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xué)與靈魂
人總是應(yīng)該有所信仰才會生活的有所意義有所價值。
如果有人問我:你信仰什么呢?我會回答:我信仰生命。因為生命本身的來龍去脈就是讓人很感興趣的事,這其中當(dāng)然有很多是科學(xué)家們的事。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講,我信仰生命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決不是活著就那么活著那樣簡單。因而我可以進(jìn)一步地說,我信仰我的生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無論我這一生中遇到怎樣的境況,我都會堅強(qiáng)愉快地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所謂有意義有價值就是在解決自己生存發(fā)展的同時,要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多做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我想,相信并追求這個意義,就是在進(jìn)行著一種思考,尋找著一種靈魂,一種可以讓人美麗和高貴起來的靈魂世界。
那么靈魂具體作何解釋好呢?我想,靈魂是具體的,又是無形的,是縹緲不定的。十幾年前作家馬麗華在其著作《走過西藏》里引用藏人的話說:靈魂像風(fēng)。風(fēng)是無影無綜但又無處不在的。來到這個世界這么久了,我感受過風(fēng)的力量的巨大無窮,感受過風(fēng)的清爽和愜意,也感受過風(fēng)是怎樣潛移默化地滲入到我的肌膚和血液里,成為主宰我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為我的上帝,我的精神寄托和可依賴的那么一片青青芳草地。
那么靈魂世界的追求有無止境呢?我不知道。我想或許耗盡我一生的精力也尋找不到這個答案。但我無怨無悔。我期望自己這一生的時間和精力都在追求一種美的和高貴的靈魂,都在為構(gòu)筑一個擁有善良和同情心的世界而努力,都在力爭使自己的生命有價值有意義。
我追求實現(xiàn)靈魂美的一種方式,就是文學(xué)寫作。因為人類是離不開文學(xué)的,文學(xué)是有力量的,文學(xué)能凈化和改造人的靈魂,使人的靈魂高貴美麗起來;因為人類始終有一種潛在的精神渴望,即使物質(zhì)的社會再豐富多彩,或是再怎樣貧窮滯后,人總是渴望著自己能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以安置自己的靈魂;因為人需要激情,需要在靈魂深處安放一種希望,需要靈魂在飛翔的過程中寄托一種美好的憧憬。而我以為,這種希望和憧憬,只屬于那些一輩子守望靈魂或構(gòu)筑靈魂世界的人所有,雖然這樣的人生有些蒼涼和寂寞,但卻豐富、安詳、純凈、美麗。
我使用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最好方式,就是散文。因為散文最真,散文最自由,散文最美,散文最易傳達(dá)人之心靈之語。幾乎每一篇精美的散文,都有一顆美好的靈魂在其中活靈活現(xiàn)地躍動著。我受其益,我也深得其意:其一,散文是真情實感的文體,一切虛情假意者最好離這一體裁遠(yuǎn)一點;其二,散文要有思想,或者說要有一種思想的情緒,否則就是無病呻吟;其三,散文寫作要求作者誠實地做人并注意積累真實的情感世界,真實豐富的身世經(jīng)歷和情感世界可以使寫作者的作品厚重起來。也就是說,寫作一旦和個人的命運(yùn)結(jié)合起來,作品就有可能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或是透露著一種人生的蒼涼和厚重深刻的感悟,或是洋溢著一種激情和鮮活美麗的品格,而這其中一定回蕩著一種令人著迷的音樂般的旋律。(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但是散文又是語言的藝術(shù),以為僅憑真情實感就能寫出好的散文來,那也未免太天真了。所以我喜歡讀那類語言優(yōu)美舒暢的散文,而且提筆寫作的時候,我的心依然會像讀散文那樣平靜、淡然、愜意,就像大森林里的一泓湖水,清泠泠地映著一輪清寒的月亮,而我的靈魂就在這樣的湖水里浸泡著,一旦用文字表述出來,我的靈魂就像風(fēng)一樣在西部的長空里飄著……
2009年7月
作者的話:
這篇文章是我為我的散文隨筆集《生命的隨想》所作的自序。此書收錄了我自2008年以來所寫的我比較滿意的47篇隨筆和散文,共16萬字,已由北京華文出版社出版。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9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