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
火燒
文/丹嵋
火燒是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qū)的一種特色傳統(tǒng)名吃。老舍先生在他的小說《駱駝祥子》中寫道:
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他忽然想起來,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里來,他沒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么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怎樣過這個“雙壽”呢?祥子有主意:頭一個買賣必須拉個穿得體面的人,絕對不能是個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門,其次是東安市場。拉到了,他應(yīng)當在最好的飯攤上吃頓飯,如熱燒餅夾爆羊肉之類的東西。吃完,有好買賣呢就再拉一兩個;沒有呢,就收車;這是生日!(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這里所說的“燒餅”就是火燒,叫法略有不同?;馃恢倍际瞧胀ò傩账?a target="_blank">愛的餐飯,不單單是在舊社會,就是在當下也是充饑裹腹、很好吃的美食,對老百姓來說,這就是極佳極享受的生活!
我曾經(jīng)在糧食部門工作過,那里的裝卸工天天出大力,扛大包,他們最喜歡的飯食也是火燒、鍋餅一類的面食。他們不能吃面條,因為吃面條會撐一肚子的水,干這樣的活兒會感到餓。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面條是不能當飯吃的。他們需要實實在在地填滿肚子以后才能有力氣干活。
我的父親曾經(jīng)對我講述過這么一件事情:在新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為了活命,大家扒樹皮、挖草根吃是很普遍的事情。有一次我的父親在外出差乘車,感覺到很乏很餓的時候,發(fā)現(xiàn)車站旁邊還有個賣火燒的飯店,這在當時很少見。我的父親是國家行政單位的工作人員,好歹也有工資,有點積蓄,就決定多花些錢買個火燒吃吧。就在上車以后,我的父親剛剛拿出買來的火燒準備吃,這時從后邊猛地伸出了一只手,搶過這只火燒,還沒等我的父親轉(zhuǎn)過神來,三口兩口地就把火燒給吞咽下去了。當時的老百姓都餓瘋了,實在是被逼得沒有活路了,只能去搶了。我的父親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就此作罷。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后期,我的父親托朋友給煅制了一把火燒模子,從那以后,我們家就開始自己烙火燒了。我的父母親第一次開始嘗試著用模子烙火燒,而且還是肉火燒。當時我的兄長就坐在旁邊等著吃,結(jié)果是烙好了一個我的兄長就吃掉一個,覺得怎么這么好吃呢?最后,火燒烙完了,我的兄長也就都給吃完了,一個也不剩。
前幾年,我去青島看望我的父母親,我的父親對我說,咱們家以前的那個火燒模子你帶回去用吧,給寬寬做著吃,孩子上學(xué)讀書不容易,一定要給孩子提供好健康的飲食生活。所以到了現(xiàn)在,這只火燒模子就成了我的傳家寶。
做火燒一般都是用發(fā)酵的面,和面發(fā)酵好以后,揉成大小適中的面劑子,然后搟成餅狀,均勻的撒上花椒粉和鹽,再淋入適量的食用油,用手捏著面餅的邊緣,把食油蘸開以便均勻以后,再卷起面餅合成面團狀,壓扁,然后就可以放入模子里燒烙了。火稍旺一點的話,幾分鐘就成。也可以做成肉餡的火燒,就看個人的口味喜好。肉夾饃的做法也基本相似,烙好了面餅,用刀割開,再夾入肉餡就可以了。
今天早上我跟妻子說讓她發(fā)好了面,中午我就用我的這個傳家寶又烙制了一些火燒,換換飲食口味,寫下來,發(fā)張圖片,推介給大家。
2017年8月25日 于逸荷書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50627/
火燒的評論 (共 13 條)
- 浪子狐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新作,周末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