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直播間看中國:去草原、去山間、去《夢華錄》

即將結(jié)束的 2022 年,電商直播熱鬧非凡。
但剛剛揭曉的淘寶十大年度直播間,卻沒有耳熟能詳?shù)拿餍谴罂?,上榜的都是普通人?/span>
有最年輕的宋代點茶非遺傳承人,有“一只手”的 90 后竹編手藝人,有一群七八十歲的做被子的老奶奶,有精心澆灌植物的設(shè)計師,有把國產(chǎn) BJD 帶向世界舞臺的人偶品牌主理人,有回到深山養(yǎng)蜂的舞蹈老師,有跋山涉水直播日出日落的藏族青年,有湖北恩施大山里種菜養(yǎng)豬的老兩口,有自產(chǎn)自銷牛肉干的牧民大姐,還有架著手機漫山遍野跑的東北兄妹……
他們在直播間里閃閃發(fā)光,用最樸素的方式,記錄著自己所熱愛的生活,也創(chuàng)造了無限可能。
本期人間像素,記錄下其中四位的故事,從他們的直播間里,我們可以看見山川湖海,也可以看見萬千人生。
“生來不同,索性就活得不同”
主播:刁寬
直播間:小寬竹工

8 個月大時,刁寬的右手被開水燙傷,落下殘疾。但這并不影響他從小熱愛手工藝。他會用秸稈做汽車,用竹簽做房子,用竹子做燈籠、小玲鐺、耳飾、胸針、竹蜻蜓……
中學(xué)時代,他開始鉆研竹簽工藝品,竹的韌性與可塑性令他著迷。從家鄉(xiāng)安徽,到浙江烏鎮(zhèn)再到東陽,刁寬一路北上拜師,從“恩師”錢繼懷到“師傅”胡正仁,師傅一開始勸他,年紀輕輕做點別的,何必做這種“掙不了錢”的工作。
最后師傅還是被他的韌性打動,刁寬逐漸走上了成為手藝人的道路。剛?cè)腴T的時候,從劈竹條開始,劈了整整兩個月,因為發(fā)力點和手勢與普通人不一樣,刁寬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師傅對他的要求也更嚴格,希望他用勤補“拙”。
從劈竹條到分層到編織成品,刁寬像工人坊里的工人一樣,從早上六點到晚上九點,日日復(fù)始,每天一半以上時間都在編織中度過。
接觸到淘寶,是個偶然的機會,卻讓他發(fā)現(xiàn)了這門手藝的發(fā)揮空間。如今,他的作品以首飾為主,比如一枚很受消費者喜愛的胸針,造型有點像風吹過的感覺,又有點像天空的云朵。既能滿足大眾的日常所需,又很個性化,“帶有一些文人氣息”。

自從開了淘寶店,刁寬的生活慢慢變好了。通過淘寶直播,他的作品進入越來越多人生活,他也變得更加自信。“電商和直播,就像燈塔一樣,為我照亮了方向。”刁寬說,匠人精神在他心中是很高的高度,他會一生探索下去。
“有趣很重要”
主播:范俊雯
直播間:貳月集茶生活

最近,“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guān)習俗”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潤筅、鈔茶、調(diào)膏、擊拂…“點茶”這門因電視劇《夢華錄》收獲不少關(guān)注的非遺技藝,也通過電商直播,與許多年輕人隔空相遇。
點茶盛行于宋代,被稱為宋代文人“四般雅事”之一,范俊雯目前是宋代點茶技藝最年輕的非遺傳承人,也是國家一級茶藝師、一級評茶員和世界茶聯(lián)會的理事。打開她的直播間,你會覺得仿佛穿越到數(shù)百年前,文人雅士一邊點茶一邊清談的竹林。
在這里,賣貨并不是最主要的事。“我們每年有近一半的時間在茶產(chǎn)地,很多時候就是找到一只好茶,迫不及待地與朋友們分享它的來歷?!?/strong>范俊雯覺得,茶文化要在當代發(fā)展,就一定要更年輕化,更能夠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相適應(yīng)。

有的時候她在直播間點茶,會有年紀很小的觀眾問她是不是在做咖啡拿鐵,范俊雯覺得這樣也不錯,哪怕剛剛接觸到它的人不了解,但因為覺得有趣而停留,進而漸漸產(chǎn)生興趣,就達到了她的目的。
“有趣很重要?!彼f,“你喜歡上茶,可能是因為那個杯子很漂亮,也可能是因為聞到了好香好甜。我希望喝茶是輕松的,有趣的,幫助我們更好、更美地去生活?!?/strong>
60 歲,成為村里的“帶貨女王”
主播:袁久潤&向巧云
直播間:大山里的老兩口

袁久潤和向巧云老兩口,在地里忙活了一輩子,靠著種地、養(yǎng)豬的收入供出了三位大學(xué)生,目前兩個兒子在國外,一個兒子在縣城教書,成為縣里的傳奇。然而更傳奇的是,他們老兩口竟然在 60 多歲的年紀做起了直播,把自家的菜苔、土豆、紅薯、豬肉賣到了全國各地。
今年過年,家里殺了六頭年豬,吃不完的臘肉無處銷售,兒子就想著通過直播來賣,沒想到臘肉很受歡迎,很快就銷售而空。
臘肉賣完,他回到教師崗位,直播賬號就交給了父母。半年多的時間里,老兩口直播種菜、養(yǎng)豬,家里有什么賣什么,收獲了一批特別忠實的粉絲。
“直播間的寶寶們好,這是阿姨養(yǎng)的豬?!?strong>向巧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直播喂豬,有時候兩人晚上 12 點還在直播捆菜、打包,對直播“著迷”了。
白天,他們的直播間就架設(shè)在“山灣灣”里,鏡頭對著菜地,向巧云會在干活的間隙,時不時和粉絲們打個招呼,更多的時間里,直播間里聽到的是山間靜靜的風聲、鳥鳴,還有家里養(yǎng)的豬和貓在叫。

以前,老兩口會把種出來的菜送到縣城去賣,一年下來收入不過幾萬元,現(xiàn)在直播收入比以前翻了倍,好的時候每天都能有 1000-2000 元的收入。鄉(xiāng)親們也開始跟上老兩口的腳步,將家里的農(nóng)產(chǎn)品送進老兩口的直播間。
“有了直播,農(nóng)民好貨不愁賣!”
主播:徐喜來&蔡佳佳
直播間:聚鄉(xiāng)優(yōu)

吉林省蛟河市挨著松花江,東西南北方圓百里都是大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這里豐富的物產(chǎn)。徐喜來和妹妹蔡佳佳在深圳制鞋廠打工時,工友們就常托他們代購家鄉(xiāng)的物產(chǎn)。“我們就想著,能不能回去,把家里面的東西賣出去?!?/strong>
三年前,兩人回到吉林老家創(chuàng)業(yè),開始架著手機漫山遍野跑,夏天上山挖人參、采蘑菇,冬天,就到江上打漁。一開始沒有流量的時候,直播五六個小時,只有十個人。村里很多人嘲笑他們,勸著放棄,出去找個班上,但他們硬是堅持了下來。
“因為我就覺得這件事是對的,現(xiàn)在大家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吃得原汁原味。”徐喜來回憶道,“淘寶直播平臺很大,面向全國,我們靠質(zhì)量、誠信,一點一點積累,就這么做起來。”
從江上打上來的魚,現(xiàn)磨現(xiàn)發(fā)的大米,還有東北特有的油豆角、小米、木耳,農(nóng)村吃糧食長大的豬肉……慢慢地,直播間也有了回頭客,粉絲從 1 萬,眼看著累積到了 5 萬。忙不過來的時候,村里也會有人來幫忙。今年雙 11,他們每天要發(fā)幾千個快遞,去往全國各地。
“我一個直觀的感受是:有了直播、農(nóng)民好貨不愁賣,一些特別好的還有很多人搶。”比如延邊的蘋果梨,原先沒什么外地人知道的品種,今年很多周邊的主播紛紛前往果園,靠著直播火了一把。
如今直播成為兩人的一份事業(yè),不僅可以在家孝敬父母、養(yǎng)育子女,也可以幫助村民增收,“比出去打工強多了!”

直播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事業(yè)。數(shù)字顯示,淘寶上有 1/4 的網(wǎng)店都來自農(nóng)村,“拿起手機做主播,一年收入翻一番”,淘寶直播讓許多人的生活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

這些別具一格的寶藏店鋪,通過直播的方式,縮短了人與人溝通的距離,十大直播間的豐富多彩,正是如今淘寶特色商家多元發(fā)展、內(nèi)容生態(tài)逐漸豐富的一個縮影。
2022 年,在一個個特色直播間里,我們看見了萬千種人生,真心實意“因熱愛而堅持”的商家們,也在這里看見萬千希望。
或許這就是一個好的平臺、一份好的事業(yè)帶給人的改變吧: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