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索樂.社長說】第15期——什么是美
各位尊敬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恩索樂文化設計工作室社長LostenD。今天給大家?guī)怼旧玳L說】第15期——什么是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而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又有不同的主流審美?;叵胍幌挛覀兊纳钪?,是否經常有“美”的感受,覺得一件物品、一個人、一處風景是“美”的。
美是常見的,也是稀缺的。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美”,但想要創(chuàng)造出“美”又是極其困難的。人類是幸運的,我們不僅能看到畫面之美,還能聽到旋律之美,嗅到氣味之美,嘗到佳肴之美,悟到哲學之美。簡單來說,“美”就是一種可以為我們的心靈帶來正向反饋的存在形式。
今天我主要想談的是,什么樣的事物是“美”的,以及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出“美”的作品。事先聲明,這只是一種觀念上的分享,如果見解不同,還請包涵。
可能大家都聽過三句話叫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小時候,我覺得這真是廢話文學,堪比魯迅先生的“兩棵棗樹”。但隨著年齡和認知的變化,以及對哲學和藝術的學習,我有了新的感悟。
我們先來簡單說說“兩顆棗樹”。“我家門前有兩棵棗樹”和“我家門前有兩顆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的區(qū)別。可能很多人和年幼的我第一反應就是,這樣可以湊作文字數(shù)呀!雖然確實是多了很多字,但是這兩個表達卻有更深的意味。我不去揣測先生具體的用意,網絡上的解析也是很多,我想說的是我個人的感受。如果直接告訴我“兩棵棗樹”,我可能看到的是一幅畫,兩棵棗樹和一些建筑;但如果采用的是原文那般描述,我便覺得我好像和先生一起漫步于院中,他愜意而悠哉地舉起手對我說,這棵是棗樹,那棵也是。一個漸進的表達方式,讓我從一個局外人,變成了畫中人,我得以進入那個年代背景去感悟先生的故事。
那么回到前面提到的“看山看水”問題,同理,他們并不是廢話文學,而是揭示了什么是“美”的重大哲學思想。在解釋什么是美之前,我想先明確兩個要點:①世間萬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的。宇宙好比一張漁網,每一個個體或者說事物都是這個網上的一個結點,是由千絲萬縷的線交織而成,類似馬克思所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②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各自都有獨特的聯(lián)系,每個人或物因為聯(lián)系的不同而各具特色、繽紛多彩。
接著,我就可以解釋這三句話的意思了。
①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最初級、最直觀的觀察,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待事物的方式??吹降木褪俏矬w的外觀,它們的表象。這個時候的美,是一種直觀美,或許因為色彩的搭配符合審美,或許因為排列的方式符合邏輯,總而言之,就是一眼美,初見美。
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這個時候因為我們知道了世界萬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所以我們可能會看到表象背后的內涵。山是地質運動形成的,山上的青綠是植被生長的成果,幽靜是鳥鳴反襯的意境;水可以說是水分子H2O匯聚而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也有千奇百怪的生物,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川流不息。也就是說,此時我們看到的山和水,并不是表面的山和水,是一系列的要素與關系的融合,這種境界讓我們一時被眼前天馬行空的想象所困擾,難以想起原本山水的表象。此時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內涵美,是深入了解之后獲得的新境界。
③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在習慣了這種由表及里看到復雜關系的思維后,漸漸與這些繁亂的關系和解,重新審視眼前的山和水。這時看到的山和水,依然還是我們印象里的山和水,但是伴隨著豐富的聯(lián)系,我們同時看到了表象與內涵。這是一種全局觀念、系統(tǒng)觀念,使我們不再拘泥受限于一種小視角,打開心扉,擁抱世界。這種境界,我覺得應該叫回味美。
通過以上的例子,可能你會說,那什么是美啊,好像到現(xiàn)在都沒有明確的答案。其實我想說的就是,“美”是一種可以讓人由表及里、由眼前所見到腦中所想、由在場的事物到不在場的關系的飛躍體驗。我們喜歡一幅畫作,不僅是因為它描繪的內容,還有我們情感與之產生的共鳴,或熱烈,或悲憤,或郁郁寡歡;我們喜歡一支樂曲,不僅是因為它符合樂理且朗朗上口,還有旋律背后對思緒的波動,我們經常會潛意識將音樂與過去經歷的時光綁定,所以常常有bgm一響就滿屏的“爺青回”;我們喜歡詩歌或文章,很少是因為辭藻的華麗與修辭,更多的是因為字里行間給予我們情感的豐富沖擊感。
所以,我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如果希望受眾獲得更加持久、更加深刻的“美”的感悟,我們自己也必須在內涵上下功夫。一來我們自己為作品賦予了足夠的巧思,二來再經過不同受眾的不同自我感悟,真正的“美”就這樣在人類社會中傳播開來。我們難以確切描述,但臉上會心的一笑,就是最好的證明。希望大家都能擁有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傳遞美的能力,世間浮躁,但美長存。
以上即為本次社長說的全部內容,心懷感恩,探索快樂!我們下次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