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包谷燒”的故事
關(guān)于“包谷燒”的故事
傅伯勇
據(jù)說那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去年那場轟轟烈烈的機關(guān)作風教育整頓活動中,某省十余人的龐大隊伍到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檢查該項工作,為了體現(xiàn)檢查團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用餐時團長一再要求不要喝好酒,只喝包谷燒(一種包谷烤的平頭百姓喝的極為便宜又很難喝的地方酒)。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地方官員在以前一次接待某市客人中已經(jīng)上過當。當時客人也是要求喝“包谷燒”,果然他們老實巴交地準備了好幾瓶“包谷燒”。雖說檢查團個個都說“好喝好喝”,但是“包谷燒”那糊味,那苦味,也讓他們在不經(jīng)意中,偶爾皺皺眉頭。待喝了一瓶之后,檢查團一致要求,要從節(jié)約出發(fā),不能再喝了,要把資金用在刀刃上。
地方官員們一個個認為,這樣的檢查團才真正是為基層分憂,為百姓著想。從平時反饋的信息看,這次年度考核拿一等獎應(yīng)不費吹灰之力。他們躊躇滿志地等著,盼著。結(jié)果呢?不光一等獎沒拿成,反而被全市通報,還羅列了好多理由。
為了作風整頓檢查不出問題,這次得學聰明點,得好好想辦法。他們想出了一條妙計,特意選購了幾瓶茅臺酒,將茅臺酒倒入飲料瓶中,打著“包谷燒”酒的招牌。這時,聽團長這么一說,他們?nèi)∈直阒?,給各位大人一一斟上,酒過三巡,檢查團個個也都說這“包谷燒”“好喝好喝”,于是便拼命地海喝起來。預(yù)先準備的幾瓶“包谷燒”酒喝完了,檢查團團長似醉非醉地說,這酒真好喝,干脆麻煩你們給我們每人準備十斤“包谷燒”,我們帶回去,也讓客人品嘗品嘗。地方官員一聽就懵了,天哪!(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但還是為他們每個人準備了十斤“包谷燒”。結(jié)局呢,工作也自然是過關(guān)了,而且評價很好。但一百多斤“包谷燒”卻花了近十萬元。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6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