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閃光($-1-3-1)——所謂本質,不過是作為閃光的閃光

?閃光的不可持存性中這種永久的“不可”,就虛構出了內在的“持存”的本質,充當閃光背后的他者,它的幕后老板。
閃光($-1-3-1)——所謂本質,不過是作為閃光的閃光
我們今天講主義主義的$-1-3-1
這個點位是本質論的……其實不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本質論第一個區(qū)分應該是unessential和essential的區(qū)分——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shine閃光。那么這個東西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表象是轉瞬即逝的,你要把握這個閃光,你就是把握到轉瞬即逝的表象
但是閃光它就是被黑格爾進行了很多解說了,就是閃光實際上你就理解成就是在存有論里面:
★純有同時是純無,純有同時等于純無——那么在這個意義上講,你就理解到什么叫做轉瞬即逝的閃光。你把這個純有把握成一個純無的時候,就已經把握到這個種轉瞬即逝性了
這個時候的有……所以shine可以看成是【being存在對于本質的一個復仇,存在對于本質的一個殘余】
但是存在在本質上的殘余有兩個。
存在本質上的殘余其實一開始不是這個閃光,不是表象的轉瞬即逝性;其實閃光就是表象的轉瞬即逝性以及轉瞬即逝著的那個表象、有的直接性——就你覺得這個筆上面的這個顏色向你顯現,都是非常變動不居的,它不停地在變的,它是一瞬間閃給你,它不能維持它自身,這些表象無法維持它自身,要靠個本質給它維持著。
首先
兩分:是一個本質的(the essential)和那個非本質的(the unessential.)一個兩分
這個being下面運動到這個Essence時,它會有它的殘余,首先會殘余有非本質的——你會覺得就是說比如說這一支筆,就我剛畫的這些黑線好像就是非本質的,去掉它這個(黑線)依然在,你甚至說最后什么都可以去掉誒你看這一條線也可以去掉誒,它還是它,非本質的就是比如說它的這個顏色,它現在這個顏色就是個非本質的,它可以消失掉,所以它最后會把這個非本質的就會把握成“哎你不就是轉瞬即逝的嘛”
所以非本質的一定會就被把握成shine,但是為什么它要被把握成shine?
那個內在的那個本質要把它自己設立成“我是設立者,我是規(guī)定性的源泉,而且只有我持存著”
由于它要把自己設立成這個東西,所以它要把那些非本質的、顯像的那些存在都把它貶低為僅僅只是閃光而已。
一個蘋果對于它自己的紅色說“你僅是閃光”,一個蘋果甚至說……那個玩意對它的名字說,“你這個蘋果,你這兩字你僅是閃光,僅僅是臨時的、暫時的”,一個蘋果對它的那個甜味、甜的那個屬性說“你只是閃光,you are just a shine,這表象你只是閃光”
這些閃光在經驗主義的這邊就是把握成經驗
在觀念論者那邊就把握成表象
但是黑格爾會告訴你:這個shine,它實際上是本質的同一個硬幣的兩面,shine不能維持它自身,所以它作為有是一種non-being,它是一種不可實存的有non-existence——它當然也不能持存。
那么作為這種being,它這個時候就不是being,它僅僅是一個moment、它只是一個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前面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性,其實都來自于本質論。
(其實真的要說清楚環(huán)節(jié)性,要到那個概念論才說清楚)
在這里我們就說shine本身這里它是一個being的殘余,在本質上面存在的殘余,
這個存在這個時候僅作為一個無力的孤立的環(huán)節(jié)本身,它只是一個環(huán)節(jié);
另外一方面,它是一種直接性immediacy它是種非中介性,這個非中介性實際上是……本質是絕對中介性
本質就是中介性的意思就是說:“你們要存在,你們shine,還有你們這些非本質的東西,你們這些表象要出來,都要我中介、都要我承認、都要我首肯的”
本質不就是一個絕對中介性?
但是本質本身它又得把自己設立為是一個非中介性
所以這個非中介性就必須……
其實本質你本來看不到,所以它要有一種自我否定著的self-repelling的這種非中介性、自我排斥的那種、自己把自己排走的那種非中介性。
就怎么個說法?
就是那些表象在shine的這種認知方式之下和邏輯范式之下,表象就會被把握……
哎呀我這樣跟你說吧:
就是有這么個紅蘋果,一下子它變得變成紫蘋果了,不紅了,你就會問”這個紅色你去哪兒了?”
然后這個時候你說“紅色沒了,因為紅色是轉瞬即逝的,它沒了,它轉瞬即逝的”
但實際上它的轉瞬即逝背后就會讓你覺得:紅色其實不是轉瞬即逝,紅色是跑到本質里面去了
本質里面其實還有紅的設定力,還有設定紅色的那個力量在那邊,它還有一種直接的設定力在那邊。
而那個紅色本身作為表象不能維持到自己,它要靠本質來不停地設定,它要不停地由本質來中介,把這個紅色給它設定下去
——就相當于我是主人,你是奴才,你奴才只能續(xù)無五秒鐘的命,五秒鐘命沒了,轉瞬即逝、跑沒了,你還要繼續(xù),你還得跑到我本質這里,向我這個主人討五秒鐘的命。
就這么個意思
所以紅色就是……這個閃光當中所包含這種轉瞬即逝性,實際上它是有一個內隱的一個作用,它是一種否定性的否定性,它是negative negativity,它指向的是一種……就是看這個本質的臉色說話。
——這個本質隨時隨地會讓你消失,把你收回去,也就是說歸根結底,你已經不能夠自己subsist,你沒有權利維持自己的存在,你的存在都要我來給你維持,你沒有資格維持你自己的存在。你們這些表象沒有資格維持,只有我本質可以維持你自己的存在。
所以這個閃光本身,雖然它是自己沒有辦法subsist,但是所以它一直在表面的一個直接性,這個直接性就是它是一個間接的直接性...
就是說也就是說這表面上的東西全得我說了算。它們每一秒鐘都得我重新首肯,它才能再繼續(xù)存在一瞬間。它這一瞬間之后,它還要繼續(xù)存在的話,還要回來
然后我再讓它繼續(xù)存在
所以說它這些直接性,雖然說它是不能夠自己持續(xù)存在,但是它又代表一種東西在持續(xù)存在,就是本質在持續(xù)存在
本質對它的那種支撐在持續(xù)存在,本質上你具有這種作為僅只是一個直接性,你自己沒有間接性,你自己不能維持自己,本質讓你不停地顯現成這種飄萍無依的狀態(tài),就本質一直維持它那種飄萍無依的、像個鬼一樣飄在一邊那種狀態(tài)。
而且你要繼續(xù)延續(xù)這個狀態(tài),還得靠我不停地給你延續(xù)。
所以我們最后會發(fā)現:本質也只是一種閃光,本質也只能在閃光當中才能夠被把握成本質
因為我們要看到這個本質本身是不能被看到的,本質本身并不會是作為閃光顯現,也就說本質本身由于它并不會作為閃光顯現,它就是“我是個主人”
但是它又只能在閃光的閃光性當中、轉瞬即逝性……
就相當于你看到這一片這個攤子,說“我們每秒鐘就要交保護費,如果我不交保護費,我立刻就沒”,那它不停交保護費的,或者說它這個沒交保護費,立刻就沒了這么一些狀況就可以讓你反推背后有個黑勢力大佬,就是個本質坐在那邊不停地向這些表象“收保護費”,就是說你不能維持你自己,你要不停地經過我的首肯,你才能維持你自己。
所以黑格爾最后把這個本質和閃光的對立把它叫做……本質VS閃光
本質是一種否定性negativity,它就是不停地否定:這不是我、這個不是我、這個不是...就是不停地讓表面那層東西不是它自己,negative,這個紅不是我,這個紫不是我,這個香這個甜都不是我,不是我......就我是我自己,它是一個自我指向的self-referring negativity
而這個閃光是一種immediacy是一個直接性、不加中介性、非中介性,但是這個本質它是一種確定的(determinate),但是它是not determined它不是被任何東西所決定的、所規(guī)定的一個確定。它具有它的確定性determinateness,而閃光它是沒有確定性的,它是without the determinateness它沒有資格說它是確定的、它沒有確定性,但是實際上這種閃光的它沒有確定性的這種狀態(tài),由它(閃光)來determine的,它實際上就是掩蓋了這個本質的丑聞
其實本質是由閃光來給它規(guī)定的
可以說閃光是本質的唯一的規(guī)定性
本質就是閃光里的閃光
因為本質它是一種negating negativity這種否定著的,這本質就是這一個運動,就是說不停地讓這個閃光否認它是它自己,就是:
★★★本質不過是表象不停地否認它是它自己
這所自為存在不就是“這個不是我,這個也不是我...”,那實際上它是要讓這個每一個表象、每一個規(guī)定性都出來的時候,同時說一句話“我不是我,這個還不是我...這個還不是我...這個還不是我......”
就是它要讓每一個表象出來的時候都附帶一句話:
“這個還不是物自體,這個表象不是物自體x2”
每一個表象出來都要帶這么一句話“這還不是物自體”
通過閃光本身,才最后維持著本質
所有表象都好像都這樣說,你就看到了閃光才會推斷覺得背后有個本質在那邊。
所以這個閃光它實際上是……本質也是這樣閃出來的,你可以最后也可以說本質就是一種自我否定,它不就是所有表象當中都有那種自我否認?你就說它本質是一個普遍的閃光,每個表象都會這樣說,然后你就覺得“哇,那還真的有個本質本身???”
“我不張三,我也不是張三,我也不張三” “真的有張三誒???”
每一個都說它不是張三,它們好像每一個都靠張三、仰賴著張三活著。
每一個表象出來:?我不是張三,我也不是張三,我也不是張三,那每一個都好像是張三,我還不是那個真正的基礎本身,我不是基礎本身,我還不是那個基礎本身,每一個表象上面都具有這種轉瞬即逝性。
這種轉瞬即逝性支撐著讓你覺得背后有一個本質
那么對于這個閃光和本質的一個更詳細的界說,你們可以去參考《邏輯學》這一章了,就是本質論的第一章,它就是討論這個shine閃光,我們在中文版里面對應的是映象論。
最后你會發(fā)現:所謂的本質本身也不過就是一種直接性,它直接是它自己,它不是其他所有的東西——但是這種直接性實際上是經過中介的直接性
它是一個無限的直接性(infinie immediacy)黑格爾叫它叫作……它是一種無限的直接性,或者說它一種無限的確定性(infinite determinateness)
這種就是說它不能夠直接確定,它要靠無限否定來確定,它能夠說是它是確定的、它具有確定性,它又不是被某種東西讓它是確定的,它不是被什么東西設定的、被什么東西給它規(guī)定的,它就有一種確定樣態(tài),你就覺隱約覺得它有某種確定樣態(tài)、它有確定性。
為什么?憑什么?
因為它讓每一個的否認,它是一種無限的確定性(infinite determinateness)
哎呀黑格爾《邏輯學》如果要每一句話都做解釋的話,那說每一句話都會講好幾句話。
所以我們就理解黑格爾所說的本質是表象之表象
本質是表象的表象、閃光的閃光,本質是作為(qua)表象的表象,shine qua shine.
一個這種閃光作為閃光,閃光當中閃的那個。
或者你感覺這個表象是轉瞬即逝,其實你已經把握到本質
這種自我取消、自我逼離、self-repelling、自我把它推走的、擠開的這種力量
就已經是本質了,這就是本質、這已經就是本質,你并不需要去額外再去幻想有背后的一個東西。
當然這個背后性也是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但是你不需要陷于這種對立當中。
但是好像很多普通人不得不陷于這種對立狀態(tài)當中
?★
然后我們來看它的這個目的論,這個1就是非常簡單。它的目的論就是self-referring negativity自我指向的那個否定性。那這個否定性它要自己指向它自己
它要自己獲得它自己的……就是你想到本質看不見、摸不著的,這個東西本身是被設定成看不見、摸不著的呀,是個超越性的意向性,就物自體那種東西。但是你又會覺得它有,它實際上是無,但是這個無它要把自己設立成直接的,它不就是個閃光?它是純粹的閃光,它只是作為閃光的閃光。其他東西是什么?其他東西是作為紅的閃光或是作為一個甜味的、轉瞬即逝的一個甜的滋味兒或者說一個什么形狀的、轉瞬即逝的,但是這個閃光是作為閃光本身的閃光。你會察到閃光本身閃不見了,轉瞬即逝性本身閃不見了,那不就是變永恒了?
就是一種無它要宣稱它的直接的確定性,它只能玩這么一招。
它的目的論上是這么運用,就是不停的一個self-referring negativity但是這個self-referring它是要通過什么?by negating others不停地否定。
所以黑格爾把它叫做一個negativity with negation,這里這個就是本質,本質伴隨著它的這個不停地這個否定,不停的否定什么?否定你紅色、否定你甜...
這個本質不是個寧靜的本質。這個本質是不停地:你甜是轉瞬即逝的、紅色是轉瞬即逝、那蘋果的香氣是轉瞬即逝的...
它是伴隨著一個主動不停地去否定的一個否定性
它這個否定性如果它僅是否定性,不停地回到一個虛無的自身就行了,它不需要不停地去negating
所以作為閃光,它是一種negativity as negating
作為這整個本質,它是一個self-referring with negating
那么這個東西它實際上是by通過negating通過不停地...
它在把這些閃光設立為它的他者,本質把這些閃光、也就把這些存在、實際上就是被它閹割了的存在當成他者的同時,實際上它要設立的是它自己的他者性
它要自己把自己設立成一個【他在的物自體】——自在于其中但是對于意識來說是一個他者的一個物自體。
它要設立它自己的他者性,它玩的都是這種把戲。
——它要讓意識或者讓思維覺得這個本質是另外一個……這個物自體是在外面的,另外它不是我這個思維,是那一個、另外一個很強的一個本體論的力量,在那邊我看不見,但是它能夠把表象給它變出來。
——你看它不停地在否定它的那邊的他者、寄生于它的那些表象,它在不停地在取消寄生于它的那些表象的那種持存性,然后它不停地在中介它們,然后卻又不停地切斷它和它們的中介,讓這些東西僅僅是直接的東西,轉瞬即逝掉。
——以此,它在否定這些東西的中介性的時候、再讓它們成為直接性的東西的時候,讓這些閃光作為僅僅是直接性,沒有縱深余地可以讓它可以生根發(fā)芽,沒有基礎、飄萍無依的讓這些閃光,一閃就沒了,它就是純直接的一個東西。
它(本質)以這種方式:無限的所有這東西都是純直接東西的,它來使得它自己是個直接的東西,它來使得它自己是一個不經由、不需要其他東西來中介的一個東西,就是它同時把它的存在樣態(tài)既設為自我中介,它自己中介它自己、看到它自己————另外方面它又直愣愣地就在那邊,它又具有一種存在的直接性,它又是直接的存在,好像一方面它就不停地看著它自己,它自己在,又一方面它又直接它就在,它早就在那邊,它從來就在那邊
它可以中介其他一切這些東西,它也不停地中介它自己
但是它也有這種直接性,它直接就在
它直接就在的那種直接性就會被你把握到,就會顯現出來,就我不說被意識把握到,因為在黑格爾里面沒有這個主客體嚴密的二分,因為這個二分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生成出來的。
就是我們看到一個表象,我就會直接就會覺得它背后有個……這個時候它這種直接性就是一種其實是中介過的直接性,其實是經由這一閃、這些閃光中介
它的中介方式我已經講過了,就是每一個閃光出來就:我不是張三、我不是張三
每個都說“我不是張三”,你就“張三怎么地怎么地”,這個事情的背后的本質怎么地,你就會覺得直接一下子就可以抵達那個本質那種感覺,that kind of feeling.
或者說你直接就會覺得有物自體在那邊,表象背后就直接有個東西在那邊,你不是經由表象推斷有個物自體在那邊,而是這些表象在直接呈現的時候,它一并把背后的那個本質的直接性,也給你帶出來了
因為它們轉瞬即逝就意味著背后有個很厲害的一個東西在那邊,有個它們得不停地回去的一個東西。它們回去的時候就是作為無回去,它們可以作為有,但是這個有不能實存、是轉瞬即逝
它們就是顯只能顯一下子,回去的時候灰溜溜的就變成無再回去了
那回到哪里?回到一個無
那這,我們可以說是這個無再回到它自己本身,但是這個無要把自己設立成它是具有一個確定性的,它要把自己設立成這個確定性,而且這個確定性它自己設立的,它就玩這么一花招,就不停的閃(??????)
它就讓你把握這些東西,就把它們把握成是一個不停的閃的一個過程,那你就會猜后面有個燈,不停地閃,那后面就有個燈,哪怕這個燈你看不見,但是那個光暗掉了、那些很強烈的東西暗掉了之后,它竟然也變成無了,所以無也可以存在
它在這里面也隱含了一個就是說:為什么要把它的表象要……就這樣呈現為一種立即取消自己的實在性的那種狀態(tài)?
就是這個時候就會讓人就是陷于一種“誒要么我就承認無也可以存在了”
它變得無賴,它不存在了,“你看它對我有好大的影響”
這個一個蘋果紅色、甜的,好爽,好開心,吃了看著開開心的,那就好有影響whatever,好像actual,好有這個現實性
它一下子沒了,這個沒了也有個道理,也自有一定的意義whatever,這個時候就覺得“這個無也可以???”
而且它是相繼的,紅就變成紫,你不覺得紅沒了?紅就回去了,這個時候你不會覺得它沒了,會覺得它回去了,它回到它那個本質里面去了。
你這個時候就不會覺得,斷了就覺得它就是純粹沒了
但是一開始你會覺得它就是純粹沒了,但是后來你會覺得它回到它本質當中去了,這些閃光回到它的本質當中去,而那個本質就是:這些在外面只閃一下的那個閃光它在它本質當中一直閃、不停地閃。
你就你就會幻想外面這些東西,雖然它就是都有規(guī)定性,雖然這些東西有規(guī)定性,有它的那個實際的那個紅顏色、綠顏色什么的,有香、甜的,有它的豐富性、manifold、多樣性、多重性,但它閃一下就沒了。
但是里面那個東西,雖然它沒有那些豐富性,沒有那些就差姹紫嫣紅的那些屬性或者那些現象,但是它其實一直在閃,外面東西閃一下就換另外一個東西閃了,閃一下就換另外東西閃,而里面這個東西它是一直在閃,你這個時候會把本質把握成一個一直在那邊的一個直接性,并且甚至是一個自我中介式的直接性,它自己不停地在那邊有意地去(??????),有意地去不停的設立它自身的一個直接性
那么這個本質它就會經由后面這個環(huán)節(jié)。
好了
那我們就今天就講到這里
?★
然后這個目的論講夠了
然后認識論是這個3就是經由(我們甚至說這個時候)本質的中介或者說經由無的中介
甚至可以說這么一個無,這里不停地在做信使、在中介,就是無,這個無當然是那種無。
在那個出來和返回的間隙中的無,這個無是作為存在的他者的
(無)它作為一個存在的他者在那邊的,the other of being一直在那邊。
那么對于這個本質來說,外面的這些閃光就是the other of being存在他者
,它(本質)是存在the other against to being或者說,而這些閃光是無,它(本質)就讓你覺得本質這看不見的東西它是存在,而它(閃光)是無、是虛無,因為它轉瞬即逝。
另外一方面,那么對于閃光而言,它(閃光)是存在,它(本質)是無,但是它(本質)是一個他者。
這個閃光其實賴皮在它就是要讓你覺得“誒我都以這么一個僅僅作為環(huán)節(jié),僅作為直接性的”
“我只是直接性,我只是環(huán)節(jié),沒有別的”
就是這里閃光它就是要起到這么一個作用,我甚至就告訴你就是說:
“我閃了這一下,這個這一下的這個閃就是我就這么一閃,也不是我自己閃,也不是另一個閃光讓我閃,我也不是在什么和它其他的那個比例關系當中,既不是自閃,也不是他人幫我閃,而是個什么?——而是一個無身法人,而歸根結底其實上我沒有閃,不是我在閃,也不是其他一個東西幫我閃,而是沒閃”
就是這個這種思想就相當于那個中論里面的那個無身、究竟無身。
然后這個我歸根結底就沒有閃,沒有閃其實實際上就是無在閃
你不要說沒有閃,就是無在閃,無在閃就是本質在閃,它要把這個本質做成一個不是一般的另外一個閃光的那種。
它要把它賴個皮,就是說這紅,為什么會紅?因為旁邊有一個紫,為什么會有紫?因為旁邊有一個藍,為什么有藍?因為旁邊有個什么
它會把這個表象編到一個差異網絡里面
所以這里的這個差異網絡當中
左邊是先驗語法
它會把自己編到一個差異網絡當中,那就是無限的惡了
那它一定會阻斷這個,它就說”我是轉瞬即逝的,然后我也不是自己讓我自己閃起來的,其實我根本沒有顯現,?我這個直接性只是一個無根無據的,我的以這種無根無據的方式顯現的這種直接性,就是要告訴你無根無據性本身在顯現,它能夠讓我無憑無據,就無根無據性
它就它自己能作為它自己的根據
這么一個東西它不需要根據就能夠涌動出這種蓬勃的顯現之力的那個東西
“在!他在”這個東西就本質
這那本質就以這種方式、以無的這種方式來偽裝成一個超越性的他者
它不是一般的他者,是超越性的他者
然后在最后我們再講最后這個……
上面是認識論寫錯了
★
然后在本體論上還是邏輯學,它依然是本質的發(fā)生學
這個本質發(fā)生學是它的顯像學
就是超越性的意向性是如何設立自身的
是這么簡單
就是背后它有個東西支撐它
超越性的意向性它是如何設定它自身的?
好了
那就講到這里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