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白(10)

紅與白(10)
十、裝老
在“送終”與“小斂”之間,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步驟:就是為剛剛?cè)ナ赖睦先讼丛韪隆R瞬挵涯莻€洗澡叫“抹澡”,把給老人穿壽衣叫“裝老”。喪家是不能自己動手的,要么請當時在場的熟人幫忙,要么請白事館的專業(yè)人士來幫忙。男有男伴,女有女行,筆者的母親去世的時候就是請的兩個女客幫忙,一人一張百元大鈔;筆者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就是請的一醫(yī)院附近的一家白事館的兩個男人過來的,人家的收費都是明碼實價的。
在宜昌周邊農(nóng)村,更有熟悉全部過程的專業(yè)人士,多為中老年人,據(jù)說有的還是世代相傳。負責這個程序的,人家很懂規(guī)矩,來到喪家,先會到靈床前燒紙錢、給亡人磕頭,宜昌話叫“講禮性”,孝子要站在門口親迎,人家燒紙錢時自己要下跪,人家磕頭時自己也要在一旁向人家回拜,以示禮節(jié),決不可有半點疏忽。
人家首先在清點準備的老衣和其他物品之后,會請到喪家?guī)兔Φ娜舜騺硪慌铚責崴瑴蕚湟粭l全新的毛巾(宜昌話叫“抺澡袱子”)。在給亡人洗澡之前,人家會先用那條毛巾給自己洗臉,然后再給亡者去洗。意思是人家與亡人同洗一盆水,同用一條毛巾,希望亡人在陰間能保佑他,不過就是一種虛無的意愿而已,而我們的所有人對此就是深信不疑。
根據(jù)男女不同,洗澡的方式也不盡相同,規(guī)矩是:“女者有三,男者有七?!边@也就是說,如果亡者是女人,只洗三下:從頭到腳一下,左右上下肢各一下就完成了;如果亡者是男人,則要洗七下,就是面部、前心、背心、左右上肢、左右下肢各一下,每一下就是用毛巾象征性的走一遍,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洗澡。(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如果是老人,所穿的老衣一般是在很早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的;如果沒有準備,城里和鄉(xiāng)下的白事館可以提供多種款式、多種數(shù)量的以供挑選,不過在那些邊遠山區(qū),筆者還曾見過葬禮進行的過程中,將裁縫師傅請到家里來臨時趕制的。好就好在除了裁剪方式與常人一般,縫制就是粗針細線勉強湊合即可;鞋子當然是黑色布面的布鞋,不管是買還是自己親手做,反正都是老人的女兒和兒媳的事。翻書的時候還知道枝江有一和荊州相似的習(xí)俗,就是做老鞋從剪布料開始,必須一氣呵成,不做好不僅不能吃飯,連睡覺也不允許,不知宜昌是否相同?
壽衣的數(shù)量也有講究的:喜單不喜雙,一般有5、7、9、11件不等。而“裝老衣”也是一門技術(shù):如果咽氣的時間短,老衣就好穿些;如果時間過長,身體都僵硬了,就很麻煩的。有一個從事這個行當?shù)睦蠋煾蹈嬖V筆者,折斷關(guān)節(jié)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只不過手法熟練,還有人在一邊“打岔(宜昌話分散精力)”,就不會被喪家所察覺。
在“裝老”的時候,先要由孝子將老人所要穿的內(nèi)衣內(nèi)褲穿在自己的身上,也就是宜昌話說的使之“熱呼”,不讓“咯人(宜昌話冰涼的意思)”,再脫下來給老人穿上,以此表示老人是帶著兒子的溫暖去世的,兒子也以此表示自己的一片孝心。筆者每每回憶起在一醫(yī)院門診部ICU重癥監(jiān)護室對面的一間觀察室為剛剛?cè)ナ赖母赣H暖衣的情景,自己仍然總是會眼睛濕潤、情不自已的。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