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活著搖曳在孤獨時光
當了一輩子農(nóng)民的母親,早已看慣了莊稼的從春到秋,萬物皆然,誰都擋不住。讓母親不忍于心的是羊群中掉隊離散的那只老羊,踟躕于茫?;囊?,兩眼驚恐。父親離世后,母親覺得她就是那只老羊。
這種感覺是突然性的。父親再世時,老兩口還總是拌嘴,母親一副滿不在乎。父親走了,全家沉浸在悲痛中,母親更甚,每天守在靈柩前不停抹淚。父母親相濡以沫走過了65年,65年的歲月充滿艱辛,經(jīng)歷了流離失所的飄蕩,經(jīng)歷了饑寒交迫的困境,經(jīng)歷過世事冷暖的滄桑。65年,一個凝成鉆石的漫長歲月,母親習慣了父親相伴的日子。而今,這份深入心底的感覺突然蕩然無存,那個人、那份情、那種依靠被陰陽相隔成為記憶。
母親突然感覺到一種孤獨。
父親走了,給我們兄妹六人留下諸多遺憾。為了在母親身上減少這些遺憾,我們兄妹幾個盡所能想讓母親安享晚年。辦完先父的喪事,二姐、四姐把母親接到城里,為的是給她換個環(huán)境,讓她從心情和生活條件上都得到改善。每天變換著飯食,街上的各類水果小吃一樣不缺??赡赣H總是悶悶不樂,只有二姐、四姐忙完事情陪她一會時,才露出滿臉的笑。
城里的生活難以適應,母親回到了村里??粗酱迨煜さ沫h(huán)境、熟悉的面孔,吃著哥嫂做的農(nóng)家飯,母親心情似乎好了許多。但她一改以往愛串門的習慣,每天吃過早飯就坐在門前,看對面的鄉(xiāng)間小道行人過往,看田地里鄉(xiāng)親們勞作,看小曾孫滿街滿院地瘋跑。也不時地翻看手機,等候我們來電,等候我們回家。然而,當我們回家時,還沒有進門,母親就會著急發(fā)問什么時候走,能呆多久。
夜幕降臨,小山村靜謐在了點點燈光里,只有母親靜坐在她的黑屋。母親喜歡黑,其實她很怕黑。在農(nóng)業(yè)合作社時期,父親在外工作,每月的工資都不夠繳納大隊的口糧錢,生活艱難到了吃楊樹葉子。缺錢少糧加缺醫(yī)少藥,我們兄妹幾個生病的時候只能拿命硬扛。每到深夜人的抗體達到最低谷時,母親抱著懷里呻吟不斷的病孩,如豆的煤油燈下,無助地只能祈禱太陽趕緊醒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母親喜歡上黑是父親走了以后,她喜歡坐在黑漆漆的屋子里,靜靜地想心思,偶爾也會自言自語。太陽落山鳥歸巢人歸家,萬籟俱靜的長夜,孑然一身的母親不由得會想起過去。環(huán)顧空蕩蕩的屋內(nèi),滿是父親留下的印跡。睹物思情,感傷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感傷曾有對父親的諸多責怪,感傷燈下孤影是暮年…
每年暑假是孩子們最快樂的季節(jié),也是母親最期盼的時光。大姐和姐夫退休后,隨著外甥到了杭州照顧其孫女上學。每年的暑假,大姐都會從杭州回到老家,租住在縣城把母親接來,寸步不離地守候在她身邊。如同守候嬰幼兒,有時大姐買菜稍微遲回來時,母親都要不停念叨“買個菜都這么長時間”!
母親老了,儼然一個孩子。她已經(jīng)想不明白子女們都要為生計而忙,總是喜歡子女們圍坐身邊。即使不陪她說話,她看著子女們守在身邊也很高興。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晚照的美景給世人留下了幾多神往,那是夕陽留戀著這個世界,她要透過那紅色的云塊放射出最后一道光芒,向萬物大地投入了最后一瞥。母親遲暮之年,有點不知所措,她也眷戀這個世界,更眷戀她的子女,她現(xiàn)在能做的只有更多地守望親人,更多地守候親情。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