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序言
序言
一
不管什么時候,四季都是永恒的主題。一個季節(jié)就是一片天地,一套季節(jié)就是一部歷史。
《史記》上說,孔子在窮困潦倒的時候?qū)懥艘槐緯?,叫做?a target="_blank">春秋》。里面介講訴了那個時代紛爭雜亂,變幻無常的故事,后人稱作那個時候的歷史(真可謂是歷史中的歷史?。?。
在孤獨寂寞的時候,我翻出過去的日記還有記憶,也寫了一本書,叫做《四季》,敘述了我這過去發(fā)生的故事,將來我要對孩子說起,它就成了故事中的故事。孩子的孩子會把它當做歷史,祖輩的歷史,成長的歷史。
不管什么地方,季節(jié)都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一個季節(jié)就是一種美麗,一套季節(jié)就是一套珍品。(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意大利的維瓦爾第用小提琴唱出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自然景色;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用鋼琴彈出了十二個月來人們的不同活動。仿佛種種片段相加,就構(gòu)成了人們難忘的回憶;人人回憶的累積,就變成了所有的歷史。
古代的人只分春秋,而現(xiàn)代的人都講四季,但是年年月月,都有日夜,都有晴雨,都有冷暖,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個永無止盡的輪回。
“天若有情天亦老”,也許四季了變幻只是上天的一種習慣,甚至在遙遠的天上,太空,連變化都沒有。季節(jié)的交替帶來的天氣的變化,而天氣的變化,則引起了從前相同日子里的回憶,因變化而獨特,因心情而難忘,因為只屬于自己而美麗。種種交雜在一起,變成了一首小小的兒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是記憶節(jié)氣的小口訣沒錯,而且每個字都是簡稱。但是把它理解成元素周期表之類枯燥的東西就不對了。它有動詞有名詞有助詞,而且我覺得是一首真正的詩歌,有意象有情節(jié)有意義。它有題目,叫做無題,無題的無,無題的題。它也有作者,叫做佚名。佚名的佚,佚名的名。
“春雨驚春清谷天”講的是不是入春的雨水灑在池塘上驚醒了沉睡著的春天,然后雨不斷地下,清洗了稻谷田上面的天空,露出晴朗的太陽?
“夏滿芒夏暑相連”是不是說夏天滿地的芒草長起來,像一床厚厚的棉被捂住地面,將家庭的溫度弄得好高,暑熱的天氣接踵而至?
“秋處露秋寒霜降”是不是說在秋天深處地方露水打濕地上的草,露出真正的秋色,然后很冷的霜從天上降下來,進入冰凍的冬天?
“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不是講冬天的雪白白的,覆蓋了整個冬天的大地,照亮了冬季的天空,大小的寒冷不斷地到來呢?
我覺得自己牽強附會的能力超強,虛榮心自戀感超重。于是我對別人說,我是第一個讀懂這首無題而又佚名詩的人。那是一個小小的故事,是他給四個季節(jié)天氣景色寫的日記。
三
日記是一本很長的書,而且寫的人活的越長,它就越厚;日記是一本很老的書,而且寫的人活的越長,它就越舊。
第一次寫日記好像是小學的時候。父母在搬家的雜物里找到一本小本子,上面寫著“日記本”,于是送給我,教我寫日記。所以在我印象中是先有日記本,然后里面的東西才叫日記,而不是因為一本東西里面的東西全是日記才叫做日記本。那時候所謂日記本,都是學??荚嚭?,親友感情好的來的,那是榮譽和感情的象征。加上本子很漂亮,所以在上面寫字的時候都分外小心。不亞于古代的人在寫族譜。因為本子放的很結(jié)實,拿起來很費勁,經(jīng)常因為一天太忙了就會忘掉,第二天也跟著第一天忘掉,本子就被束之高閣了。
高考完后買了一本很大的本子,我很高興,于是“御筆”在上面題字:“精靈歷史”然后一字一頓地寫起來。是在沒有東西可寫,就寫起從前的回憶來。一些不要緊,過去消失種種奇怪的想法像水里的魚一樣躍然紙上。一口氣寫下十幾頁。但是后來累了,第二天就不寫了。再到什么時候想寫,又往上面加兩句,就這樣一本本子寫滿了。但是日期是散亂的,既不是日記,也不是周記,也算不上月記。還是叫它歷史吧,精靈的歷史,自己的歷史,成長的歷史。
總之我用來編纂史書的日記記的大多不是當天的事。我也希望自己能像每天吃飯睡覺那樣循規(guī)蹈矩地寫日記,但是我做不到。所能做的就是在家的時候他那個媽媽的命令:翻日歷!
不知道天天寫日記的人日記是怎么樣,但我肯定會看到很整齊的日子,連續(xù)的故事,各不相同的天氣——那叫規(guī)律,那叫永恒。天時的規(guī)律,運轉(zhuǎn)的永恒。
四
沒有什么比時間更有規(guī)律,
沒有什么比季節(jié)更為永恒。
有一種盤子周圍都是刻度和數(shù)字,上面的指針每天按時劃過,角落上的日期總是按時翻頁,那是鐘。有一種書里面的內(nèi)容都是表格和數(shù)字,而且數(shù)字腳下往往周期性地寫著注解,比如立春,比如夏至。他們的標題是非常統(tǒng)一的:《日歷××××》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只要會看地下的陰影,會看天時的太陽月亮星星,就可以寫100本,1000本,本。那是世界上最長的書。
日歷是過去人對天的了解,因為深了真了,變成一種約定。天天都有天明與日暮,那是日;常??梢砸姷较嗤螤畹脑铝?,那是月;總是可以感覺到一樣的氣候一樣的草木,那是年。年年月月往復循環(huán),循環(huán)往復,構(gòu)成了一個亦實亦玄的話“輪回”。
我絕對相信自然,相信天,相信地,相信鐘表相信日歷。因為只要數(shù)著數(shù),我們的約定就會來到。從會數(shù)數(shù)的時候起,我們已經(jīng)約定了十幾年。
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有未來,但是我知道我們曾經(jīng)有過過去,很長很長的過去。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