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工程師必知的結構設計開發(fā)流程,快來了解一下

結構設計分為開發(fā)性設計、適應性設計、變型設計。
開發(fā)性設計(OEM):在工作原理、結構等完全未知的情況下,應用成熟的科學技術或經過實驗證明是可行的新技術,設計出過去沒有過的新型機械。這是一種完全創(chuàng)新的設計。
適應性設計(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對產品做局部的變更或設計一個新部件,使產品在質和量方面更能滿足使用要求。
變型設計: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結構都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現(xiàn)有產品的結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適應更多的容量要求。這里的容量含義很廣,如功率、轉矩、加工對象的尺寸、速比范圍等。

一、新產品立項階段
根據(jù)公司或客戶提出項目設計要求,由開發(fā)部、銷售部、品管部參與項目評審會議。確定項目的可行性及項目開發(fā)負責人,由項目開發(fā)負責人負責該項目的統(tǒng)籌工作,還要編寫設計任務書、新產品成本預算表、設計開發(fā)計劃任務書
二、設計平面圖(效果圖)階段
1.確定開發(fā)項目后,由平面設計工程師在一周內完成平面設計效果圖.
2.由項目負責人召集會議,對效果圖進行評審,包括:
A.結構的可行性.
B.包裝方案.
C.外觀顏色的搭配.
D.零件的材料要求.
E.功能是否可行.
F.特別注意對產品功能以及產品成本的影響.
3、如評審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提出修改建議,重做效果圖。
4、做好評審報告。
三、設計結構圖階段
1.此階段工作由結構工程師與電子工程師共同負責.
2.結構工程師根據(jù)效果圖,用PROE(或其它軟件)設計結構圖;如果有IGS文件則可以直接導入,如沒有則對應效果圖做結構圖,若在畫圖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時應及時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觀要求.普通的結構圖必須在5天內完成,復雜的結構圖必須在7天內完成.
3.做結構圖時要考慮以下問題:
A.膠件的縮水問題;
B.膠件出模具角度問題;
C.生產裝配的問題;
D.零部件生產可行性,五金件盡量用現(xiàn)有的,標準的.
E.裝配間隙的問題(如噴油后,電鍍后的裝配問題)
F設計結構時注意膠件盡量不要用行位出模.
G.包裝保護.
H.膠件的進膠問題.
I.安全性的問題.
4.如果結構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慮加工工藝的可行性,跟供應商溝通好,確認五金零件的加工可行性沒有問題.
5.做結構圖時,必須將所有的零件按尺寸畫好,在電腦上檢查零件的互配性;不能貪一時的方便,導致有的裝配沖突.
6.此設計階段結構工程師和電子工程師要有良好的溝通.保證功能的實現(xiàn)沒有問題.機板的裝配沒有問題.
7.做好結構圖后,項目負責人召集品管\模房\電子組一起進行結構圖評審,寫好新產品評審報告.評審完成后安排手板制作,如需要供應商打樣的零件,要打樣回來準備做手板.
8.產品結構設計應以"結構簡單、裝配容易"為原則.
四、手板制作階段
1.提供3D圖檔(STP格式文件)給手板部做手板,項目工程師編寫好"產品手板制作清單"交由主管審核經理批準后發(fā)給手板部做手板,確定手板的完成時間(常定為4-5天);如有特別難做的,可以延長到7天。
如何填寫“手板制造清單”FH/QR-EN-25手板制造請單
2.零件準備好后,結構工程師、電子工程師、助理工程師一起裝配手板,主要由結構工程師負責。并記錄在手板裝配過程發(fā)現(xiàn)的問題,裝好后,測試產品的功能;手板必須要達到以下要求:
A.配合尺寸都是準確的,要注意出模角度影響產品的功能及外觀。
B.功能都是可靠的、全面的。
C.安全方面的考慮(如利邊、尖點、跌落)。
D.外觀都已定好形,不可以再改變,若是影響到功能,可提議更改,但不可以變化太大。
E.盡可能做到生產裝配方便及留意噴油,電鍍位置的配合問題。
F.生產線裝配是可行的。
3.手板裝配完后,結構工程師寫好手板裝配總結報告。
4.結構工程師召集品管、生產工程,模房,開手板評審會議。參照《富海產品評審手冊》進行評審。
5.根據(jù)手板總結以及評審會議所收集的建議,編寫好“設計開發(fā)評審記錄”也就是手板評審報告。設計開發(fā)評審報告。
6.更改好手板制作、手板評審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將產品的3D圖修正好。
7.編寫好初步的物料清單(BRILL OFMATERIAL)。公司物料清單:《電子物料清單》《五金外購物料表》《包裝物料表》,物料編號的定義:參照《富海物料編碼書》。
8.繪制好開模用的2D圖,并轉成PDF格式供報價模具價用。
9.填寫“模具制造申請表”。
A.如何編寫模具制造申請單:FH/QR-EN-11《模具制造申請表》。如果必要需做第二次手板的話,要申請做多一次手板來驗證。

五、模具制作階段
1.提供文件(二維圖、三維圖)給模具部開模具,要作以下要求:
A.零件圖上要注明零件的尺寸公差。
B.如果有地方不能有出模斜度的一定要在圖紙上注明。
C.外觀要求要清楚。
2要求模具部在收到圖檔后提供模具評審結果(是否有模具難做的,如果在不影響產品性能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模具部反映的情況做結構圖的更改。)
3.要求模具部在收到產品圖的三天內提供:
A.模具結構圖(3D圖、2D圖),模具圖要經工程師評審確認。
B.開模進度排期。
C.模具結構評審內容:1.入水位,2.分模面,3.排位,4.頂針,5.材料。
4.開模時間一般要求在35天,急的話可以在25-30天完成。
5.產品在做模具期間要做好以下事情:
A.編寫好物料清單。
B.根據(jù)物料清單,在10天內將五金電子零配件樣板打回來,打板必須填寫<樣板制造通知單>參照打板流程。
C.線路板功能測試好。
D.在試模前寫好第一次試模件的要求給模具部,如顏色、數(shù)量、材料。
6.五金模具
A.一般五金模具,是要求先開好成型模具。
B.開料模,飛邊模在確認好結構后才開。
C.對標準五金件,例如電池片之類的不需要開模的要用標準件。
六、第一次工程樣板階段
1.第一次工程樣板必須要達到的要求:
A.無明顯的扣模、粘模現(xiàn)象。
B.對照圖紙用量具量度零件的尺寸,必須在公差之內。
C.試裝配,配合應是沒有問題。
D.零件配合性,如零件是多個模腔的,必須進行互配。
E.零件沒有明顯的變形。
F.第一次試模,必要時要省光模具,鉆好運水,確保尺寸的穩(wěn)定性。
2.要求模具部最少送20套膠件做第一次工程樣板。
3.出工模表。
4.安排做包裝方案。
5.準備裝配夾具。
6.所有的改模資料必須在3天內出齊,并要明確改模完成時間及確定下一次送膠件日期。
7.所有的改模資料要用“模具更改通知單”的文件形式發(fā)出。
8.不合格的五金電子零件要重新出“樣板制造通知單”打樣。
9.此階段不可以交樣給銷售部送樣。
10.編寫產品使用說明給銷售部做產品說明書。
11.如果試裝結構沒有問題,則要裝2臺有功能的樣板到實驗室做產品疲勞測試。
12.第一次功能樣板一定要由結構工程師及PE參與組裝。并記下裝配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3.編制“樣機測試記錄表”
14.編寫“樣機制作總結”
15.結構工程師一定要仔細檢查零配件的尺寸,外觀。要在第一次工程樣板時就將問題找出來,越早發(fā)現(xiàn)問題越好。
七、第二次工程樣板階段
目的:驗證新產品組件或零部件的性能能否達到產品的最終規(guī)格要求,新產品至少要進行一次的工程試驗樣板來完成產品的全部測試。
所有的零部件和材料必須是產品要求和最終更新確定的,允許裝配前對零部件進行加工,但必須是最小的。
工程試驗板必須做2卡通箱的數(shù)量交給品管部做全面測試,例如:
功能測試,(至少測試5個點),電氣特性。
高低溫、恒濕、恒溫測試。
模擬運輸測試、跌落測試。
噴油、絲印、移印附著力測試。
拉扭力測試。
色粉油漆顏色自定,如有客戶要求,可以按客戶要求做。
如有噴油部件,則要開噴油模具,及時噴油效果。
如有移印、絲印則要試移印、絲印效果,確認菲林是否正確。
所有的五金要進行確認。
包裝部分:如有彩盒則用彩盒做包裝,沒有則用相同尺寸的白盒做,內卡或泡沫的設計可以很好地保護產品。
膠袋尺寸是否合適,是否需要印警告文字及打孔,厚度是否合乎標準。
貼紙尺寸是否合適。
說明書核對文字是否正確。
卡通箱尺寸、材質是否合乎要求。
與QE一起分析測試不合格品,找出次品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如有零部件要進行改模的,則改模圖紙要在測試完成后的3天內完成。
此階段要編制以下文件:
A.零件圖紙。
B.產品說明
C.爆炸圖
D.能夠確認的零件要寫《樣品確認書》并簽樣板
E.樣機制作總結,樣機測量試記錄表。
F.夾具制造申請單
G.物料清單的發(fā)放。
15.假如所有測試均可以達到產品的最終要求,則可以寫“試產申請單”,若不通過則要做最后工程試驗板測試。
八、第三次工程樣板階段
目的:檢驗和證實產品的設計符合產品的規(guī)格要求,QE最后工程試驗板確認所有的產品設計問題均已解決;模具、材料和產品外觀均已達到產品的要求。
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必須是最后所規(guī)定的類型;從模具注塑出來的膠件在裝配前不可以做任何加工(修披鋒、水口除外)。
工程試驗板的數(shù)量必須要保證在2卡通箱。
最后工程試驗板必須是生產線所用的夾具來裝配完成的。
交2卡通箱的樣板給品管部做測試。
如在裝配過程中發(fā)現(xiàn)塑膠有問題,必須在2天內出“模具更改通知”給模具部。
若發(fā)現(xiàn)有問題,要做第四次工程樣板。
若測試合格,則出放產資料、BOM、測試方法等,所有零部件要確認好,簽好樣板。
做零件板(或電腦文件形式的零件板圖檔)給倉庫和生產部。
此階段要編寫以下文件:
最新的物料清單發(fā)放。
產品裝配工藝作業(yè)指導書、工序流程圖。
設計開發(fā)驗證報告。產品開發(fā)表格-設計開發(fā)驗證報告
設計開發(fā)輸出清單。產品開發(fā)表格-設計開發(fā)輸出清單.
試產清單.產品開發(fā)表格-試產清單
樣機制作總結.
物料的確認.
注意:要有測試合格的報告才可以寫《試產申請單》。如因某些特殊原因則要注明試產后可以補齊不合格報告。
結構工程師召集品管、生產、采購、倉庫、銷售開新產品發(fā)布會(試產申請會)。
所有物料在新產品發(fā)布會后一天內確認,如有些注塑件要在注塑前確認的,可以延后確認。
新產品試產在“試產申請”后一個月內一定要完成。
提供整機樣板給生產部參考。
統(tǒng)籌作業(yè)指導書、夾具的進度情況。

九、試產階段
1.結構工程師在試產前兩天負責召開試產前會議:參加部門要有品管、生產、銷售、采購、倉庫。介紹產品的功能、性能、生產難度、裝配方法、包裝方法、生產注意事項。
2.確認生產線能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以及讓生產線熟悉新產品生產工藝。
3.生產工程確認工序流程是否合理、核對工時、夾具是否合用。
4.試產時項目工程師、生產工程、IE工程師必須要在生產現(xiàn)場。
5.試產所產生的壞機必須由開發(fā)部人員分與生產工程析其不良原因,其它人員不能擅自拆機(包括生產線的修理工)。
6.試產完成后兩天內結構工程師要負責召開試產總結會。
7.確認試產通過后,編寫設計開發(fā)確認書。
8.如果試產不通過,出資料改善好問題,申請再一次試產。
9.整好產品的文件,(計算機的電子文檔)上傳服務器備份。
10.此階段要編寫以下文件:
試產總結報告。樣機測試報告。
設計開發(fā)確認書。產品開發(fā)表格-設計開發(fā)確認書
如需要:工程設計變更通知單-工程變更通知單
11.成品樣機做簽樣板.
12.確認所有物料簽好板.
13.IE工程師要做好產品標準工時.
十、生產階段(量產階段)

1.為確保生產線能按產品質量標準做好產品,在前二批貨生產時開發(fā)部的工程師要巡拉跟進,若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小問題必須當天解決,并要有書面的處理結果,大問題(比如某個五金零件有問題)要在一個星期內解決并要有書面的處理結果。
2.所有的更改和生產注意事項要出“工程決定備忘”(EDM)。如果銷售部有特別要求,要根據(jù)要求轉化成工程資料發(fā)放給各個部門(如要更新物料表、圖紙等)。
3.設計變更的流程,當產品已經生產完成開發(fā)完成,因為某個原因要改變設計,要按以下流程來進行:
A.先做樣板確認合格。
B.填寫“設計變更申請單”新產品開發(fā)表格-開發(fā)設計變更申請單
C.“設計變更申請單”經各個部門確認后,開發(fā)部發(fā)出更改資料。
D.更改后驗證。
E.出“工程變更通知單“通知各部門,注明新舊件的處理方法。
4.IE工程師要在批量生產時到生產線核實產能,并檢查工藝是否可以優(yōu)化。
結構設計之前選材,設計常用材料有五金和塑料
塑料:以樹脂為主要成分,以增塑劑、填充劑、潤滑劑、著色劑等添加劑為輔助成分,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作用下能流動的高分子有機材料
樹脂:指受熱時通常轉化成熔融范圍,轉化時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動性,常溫下呈固態(tài)、半固態(tài)、液態(tài)的有機聚合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樹脂的分類:
天然樹脂: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
合成樹脂: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
添加劑:在塑料中起輔助作用的材料,可提高塑料的基本性能。常用的有填充劑、增塑劑、穩(wěn)定劑、潤滑劑、著色劑
填充劑:重要的但非必不可少的成分??蓽p少樹脂的用量,降低塑料成本,改善塑料性能,擴大塑料的應用范圍
增塑劑:能夠增加塑料的可加工性,延展性和膨脹性。它能與樹脂相溶,不易揮發(fā)的高沸點有機化合物。可提高塑性、流動性和柔軟性;降低剛性和脆性;改善塑料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
穩(wěn)定劑:凡能阻緩材料變質的物質稱為穩(wěn)定劑
熱穩(wěn)定劑:抑制和防止樹脂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受熱而分解
光穩(wěn)定劑:阻止樹脂在光的作用下降解
抗氧化劑:延緩或抑制塑料氧化作用
潤滑劑:為防止塑料在成型過程中粘模,減少塑料對模具的摩擦,改善塑料的流動性,提高塑件表面的光澤度而加入的添加劑
著色劑:起裝飾美觀的作用,某些著色劑還能提高塑料的光穩(wěn)定性,熱穩(wěn)定性和耐候性
還有阻燃劑、抗靜電劑、發(fā)泡劑、防腐劑、加工助劑,要根據(jù)塑料的品種和需求有選擇性的加入。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之后也會帶來更多有趣的知識和內容,也會分享UG建模相關的小知識和小技巧,感興趣的小伙伴們記得點個關注,不要錯過了之后的精彩內容啊~
UG三維建模,裝配設計、工程制圖、運動仿真、逆向設計、有限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