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戰(zhàn)地伙夫》

徐 軍
猛虎連奉命堅守在老山前沿陣地已經兩天兩夜了。
這天下午,連長把炊事員大李叫到連隊隱蔽部,嚴肅地說:“剛接到命令,今天傍晚六點整,部隊要發(fā)起總攻!連部決定,要你在五點半之前把飯燒好。怎么樣,有困難嗎?”
大李用眼角瞅了瞅太陽光,心里揣摩:現(xiàn)在是三點鐘,離開飯時間還有兩個半小時,時間很緊,但不管怎么說,總得讓戰(zhàn)士們吃飽了去打沖鋒。想到這兒,他堅定地回答:“連長放心吧,保證按時開飯!”說完,轉身就往伙房跑去。
“伙房”設在陣地后面一個很淺的貓耳洞邊,戰(zhàn)地伙房只有他一個人,擔負著全連百十人的飯食、茶水。炊具也很簡單,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一把鏟子、兩個帆布桶、一個揉面桶。今晚部隊要發(fā)起總攻,同志們的體力消耗比平時要大,要讓大家多吃點。參加輪戰(zhàn)的絕大多數(shù)戰(zhàn)士都是愛吃饅頭的北方人,大李決定:蒸兩鍋饅頭,煮一桶稀飯,再炒點咸菜。
他將一大袋面粉倒進揉面桶里,和好了面,又將鍋蓋翻過來揉面,一大堆面團到了他手里,三揉兩搓,三刀兩切,白面饅頭就出來了。不一會兒一鍋饅頭夠了數(shù),接著他又倒了小半鍋水,正要燒水,發(fā)現(xiàn)柴禾不夠了,他順手拿起背包袋,出了“伙房”來到山坡上。這里到處是敵人炮彈打下來的斷樹枝,他結結實實地撿了一大捆,正要往回走,忽聽前面陣地上的炮聲停了,隨即響起了“噠噠噠!”的機槍聲。(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自從來到陣地后,他摸到了敵人打炮的規(guī)律,只要一聽到機槍聲,敵軍炮彈就要向后延伸。他趕緊掩蔽在一塊大石頭后面。果不其然,轉眼功夫敵炮便打來了,坡上坡下,騰起了一股股硝煙,彈片、石頭、沙土滿天亂飛,好一陣子才停下來。
大李拖著柴禾回到洞口,一到灶旁愣住了,鍋蓋碎了,鍋中間一個大洞,水漏得一滴不剩,灶膛上有一塊碗口大的石頭。原先的打算不能實現(xiàn)了,沒有鍋怎么蒸饅頭呢?他看了看破鐵鍋,腦筋一轉:把蒸饅頭改成烙餅不是一樣嗎?他把生面饅頭用鏟子柄滾了滾,很快就成了圓餅。
他高興地把鍋膛搬了個“家”,拿起火柴準備生火,一看火柴他心里一驚,原來火柴被鍋里漏出的水打濕了,這可咋辦?他焦急地望了望天,這會兒大概四點鐘,離開飯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五點半燒不好飯,同志們就要空著肚子和敵人打仗,這怎么對得起同志們啊!
突然,他聞到了一股煙味,四下搜索,發(fā)現(xiàn)剛拖回來的柴禾里有幾根樹枝冒著絲絲的青煙,這是被炮彈打著過的樹枝,他暗暗心喜:嘿!這不是很好的火源嘛。
他在山上跑了幾圈,很快撿回來一把火種,燒了起來。他把壞鍋側過來架在灶上,燒熱了,倒上油,放上餅,做起了油餅。洞口,散發(fā)出陣陣油餅香味。
煎好餅,看看太陽,時間不早了,但稀飯還沒鍋燒。同志們整天在硝煙里戰(zhàn)斗,流血流汗,稀飯既解渴、又解餓,不讓大家喝稀飯怎么行呢?大李決定用揉面桶做稀飯,桶小就分兩次做。他在揉面桶對稱的地方鉆了兩個孔,穿上鐵絲,用三根樹枝支撐起來,加大火勢。
這時,敵人打炮了。這次打炮情況異常,陣地上機槍沒響,幾發(fā)炮彈就在伙房不遠處爆炸,一串串的排炮飛過來,伙房前后左右升起了股股煙柱,炮彈震得沙石滿天亂飛。
大李往外探了探身,仔細觀察著炮彈的彈著點和密度,分析這炮彈是專門向伙房打來的,顯然是由于燒柴冒煙引來了敵人的炮彈。炮火一陣緊似一陣,再燒下去有危險,熄火停一停,時間來不及,怎么辦?
大李蹲在洞口聽著排炮聲心想:要是左右兩側都架起爐灶,不就可以對付敵人的炮擊了嗎?他心里像開了一扇天窗,立即沖出了凹部口。
不一會兒,凹部口兩側都冒起了炊煙,敵人莫名其妙,急得一個勁地用炮火轟,炮火打在左邊時,大李就在右邊燒,炮火打在右邊時,他又在左邊燒。
避開了敵炮轟擊,稀飯很快燒好了。大李一頭挑著油餅,一頭挑著稀飯,準時送上了陣地。連長一看表,剛好五點半,再掀開蓋一看,呦!油餅香噴噴,稀飯熱騰騰!連長緊握大李的手激動地說:“大李,你辛苦了!”大李望著連長微微一笑,大聲吆喝道:“開飯嘍!”
剛吃罷飯,山坳里升起了兩顆信號彈,總攻開始了!猛虎連的戰(zhàn)士們喊著驚天動地的殺聲,鋼刀般向敵人插去。大李呢,也不例外,操起沖鋒槍跟著隊伍沖了上去!
該小小說入選《2018中國年度作品.微型小說》年選
網(wǎng)址: http://m.bookschina.com/.htm
作者簡介:徐軍,大學教師,中國鐵道出版社《現(xiàn)代推銷實務》主編,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鮮早世界欄目首屆最受聽眾和讀者歡迎的十五位作家之一,在全國數(shù)十家報刊雜志和國家級網(wǎng)站上發(fā)表了數(shù)百篇作品,其中數(shù)十篇作品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等各項征文大賽中獲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