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蘭草與蘭花

2018-04-01 15:16 作者:陳宣章  | 12條評論 相關文章 | 我要投稿

蘭草與蘭花

陳宣章

古今文獻中,以訛傳訛之事不少,別以為名人、名著就百分之百正確。其“訛”不一定是謠言,也有誤解、誤傳、膚淺、流言蜚語等等。例如:蘭草與蘭花,就質疑重重。

一.蘭草與蘭花:《搜狗百科》:“蘭指‘蘭草’和‘蘭花’?!?/p>

其實,蘭草與蘭花不是一回事:1.蘭草是古代香草泛稱,古人所謂的蘭,不是指蘭科的蘭。2.廣義蘭花是單子葉植物綱蘭科植物總稱,有750類余種,石斛、卡特蘭、蝴蝶蘭、蘭都屬蘭科,其中蘭族植物70余屬。據(jù)最新分類學研究,全世界蘭屬植物共55種,中國有49種(一說31種),而中國傳統(tǒng)蘭花(國蘭)僅指蘭屬中若干地生蘭。3.《說文》:“蘭,香草也。”并未說清是蘭草還是蘭花。4.《搜狗百科》:“蘭花,正名:佩蘭,屬蘭科?!倍兴幣逄m是菊科植物?!侗静菥V目》分別圖繪蘭草與蘭花,顯示兩者不同。5.《搜狗百科》:“蘭,古書上指‘木蘭’?!倍咎m是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科植物。6.《荀子?勸學》:“蘭槐之根是為芷。”而芷是“白芷”(辟芷、芷若、杜若),為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科當歸屬植物。7.徐連國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連翹一名蘭花考證》:“《本經(jīng)》連翹同其別名、音韻、詞義、生境和功效等合符蘭花即春蘭等相近物種特性,連實為由蘭孳乳的別名,因其特異、花香為孔子和歷代文人稱贊,并伴隨古釁(薰)浴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藥用的蘭草即佩蘭,時過境遷,薰、蕙、蘭、連轉變等復雜原因,使兩蘭混淆。連翹即蘭花真相埋沒,后人未識,今用連翹則既成事實,即當以不真為真。”8.徐連國等《木蘭名物考》:“經(jīng)考證,《屈賦》中木蘭是今蘭花-春蘭等植物;《本經(jīng)》木蘭為金釵石斛(本文作者注:是蘭科石斛屬),當獨立一藥。但木蘭一詞已是植物學科名屬名,就順其自然了。”9.也有人說,國人習慣把蘭花叫成蘭草,起初專指國蘭品種,如:春蘭、墨蘭等。后來洋蘭(大花蕙蘭等大花品種)進入我國,很多人將它稱為蘭花。同樣是蘭科,也有人把尚未開花的蘭花稱為“蘭草”,更增加了概念混亂

二.與竹、菊、梅合稱“四君子”的蘭(中國十大名花之四),應指蘭屬植物國蘭、國香、第一香。《搜狗百科》:蘭“在中國有一千余年的栽培歷史?!贝饲?,蘭僅用于殺蟲、沐浴、辟邪、芳香、花卉、藥物、文學等,并沒有出現(xiàn)觀賞用的蘭花,而植物學的分類研究滯后,這也許就是概念混亂的根源。也有人說,“據(jù)歷史文獻記載,春秋時,浙江紹興一帶就開始種植蘭花了?!边@樣,以一千余年為界研究蘭的植物學分類史,就有疑問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注:《中國蘭花信息》第38期(1993年8月)根據(j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中兩塊出土陶片上的植物葉片,認定是箬蘭(蝦脊蘭),推斷中國在7000多年前就開始盆栽蘭花。但據(jù)蘭科分類學家研究,這些葉子并非蘭科植物。所以只能研究古代典籍中的“蘭”了。

三.蘭的古代典籍:

1.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為《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薄捌涑羧缣m”指話語像蘭草一樣芬芳。

2.蘭(蘭的繁體字)字最早見于《韓詩章句》(轉述、記載孔子以前鄭國風情的詩集,早已亡佚)。據(jù)唐?徐堅等《初學記》轉引《韓詩章句》:“鄭國之俗,三月上已,于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xù)魄,秉蘭拂除不祥……”

《詩經(jīng)?鄭風?溱洧》:“士與女,方秉蕑兮?!弊ⅲ菏z:香草名。生在水邊的澤蘭。當?shù)禺敃r習俗,以手持蘭草,可祓除不祥。《詩經(jīng)?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蕳。”注:蕳:蘭草。陸璣疏云:“蘭即蕑,香草也”,都指澤蘭?!氨敝甘謭?zhí)(蘭草)。

3.《左傳?宣公三年》:“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榷墓娭?,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征蘭乎?!唬骸Z?!鹿惶m。”

4.《禮記》:“諸侯執(zhí)薰,大夫執(zhí)蘭?!薄皨D或賜之茝蘭,則受而獻諸舅姑?!边@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民俗?!犊鬃蛹艺Z》原書37卷早已亡佚。傳世10卷《孔子家語》為三國?王肅偽托,虛實難辨。所以,孔子說蘭與今天的蘭花毫不相干。東漢?蔡邕《琴操?猗蘭操?序》:“孔子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衛(wèi)反魯,過隱谷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自傷不逢時,托辭于薌蘭,乃止車援琴鼓之云: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奔词惯@段記載可靠,也只能證明孔子所說的“蘭”并非今天的國蘭。

5.“越王勾踐種蘭”爭論較大。東漢?袁康《絕越書》:“勾踐種蘭洛因”(或作:“勾踐種蘭渚山”)。這是《越絕書》已散佚的六篇中的內(nèi)容,但紹興文史資料多次引證,如《寶慶會稽續(xù)志》(1225年):“《越絕書》曰:勾踐種蘭渚山。舊經(jīng)曰:蘭渚山,勾踐種蘭之地,王謝諸人修禊渚亭?!边@就是會稽山陰之蘭亭。這是后來王羲之留下號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地方。明?萬歷年間《紹興府志》:“蘭渚山,有草焉,長葉白花,花有國馨,其名曰蘭,勾踐所樹?!泵?南逢吉注王十朋《會稽風俗賦》:“蘭亭,即蘭渚也。《越絕書》曰:勾踐種蘭渚山?!泵?徐渭《蘭谷歌》:“勾踐種蘭必擇地,只今蘭渚乃其處。千年卻有永和事,右軍墨藻流修禊?!毙煳肌额}墨蘭》:“蘭亭舊種越王蘭,碧浪紅香天下傳。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籃不值五文錢。”《紹興地志述略》:“蘭渚山,在城南二十七里,勾踐樹蘭于此?!庇捎诠篡`種蘭渚山,后人把渚山命名為蘭渚山,把蘭渚山下的集市命為花街,并把蘭渚山下的驛亭命名為蘭亭。

也有人認為:勾踐根本沒有種蘭,蘭渚山(或蘭渚田)只是地名。浙江紹興城西蘭渚山麓《蘭亭》文物管理人員說,蘭渚山土壤粘度高,石礫少,排水不暢,不產(chǎn)蘭花。但也有人認為:蘭是菊科植物佩蘭。

6.歷史上影響最大、爭論最多的是屈原《離騷》:“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薄坝嗉茸烫m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侯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庇腥苏f,詩中“滋蘭九畹,樹蕙百畝”,絕不是今天的蘭、蕙,而是留夷、揭車、杜衡與芳芷等香草。蘭不是供觀賞用,而是枯萎后割下供薰蒸、沐浴、辟邪、殺蟲、祭祀用?!逗鬂h書注引》:“秉蘭草拔除不祥。”《禮記》:“大夫執(zhí)薰,諸侯執(zhí)蘭?!?/p>

據(jù)《離騷》,蘭與蕙不同。也有人說,蘭的另一個名“蕙”也不是蘭,而是薰草?!赌戏讲菽緺睢罚骸稗ゲ菀幻共荩~似麻,兩兩相對,氣如蘼蕪,可以止癘。”

屈原的忠念君國,通過香草表達。這種比興手法見于《離騷》、《九歌》、《九章》等許多詩篇,寫到自已如何滋蘭、佩蘭、紉蘭、搴蘭、刈蘭,紉秋蘭以為佩,他愛蘭、頌蘭,寄情于蘭,托蘭以諷。問題是:詩中的蘭,究竟是什么植物?是不是國蘭?

7.《荀子?宥坐》:“且夫芷蘭生于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p>

8.漢朝與魏晉文獻中的蘭蕙,仍然不是今天的蘭花。東漢《古樂府》:“蘭草自然香。”西漢?劉向《說苑》:“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蘭?!辈苤病豆缭姟罚骸扒锾m被長坂。”魏晉?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息徒蘭圃,秣馬華山。”魏晉?陶淵明《幽蘭》:“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蔽鲿x?陳壽《蜀志》:“先主常銜張裕不遜,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蔽鲿x?張華《情詩》:“蘭蕙緣清渠,繁華蔭綠渚?!薄稌x書?文苑傳》:“致仕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边@些都說明,蘭蕙是野生香草,而非今之國蘭。

漢《大戴禮記?小正?蓄蘭傳》:“五月蓄蘭為沐浴也。”東漢《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蘭“殺蟲毒,辟不祥。”此時,蘭花尚未見記載供觀賞用?!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首次記載蘭科的石斛、赤箭(天麻)和白芨用作薰蒸、殺蟲、沐浴、辟邪?!侗静萁?jīng)集注》:“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這是蘭科植物生境的最早記載。

353年,王羲之邀請42位名流在蘭亭吟詩飲酒,作“修禊”?!靶揿笔枪糯曀祝崔r(nóng)歷三月三日水邊祓祭儀式: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洗滌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災與不祥。此次聚會共作詩37首:“十一人各成四言、五言詩兩首”,“十五人成一篇”,“十六人詩不成罰酒三巨觥?!蓖豸酥男鹤油醌I之(僅9歲)也被罰酒。清代詩人曾作打油詩取笑王獻之:“卻笑烏衣王大令,蘭亭會上竟無詩?!?/p>

王羲之《蘭亭集序》非詠蘭而得名。37首詩中,涉及“蘭”字僅兩首:1.徐豐之:“俯揮素波,仰掇芳蘭?!?.袁嶠之:“徽音疊泳,馥然若蘭。”兩者都不是詠“蘭花”,僅隨帶一筆。這說明晉朝還沒有栽培作觀賞用的“蘭花”。

9.唐朝文獻涉及蘭蕙者不少。李白“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孤蘭生幽園,從草共蕪沒?!卑拙右住皰邚奖芴m芽”,“閑從蕙草侵綠階”,“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碧铺凇疤m氣已薰宮,新蕊半妝從?!笨梢?,蘭蕙僅是野生香草。

據(jù)說,西安碑林中有王維的蘭詩圖,畫的是狹葉的蘭花;梁啟超《汗漫錄》:“王維以黃磁斗貯蘭蕙,養(yǎng)以綺石,累年彌盛?!鄙踔劣腥苏J為,南朝陳?周弘浪《山蘭賦》:“產(chǎn)于空崖”,“屏出幽而靜異”是指真正的蘭花,但都未被確證。

有人認為,唐末?唐彥謙《詠蘭》是中國最早涉及蘭屬植物(國蘭)的記載:“清風搖翠環(huán),涼露滴蒼玉。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于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贝饲暗摹疤m蕙”可能是香草統(tǒng)稱,“生于山上稱山蘭,生于水澤的稱澤蘭”。

唐末?楊夔《植蘭說》:“或種蘭荃,鄙不遄茂。乃法圃師,汲穢以溉。而蘭凈荃潔,非類乎眾莽。苗既驟悴,根亦旋腐?!边@是迄今所知栽培蘭花方法的最早記述,說栽培蘭花不應像給蔬菜施肥那樣施人糞尿,否則根會腐爛。這在后來多種蘭譜中得到確認。由此推斷,國蘭栽培始于唐末。盛唐時期可能僅零星可見。

10.五代時,蘭花栽培多見。北宋?陶谷《清異錄》:“蘭雖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襲人,彌旬不歇,故江南人以蘭為‘香祖’?!薄?南)唐保大二年,國主幸飲香亭,賞新蘭,詔苑令取滬溪美土為馨列侯壅培之具?!边@種觀賞的“新蘭”可能是今天的國蘭。

11.北宋?黃庭堅《幽芳亭》:“蘭蕙出蒔以沙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是所同也。至其發(fā)華,一干一華而香有余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毕喈敎蚀_地描述了國蘭。

南宋的蘭花記載更多。羅愿《爾雅翼》:“蘭之葉如莎,首春則茁其并,長5-6寸,其梢作一花,花甚芳香?!保ㄖ复禾m)朱熹《楚辭辯證》:“大祗古之所謂香草,必其花葉皆香……。若今之蘭蕙,則其花雖香,葉乃無氣……”并作詩:“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p>

南宋末年出兩本專著:趙時庚《金漳蘭譜》和王貴學《王氏蘭譜》,詳細評述蘭花的品種、栽培、施肥、灌溉、移植、分株、土質等。這是全世界最早的植蘭專著?!锻跏咸m譜》還對比“歲寒三友”:“竹有節(jié)而嗇花,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然蘭獨并而有之?!?/p>

北宋藥用本草很多?!蹲C類本草》留下我國最早的蘭科植物(石斛、天麻)的木刻圖。蘭花繪畫始于北宋,任誼、米芾等都曾畫蘭,可惜已失傳。目前保存的最早蘭花畫是北宋宮庭畫家的蕙蘭水彩工筆紈扇畫,由孫晚坪復制提供?,F(xiàn)存兩幅南宋?趙孟堅(字子固,號彝齋)畫蘭真跡《春蘭圖》,其中一幅畫題詩:“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彼嬏m起手訣頗為人稱頌:“龍須鳳眼致清幽,花葉參差莫并頭。鼠尾釘頭皆合格,斬腰斷臂亦風流?!彼嬏m花后人稱為絕藝。明?文徵明:“高風無復趙彝齋,楚畹湘江爛漫開。干古江南芳草怨,王孫一去不歸來。”并注:“彝齋為宋王孫,高鳳雅致,當時推重,比之米南宮,其畫蘭亦一時絕藝云?!?/p>

12.明、清兩代,蘭藝昌盛,蘭花書籍、畫冊、詩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甚豐,如明?張應民《羅籬齋蘭譜》、高濂《遵生八箋》、李時珍《本草綱目》;清?許霽樓《蘭蕙同心錄》、杜筱舫《藝蘭四說》、袁世俊《蘭言述略》等等,至今仍有參考價值。還有《群芳譜》、《花鏡》、《廣群芳譜》、《南越筆記》、《植物名實圖考》等記載了蘭屬以外許多蘭科植物,有些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蘭花專著也大增,內(nèi)容更為豐富。另外,現(xiàn)今保存在世界各國博物館的蘭花畫卷至少有明代11位畫家的33 幅和清代32位畫家的101幅。

四.古蘭與今蘭。唐末前后,蘭的植物學概念完全不同,正如朱熹詩曰:“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苯裉m借古蘭之名,源于香味。兩者區(qū)分的主要證據(jù)還是古代典籍:

1.古蘭主要指澤蘭(唇形科)或佩蘭(菊科)。古蘭是多年生宿根植物,秋天開花結實后不久,地上部分枯萎,次年發(fā)新芽,所以東漢?酈炎感嘆:“蘭榮一何晚,嚴霜瘁其柯。”

古蘭有地上莖,常為紫色,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資水注》引用楚辭:“綠葉紫莖?!庇杀饼R入隋學者辛德源《猗蘭操》:“散條凝露彩,含芳映日華。已知香若麝,無怨直如麻?!闭f明古蘭主莖筆直向上,有枝條。三國?陸璣《毛詩獸草木魚蟲疏》更直白:“廣而長節(jié),節(jié)中赤,高四五尺?!碧?錢起《晚春永寧墅小園獨坐寄上王相公》:“蕙草出籬外,花枝寄竹幽?!碧?陳陶《種蘭》:“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春風長養(yǎng)深,枝葉趁人長?!?/p>

古蘭山野很常見,也可長在路邊、門前。《古樂府?蘭草自然香》:“蘭草自然香,生于大道旁。要鐮八九月,俱在束薪中?!薄赌鲜?齊江夏王鋒傳》:“江斅聞其死,流涕曰:‘芳蘭當門,不得不鋤,其《修柏》之賦乎?’”《三國志》記載,劉備要殺妖言惑眾的張裕,孔明求情,劉備說:“芳蘭當門,不得不鋤!”所以,古蘭是野生香草。

眾所周知,國蘭常綠,天葉不凋落,無地上莖,只生于山野幽谷半遮陰處。宋末?方回《訂蘭說》(已失傳)用“古蘭”稱呼菊科佩蘭,主要觀點融入《秋日古蘭花十首》:“綠葉梢頭紫粟攢,離騷經(jīng)里古秋蘭。時人誤喚孩兒菊,惟有詩翁解細看?!薄?a target="_blank">雪絲忪細紫團欒,今代無人識古蘭。本草圖經(jīng)川續(xù)斷,今人誤作古蘭看?!薄耙桓梢换ㄉ焦日Z,今蘭不是古時蘭。重陽菊畔千絲紫,隆準曾孫卻解看?!惫盘m與今蘭都芳香,但古蘭莖葉香花不香,今蘭花香莖葉不香;兩者不香氣也不同。因古蘭盛名,使今蘭借光:“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p>

2.李時珍既是中藥學家,也是植物分類學家?!侗静菥V目》:蘭草:“葉似馬蘭,故名蘭草。其葉有歧,俗呼燕尾香。時人煮水以浴,療風,故又名香水蘭。藏器曰∶蘭草生澤畔,婦人和油澤頭,故云蘭澤?!笔⒑胫肚G州記》云∶都梁有山……產(chǎn)此香。蘭乃香草,能辟不祥。陸璣《詩疏》言∶鄭俗,三月男女秉 于水際,以自祓除。蓋蘭以闌之,以閑之,其義一也。《淮南子》云∶男子種蘭,美而不芳。則蘭須女子種之,女蘭之名,或因乎此。其葉似菊,女子、小兒喜佩之,則女蘭、孩菊之名,又或以此也?!短片幗?jīng)驗方》言∶江南人家種之,夏月采置發(fā)中,令頭不月直(不粘連),故名省頭草。其說正合煎澤之義。古人蘭蕙皆稱香草,如零陵香草、都梁香草。后人省之,通呼為香草爾。近世但知蘭花,不知蘭草。惟虛谷方回考訂,極言古之蘭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兒菊者,其說可據(jù)?!薄啊秳e錄》曰∶蘭草生太吳池澤,四月、五月采。今東間有煎澤草,名蘭香,或是此也。李當之云∶是今人所種都梁香草也。澤蘭亦名都梁香。恭曰∶蘭即蘭澤香草也。圓莖紫萼,八月花白。俗名蘭香,煮以洗浴。生溪澗水旁,人間亦多種之,以飾庭池。陶所引煎澤草、都梁香者是也。”“保升曰∶生下濕地,葉似澤蘭,尖長有歧,花紅白色而香?!薄安仄髟弧锰m草、澤蘭二物同名,陶不能知,蘇亦浪別。蘭草生澤畔,葉光潤,陰小紫,五月、六月采陰干,即都梁香也。澤蘭葉尖微有毛,不光潤,莖方節(jié)紫,初采微辛,干之亦辛。蘇云八月花白者,即澤蘭也,以注蘭草,殊誤矣?!薄皶r珍曰∶蘭草、澤蘭一類二種也。俱生水旁下濕處。二月宿根生苗成叢,紫莖素枝,赤節(jié)綠葉,葉對節(jié)生,有細齒。但以莖圓節(jié)長,而葉光有岐者,為蘭草;莖微方,節(jié)短而葉有毛者,為澤蘭。嫩時并可 而佩之,八、九月后漸老,高者三四尺,開花成穗,如雞蘇花,紅白色,中有細子。雷斅《炮炙論》所謂大澤蘭,即蘭草也;小澤蘭,即澤蘭也?!抖Y記》佩蘭,《楚辭》紉秋蘭以為佩,《西京雜記》載漢時池苑種蘭以降神,或雜粉藏衣書中辟蠹者,皆此二蘭也。今吳人蒔之,呼為香草,夏月刈取,以酒油灑制,纏作把子,貨為頭澤佩帶,與《別錄》所出太吳之文正相符合。諸家不知二蘭乃一物二種,但功用有氣血之分,故無定指,惟寇氏、朱氏之誤尤甚,故考證于下。或云家蒔者為蘭草,野生者為澤蘭,亦通。”“【正誤】寇宗奭曰∶蘭草諸家之說異同,乃未的識,故無定論。今江陵、鼎、澧州山谷之間頗有之,山外平田即無,多生陰地幽谷。葉如麥門冬而闊且韌,長及一、二尺,四時常青。花黃綠色,中間瓣上有細紫點。春芳者為春蘭,色深;秋芳者為秋蘭,色淡。開時滿室盡香,與他花香又別。朱震亨曰∶蘭葉稟金水之氣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貴,而不知其葉有藥方。蓋其葉能散久積陳郁之氣甚有力,即今之栽置座右者。時珍曰∶二氏所說,乃近世所謂蘭花,非古之蘭草也。蘭有數(shù)種,蘭草、澤蘭生水旁,山蘭即蘭草之生山中者。蘭花亦生山中,與三蘭迥別。蘭花生近處者,葉如麥門冬而春花;生福建者,葉如菅茅而秋花。黃山谷所謂一干一花為蘭,一干數(shù)花為蕙者,蓋因不識蘭草、蕙草,遂以蘭花強生分別也。蘭草與澤蘭同類,故陸璣言∶蘭似澤蘭,但廣而長節(jié)?!薄啊峨x騷》言∶其綠葉紫莖素枝,可紉可佩可藉可膏可浴?!多嵲姟费浴檬颗?;應劭《風俗通》言∶尚書奏事,懷香握蘭。《禮記》言∶諸侯贄薰,大夫贄蘭?!稘h書》言∶蘭以香自燒也。若夫蘭花,有葉無枝,可玩而不可紉佩藉浴秉握膏焚。故朱子《離騷辨證》言∶古之香草必花葉俱香,而燥濕不變,故可刈佩。今之蘭蕙,但花香而葉乃無氣,質弱易萎,不可刈佩,必非古人所指甚明。古之蘭似澤蘭,而蕙即今之零陵香。今之似茅而花有兩種者,不知何時誤也?”“熊太古《冀越集》言∶世俗之蘭,生于深山窮谷,決非古時水澤之蘭也?!抖蔟S閑覽》言∶楚騷之蘭,或以為都梁香,或以為澤蘭,或以為猗蘭,當以澤蘭為正。今人所種如麥門冬者,名幽蘭,非真蘭也。故陳止齋著《盜蘭說》以譏之。方虛谷《訂蘭說》言∶古之蘭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兒菊者。今之所謂蘭,其葉如茅而嫩者,根名土續(xù)斷,因花馥郁,故得蘭名也。楊升庵云∶世以如蒲萱者為蘭,九畹之受誣久矣。又吳草廬有《蘭說》甚詳,云蘭為醫(yī)經(jīng)上品之藥,有枝有莖,草之植者也。今所謂蘭,無枝無莖,因黃山谷稱之,世遂謬指為《離騷》之蘭。寇氏《本草》亦溺于俗,反疑舊說為非。夫醫(yī)經(jīng)為實用,豈可誤哉?今之蘭,果可利水殺蠱而除痰癖乎?其種盛于閩,朱子乃閩人,豈不識其土產(chǎn)而反辨析如此?世俗至今猶以非蘭為蘭,何其惑之難解也?嗚呼!觀諸儒之明析如此,則寇、朱二氏之誤可知,而醫(yī)家用蘭草者當不復疑矣?!彼裕切盘m、今蘭還糾纏不清者,應好好學習《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對以往植物名還作不少甄別更正。如:將薰草(蕙草)、蘭草和澤蘭分別描寫,并指出:“蘭花亦生于山中,與三蘭迥別。蘭花生近處者葉如麥門冬而春花,生福建者葉如菅茅而秋花?!辈粌H說清蘭花和其他蘭草的區(qū)別,也指出春蘭和建蘭的區(qū)別。

五.澤蘭與佩蘭:

唐末起,蘭的概念越來越清楚,至《本草綱目》基本解決,而越古的文獻越亂,連古蘭的概念也很混亂。《本草綱目》詳細甄別了澤蘭與佩蘭。

澤蘭:“【釋名】水香(《吳普》)、都梁香(弘景)、虎蘭(《本經(jīng)》)、虎蒲(《別錄》)、龍棗(《本經(jīng)》)、孩兒菊(《綱目》)、風藥(《綱目》?!薄案毓S(《嘉祐本草》)。弘景曰∶生于澤旁,故名澤蘭,亦名都梁香。時珍曰∶此草亦可為香澤,不獨指其生澤旁也。齊安人呼為風藥,《吳普本草》一名水香,陶氏云亦名都梁,今俗通呼為孩兒菊,則其與蘭草為一物二種,尤可證矣。其根可食,故曰地筍?!薄啊秳e錄》曰∶澤蘭生汝南諸大澤旁,三月三日采,陰干。普曰∶生下地水旁,葉如蘭,二月生苗,赤節(jié),四葉相值枝節(jié)間。弘景曰∶今處處有之。多生下濕地。葉微香,可煎油及作浴湯。人家多種之,而葉小異。今山中又有一種甚相似,莖方,葉小強,不甚香。既云澤蘭,則山中者為非,而藥家乃采用之。恭曰∶澤蘭莖方節(jié)紫,葉似蘭草而不甚香,今京下用者是也。陶說乃是蘭草,莖圓紫萼白花,殊非澤蘭也。頌曰∶今荊、徐、隨、壽、蜀、梧州、河中府皆有之。根紫黑色,如粟根。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干青紫色,作四棱。 葉生相對,如薄荷,微香。七月開花,帶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三月采苗陰干。 荊湖嶺南人家多種之。壽州出者無花子。此與蘭草大抵相類。但蘭草生水旁,葉光潤,陰小紫,五、六月盛;而澤蘭生水澤中及下濕地,葉尖,微有毛,不光潤,方莖紫節(jié),七月八月初采微辛,此為異爾。曰∶凡使須別雌雄。大澤蘭莖葉皆圓,根青黃,能生血調(diào)氣;與榮合小澤蘭迥別,葉上斑,根頭尖,能破血,通久積?!薄白趭]曰∶澤蘭出土,便分枝梗,葉皆如菊,但尖長爾。吳普言葉似蘭,誤矣。今蘭葉如麥門冬,殊不相似。時珍曰∶吳普所說,乃真澤蘭也。雷所說,大澤蘭即蘭草也;小澤蘭即此澤蘭也???宗所說澤蘭則是,而破吳普之說則非,蓋由誤認蘭花為蘭草也?!?/p>

佩蘭,“別名:蘭草、澤蘭、圓梗澤蘭、省頭草、茴、蘭、水香、都梁香、大澤蘭、燕尾香、香水蘭、孩兒菊、千金草、女蘭、香草、醒頭草、石瓣、針尾鳳。佩蘭之名始于《本草再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之蘭草,列為上品,藥用菊科植物蘭草的莖葉,為中醫(yī)臨床常用藥之一。在我國分布極廣,全國各地均產(chǎn),多年生草本,多生長在池澤、溪澗水旁,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薄盀槎嗄晟荼?。根莖橫走,莖高一米左右,圓柱形。葉對生通常三裂,莖上部葉片往往單一較小,葉緣具不整齊的鋸齒。表面綠色,背后淡綠色,無腺點,沿葉脈疏被柔毛。頭狀花序緊密排列呈聚傘形,總苞長6-8毫米,總苞片10枚左右,花冠下部呈管狀,上部稍寬頂端五裂,白色,瘦果。”

澤蘭與佩蘭鑒別:從藥物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能與主治均區(qū)別很大,卻常有混淆。澤蘭為唇形科植物毛葉地瓜兒苗,莖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淺縱溝,長50-10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或帶紫色,節(jié)處紫色明顯,有白色茸毛;質脆,斷面黃白色,髓部中空。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后呈披針形或長圓形,長5-10cm;上表面黑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密具腺點,兩面均有短毛;先端尖,邊緣有鋸齒?;ù厣?,葉腋成輪狀,花冠多脫落,苞片及花萼宿存,黃褐色。佩蘭為菊科植物,莖圓柱形,長30-100cm,直徑0.2-0.5cm;表面黃棕或黃綠色,有的帶紫色,有明顯的節(jié)及縱棱線;質脆,斷面髓部白色或中空。葉對生,有柄,葉片多皺縮,破碎,綠褐色;完整葉片分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間裂片較大,展平后呈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狹窄,邊緣有鋸齒;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圓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氣芳香,味微苦。

六.拾遺:

1.《續(xù)古今考》土續(xù)斷:蘭科植物建蘭之根;《五雜俎》蘭根;《分類草藥性》蘭花根。始載于《本草綱目拾遺》。南宋?鄭樵《通志?昆蟲草木略》說:“近世一種草,如茅葉而嫩,其根謂之土續(xù)斷,其花馥郁,故得蘭名,誤為人所賦詠。

2.《全唐詩》卷467牟融《山寺律僧畫蘭竹圖》中,“蘭”是蘭花。陶敏教授發(fā)現(xiàn)《全唐詩》中牟融全部詩作皆出于明人偽造。

3.明初?蘭茂《滇南本草》(早《本草綱目》140多年)首次記載“蘭花對葉草”,即斑葉杓蘭(蘭花雙葉草、蝴蝶參、對節(jié)蘭、雙線二葉蘭),蘭科杓蘭屬,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4.附生蘭(蘭科):也稱熱帶蘭、洋蘭。大部分根群是氣生根,依附于巖石、樹干,裸露而生,僅少數(shù)依附苔蘚植物,或個別長根可介入泥土或苔蘚之中。不論其是附生性、半附生性和可地生性,都要求有比地生國蘭更疏松、疏水、透氣的植料栽培,否則難以養(yǎng)好。

5.珍貴的根蘭花:世界上最喜歡黑暗的蘭花。通過一種真菌,從腐朽的金雀花屬灌木蜜桃金娘的殘枝中吸取養(yǎng)分。數(shù)量極稀少,迄今僅發(fā)現(xiàn)200多株,全部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

總之,今后見到“蘭”的文獻,一定要明察秋毫,別以訛傳訛。2018.3.31.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4819/

蘭草與蘭花的評論 (共 12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舟曲县| 佛冈县| 和龙市| 丹凤县| 鞍山市| 涿鹿县| 疏附县| 长宁县| 贡嘎县| 通江县| 平远县| 正蓝旗| 阳城县| 洛南县| 汤阴县| 任丘市| 昌都县| 土默特右旗| 五莲县| 亚东县| 育儿| 叙永县| 石家庄市| 宜丰县| 吉林市| 石楼县| 成都市| 扎鲁特旗| 东宁县| 昌吉市| 新晃| 故城县| 长顺县| 卓资县| 玛多县| 广灵县| 福贡县| 乐业县| 海城市| 大渡口区|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