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草野莧迷糊菜
風(fēng)軟了,雨柔了,是一痕暖,在眼里在心底。走出舊街老巷,放牧一顆心。綠絲如歌,原來讓人喜形于色的,多是與相熟的野草相遇,多是與相知的野花重逢。一種叫“野錢錢谷”的野菜,也出現(xiàn)在視野之中,欣喜有加。不久前才從高陽貼吧查到它的通用名,原來它是野莧菜,或稱反枝莧。
好的野菜,采集天地間靈氣,汲取日月之精華,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野莧菜的種子,仿佛是天上掉下來的,幾場雷陣雨過后,路邊、河堤﹑田間﹑地埂,不經(jīng)意間,嫰嫰的幼苗便星星點點貼地而生。俯身細(xì)觀,對生的葉片嫩的如同嬰兒的小臉,長著一層似有所無的茸毛。徜徉其間,誰能無感于懷?
第一聲蟬鳴,總由一只蟬開始,蟬鳴的夏季,這野莧菜長得更加水靈,也胖乎了;長挺高的,可依然挺嫩。野莧菜能抽出像人一樣高的莖,綠色的小花為雌雄同株,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穗中有細(xì)籽。十里鄉(xiāng)土,一程一程的風(fēng)景里,此乃千穗青谷,野生之逸,輕悠悠的風(fēng)中,隨心生長的好。
說來神奇,野莧菜大多長在農(nóng)家的房前屋后,就是野外也多是長在距離村落不遠(yuǎn)的地方。日出日落,野莧菜凝望著人與草木共同的家園。記得曾聽誰說過,有些地方叫它“野迷糊菜”,迷糊在什么地方?這野菜對家園這份默默的靜守,如一顆心的依戀,就是多少人叩問的一個自然現(xiàn)象?。?/p>
微草野莧迷糊菜。行筆到此,仿佛又回到了挖野菜的小時候,雖然幼年經(jīng)常走過的木橋,只余古老的橋墩,但河道未改,河水依舊響著童年的余音。心裝純愛,無限遐想,湛藍(lán)的天空依然有一縷飄逸的云彩。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平凡到極致的我們,亦可以在一枚小草上,舒展詩人般的情結(jié)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ibi/vbqrr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