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回家
回家,像倦鳥歸林,一顆漂泊在外的心回到親人的身旁;回家,回到養(yǎng)育我的地方,漫步在兒時曾經(jīng)嬉戲游玩的海河堤岸上,看早春的訊息顯露在剛剛泛青的柳梢上。
農(nóng)歷新年的正月初二,是天津傳統(tǒng)的“姑爺節(jié)”,無論平日里工作多么繁忙,這一天,出嫁的女兒都要帶著自己的一家人回到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享受團聚的喜悅,和自己的父母嘮嘮家常,和自己的姐妹說說彼此的悄悄話。
兩個弟弟一大早就帶著弟妹和孩子到岳母家去拜年了,留下我們?nèi)齻€姐姐陪著年邁的老母親,難得的清閑。沒有像往年那樣,到飯店去吃上一頓早已預(yù)訂好的團圓飯,而是讓兩個弟弟買好了羊肉片在家涮火鍋。媽媽張羅著把早就準備好的對蝦、河蟹、羊肉片和各種各樣的蔬菜擺上餐桌,宇兒把那些菜擇洗干凈,切好裝盤,插上電磁爐,煮好清湯,把外婆扶到餐桌旁做好,豐盛的火鍋宴開始了。席間推杯換盞、笑逐顏開。沒有旁人的打擾,只是最親的家人圍坐在一起,宇兒和哥哥一起忙前忙后地照顧著我們,大姐的女兒打過來的越洋電話更是讓我們開心大笑,期盼著不久后一家人的團聚。不知不覺間連我這個最小的女兒都已經(jīng)結(jié)婚二十余載,如今子女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可九零年那場大雪后的正月初二,我和愛人一起推車走回娘家的情景就像發(fā)生在昨天,怎不讓人心生慨嘆!
最難得的是大姐一家,平日里忙忙碌碌地工作,少有空閑時間來媽媽家里和我們姐妹坐在一起。一家人圍著餐桌坐在一起,沒有了往日的拘束,互相聊著彼此的工作、生活、學(xué)習(xí),回憶起三十年前那些久遠的往事,一切都那么清晰地留存在記憶里不曾遺忘。那時候的姐夫英俊、帥氣,一位年輕威武的軍官,和我們一家人特別親熱,大姐和姐夫在部隊工作的那些年,是彼此的弟弟妹妹逢年過節(jié)去探望雙方的家人,還記得那時候二姐要坐公交車兩個小時,再走上半個小時的小路才能到姐夫的老家,每次要往返大半天的時間,就這樣也是樂此不疲,因為大姐和姐夫是我們兩家的驕傲啊。還記得那時候我上高中,是姐夫利用在部隊培訓(xùn)的空閑時間,騎車到學(xué)校接我上完晚自習(xí)回家,那時候我是家里最疼愛的小妹,同學(xué)們投來的羨慕的眼神至今記憶猶新。
這些年,父母把我們姐弟五個撫育成人,雖然各家經(jīng)濟條件各有不同,但是媽媽教給我們勤儉持家、誠實做人、孝順雙方父母的傳統(tǒng)卻一直引領(lǐng)著我們的成長。大姐更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不消說年前大包小包地給我們這些弟弟妹妹送來這么多的年貨,姐夫更是經(jīng)常叮囑我們媽媽身體不好,做子女的要多替老人分擔(dān)一些家務(wù),不要讓她太勞累,要多盡孝道。這些我們都做到了,在鄉(xiāng)鄰的眼里,我們是和諧、幸福、美滿的一大家人。年前的那二十幾天,難得我有些空閑時間,陪著老母親一次次地往返醫(yī)院,就為了能讓她有個好身體來迎接新年。媽媽更是把子女們都記掛在心上,有哪一個身體不適,都要打來電話噓寒問暖,慈愛的媽媽,總是把我們當做長不大的孩子。
媽媽已經(jīng)年逾古稀,可我們每次回家她都要硬撐著病弱的身體為我們做吃做喝,知道我們都愛吃餃子,除夕夜和兩個弟妹一起為我們姐妹三個包了素餡的餃子等我們回家來吃。摩挲著媽媽已經(jīng)變形的粗大的指關(guān)節(jié),媽媽,您已經(jīng)捏不動那小小的餃子皮了啊。媽媽堅持著站起身來拿藥,看著她搖晃著那兩條已經(jīng)變形彎曲的雙腿,心里好像針扎一樣地心疼、難過,好想回到從前,沒有長大、沒有成家,就這樣一直守候在媽媽的身旁。(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席間,姐夫拿起他的薩克斯管,又給我們吹起了那首久已熟悉的《回家》,婉轉(zhuǎn)的樂曲,一遍遍地回響在房間里,那是呼喚著在外的游子?;丶铱纯茨赀~的雙親,看看久違的親人。那一刻,姐夫已經(jīng)不在是個領(lǐng)導(dǎo)干部,而只是深深地沉醉在音樂中,演繹著一份濃厚親情的一位樂者。就這樣微閉雙眼,靜靜地聆聽著,忘記了所有……
回家過年,離家的兒女和守侯的父母,用過年的借口,滿足一次相聚的幸福,父母不會要求你衣錦還鄉(xiāng),只愿能平平安安;兒女也不再留戀外面的精彩,回家享受父母呵護下的溫暖,在父母的羽翼下小小的撒個嬌,犯個懶。
回家,我們一起回家。。。。。。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558674/
我們一起回家的評論 (共 27 條)
若塵—天津霞客:回復(fù)@隨風(fēng)(詹德高):感謝好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