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爸爸雨中訓兒子傘卻撐在兒子頭上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wǎng)
4月21日,浙江金華,一段爸爸雨中教育兒子,手中的傘卻一直撐在兒子頭上的視頻感動網(wǎng)友。兩父子站在雨中,兒子低著頭不說話,爸爸雖然在一句一句的說教,但是手里撐著的傘卻都傾斜到兒子的頭頂上方,全然不顧自己露在雨中的大半個身子。這位爸爸說,只是下意識的一個舉動,父母都是嘴上說心里疼。


網(wǎng)友評論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扮演著母親無法替代的角色。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副研究員趙霞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心理學上,父親被看作是孩子掙脫母親懷抱的關鍵動因,是幫助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的橋梁。孩子能夠形成勇敢、自信、果斷的個性,離不開父親的影響。
兒時的玩伴。幼兒時期,父子互動中驚險刺激的游戲要遠遠多于母子之間。和孩子一起“瘋”、一起玩樂的過程中,爸爸總能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媽媽相比,聽爸爸講睡前故事會讓孩子更受益。
小學階段的園丁。所謂“虎父無犬子”,可見父親對孩子影響之深。進入學齡階段,作為父親,要樹立榜樣,以正確的方法和興趣引導,將為孩子成才打下基礎。例如,作家葉圣陶就對3個孩子采取“順其自然”的教育方式,但順其自然并非甩手不管,而是充滿匠心地修枝整葉,讓他們更好地成才,尤其在輔導他們的寫作上。
少年時的向導。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xiàn)壓力大、自卑、跟父母慪氣等問題,甚至有逃學、打架、離家出走等叛逆行為。發(fā)現(xiàn)孩子受挫時,媽媽往往難以忍受,爸爸則愿意讓孩子經(jīng)歷一點挫折、學會面對問題。這正是爸爸愛孩子的獨特方式,也更有利于孩子面對真正的世界。
成年后的朋友。成年后,父子、父女關系更傾向于一種朋友。面對感情、事業(yè)、家庭的苦惱時,相比母親的關切,父親更多會以一個“過來人”的態(tài)度去勸解,幫助孩子形成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生活哲學。
(原標題:爸爸雨中訓兒子傘卻撐在兒子頭上)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人民網(wǎng)、網(wǎng)友評論
流程編輯 :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