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之大垌村之行
今天,我們前往官渡鎮(zhèn)大垌村進行調研,大垌村是中共南路特委建立的抗日革命根據地村莊,在大垌村熱心村民的帶領下,我們成功到達了大垌小學,原為容居小學,據村民介紹,這所小學是村里僅存的革命歷史遺跡。隨后,村民為我們介紹了村里兩位健在的革命先輩,由于兩位老人不在本村居住,我們未能上門拜訪他們,但是,通過了解,我查找到其中一位名為鄭林堅的老前輩。1940年,才12歲的鄭林堅就參加了革命,1943年2月16日,他成為官渡鎮(zhèn)容居小學抗日救亡宣傳隊隊員。1945年1月,南路人民抗日游擊縱隊成立,他成為該縱隊第二支隊的一名隊員。林老今年已87歲高齡,沒能親自見拜訪他,確實有點遺憾,但是,我們還是了解到了大垌村背后的紅色文化和革命英雄的故事,這些革命先輩身上的革命精神讓我們感到敬佩,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調研的過程中也在努力踐行著那種艱苦奮斗、不怕吃苦的精神。
離開大垌村,我們來到了一位老奶奶的家里,老奶奶的丈夫是革命時期的戰(zhàn)士,通過她的敘述,我們了解到老戰(zhàn)士的革命故事,從中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與革命的艱苦。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加倍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定。
由于一路上風雨交加,我們在開展調研工作的進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總的來說,我們還是獲益良多,筑夢之旅,一直在路上。
廖思萍
嶺南師范學院筑夢紅旅社會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