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了,我走了
下六之行第十天,距離我回家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我們進行著助貸宣傳工作的收尾時,臺風就影響了湛江。我們也被迫取消原定的文藝匯演,提前宣布結(jié)束我們的三下鄉(xiāng)之旅。在正式宣布這個決定后,我們的心情除了放松之外,更多的是不舍和離別的傷感。雖然我沒有教過他們,但在我外出回校的時候,他們那一聲聲“老師,再見”,仍然讓我的內(nèi)心波動不已。我不認識這些學生,但他們卻認得我們?;蛟S在他們眼里,這些穿著隊服的、陌生的年輕人就是帶給他們歡樂的老師。我們一路回復他們的問候與再見。我也忽然懂得為什么條件艱苦,仍然有人愿意再來一次再來一次。那是一種情懷,即使每次來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天。但這十天都在雙方的記憶中留下痕跡,留下美好與感動。
或許很多人參加三下鄉(xiāng)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來的,但是就像下鄉(xiāng)之前老師說的那樣,我們會收獲很多東西。這些東西不僅是工作的能力,更是一種情懷。我們助貸宣傳沒有教小朋友很什么,但是我們以另一種方式融入這方土地,體會疾苦,播下希望。而這些情懷,我們會延續(xù)下去,讓一代一代大學生繼續(xù)傳承助學育人的精神。
我們來了,帶來歡樂,我們走了,帶著不舍與收獲。
(供稿單位/法政學院團委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隊 撰稿/陳美詩)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ibi/vgto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