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中國南北?我國耗費40億打造1超級隧道,老外:難度太大

隨著中國耗費40億打造了一條貫穿秦嶺的超級隧道,一舉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這次,被秦嶺阻礙通行的山西人們徹底有福了,而老外們對這條隧道的建設顯然感到了疑惑:貫穿中國南北?這條隧道的難度實在有點太大了,這樣的隧道真的能夠被建造出來么?

秦嶺終南山隧道究竟打破了什么樣的世界紀錄?實際上,這條隧道一共打破了足足6個世界紀錄:首先,秦嶺終南山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長的雙洞高速隧道,雙洞,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個洞口和隧道本體,倘若只是按照單一隧洞來計算,終南山隧道的長度是18.02公里,這對于隧道來說,也并非什么短的距離,而這樣的隧道,是完全由中國人自己研究、設計并且建造出來的。

但是,想要建造這一級別的超長隧道,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并不是這么容易的事情:終南山隧道長度高達18公里,但不管什么樣的空氣泵送系統(tǒng),都不能將空氣泵送到隧道的中央再將其泵送出來的:如果是火車用的隧道還好,哪怕是不通風,又或者是通風效率很差,全電驅動的火車除非里面有乘客,否則對空氣質量的要求其實非常低,只要確保隧道內(nèi)有著空氣流動,使得里面的空氣不會太過渾濁,那基本上就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是供汽車通行的隧道,那對于內(nèi)部的空氣質量要求可是要嚴得多了,為此,中國專門為終南山隧道建造了3條垂直通風管,借助于通風系統(tǒng)里面的大量鼓風機,為隧道提供充足的新鮮空氣。
中國為這條隧道建造的輔助機房不僅僅為鼓風機提供動力支持,而且里面還有著供隧道里面超過一萬個攝像頭提供電力來源、數(shù)據(jù)儲存的供電系統(tǒng)和服務器,而且還有人工智能來對攝像頭拍攝到的各種情況進行篩選,并為工作人員提供行動參考,從而確保隧道管理人員能夠對各種各樣的特殊情況做出快速反應,尤其在對應的策略軟件甚至能夠自動為緊急情況生成應對計劃的前提下,隧道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顯然被大幅減輕,這也能讓他們能夠在發(fā)現(xiàn)意外發(fā)生后更為快速有效地作出反應。

當然,有了好的管理策略,也就對各種問題有了好的應對方法,由于秦嶺終南山隧道的長度過大,在隧道有著限速的前提下,車輛在隧道里面行駛的時間顯然要比其他同類隧道要長得多,而在照明相對不充分的隧道里面,司機是要比平時更容易疲勞的,因此,隧道研發(fā)人員在建造的時候為隧道增加了3個燈帶,以確保司機在駕駛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疲勞問題。
所以,終南山隧道,不僅是一條超長的車輛通行隧道,而且還有著中國人民對隧道設計的心得和想法,這條隧道的建成,不僅讓山西人能夠快速通行于秦嶺的兩側,還能讓中國的物流體系變得更為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