心理出“毛病”,加上監(jiān)管缺位、不及時,使得一些干部在貪腐路上“一直走到黑”。
心理畸形不是病,一旦不受約束卻要命!社會上,對黨員干部的誘惑太多,“圍獵”頻繁,而黨員干部也非金剛不壞之身,一時思想出現(xiàn)偏差、認識不到位,紀律意識、廉政自覺略有減弱,也是常有之事。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提醒警示,不斷校正他們前行的方向,用嚴管體現(xiàn)厚愛,防范于未然,才是治腐之根本。(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