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chuàng)歷史)三國精史 曹操傳5
? ? ? ? ?建安十五年(210)春天,曹操又頒布命令:“自古以來,凡是開國和中興的君主,誰不是靠賢人君子幫助共治天下呢!君主得到賢才,足不出巷,這難道是僥幸碰上的嗎?是高高在上的執(zhí)政者不去尋訪罷了。如今天下還未平定,這是正需要賢才的時候。孔子說:‘孟公綽作趙、魏兩家的家臣之長,是多多有余的,卻不能作滕、薛二小國的大夫?!偃缫欢ㄒ疂嵵坎拍苋斡茫驱R桓公怎能稱霸天下呢?難道現(xiàn)在天下就真沒有像呂尚那樣富有才華卻穿著破衣服在渭水邊垂釣的人嗎?又有沒有像陳平那樣被誣與嫂子私通,接受賄賂卻還沒有遇到賞識自己的人嗎?各位一定要幫我明察舉薦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舉薦,使我能夠重用他們?!边@年冬天,建銅雀臺。
建安十六年(211)正月,漢獻帝任命曹公的世子曹丕作五官中郎將,并安置所屬官員,讓他做副丞相。太原商曜等人據(jù)守大陵縣反叛,曹公派夏侯淵、徐晃帶兵包圍大陵,打敗了商曜。張魯占據(jù)漢中郡。三月,曹公派鐘繇前去征討,又命令夏侯淵等人從河東郡出兵,與鐘繇會合。
這時,占據(jù)關中的各將都懷疑鐘繇要襲擊自己,于是,馬超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人起兵反叛。曹公派曹仁去討伐他們。馬超等人駐守潼關;曹公告誡眾將說:“關西兵勇敢強悍,你們堅守營寨,不得與他們交戰(zhàn)?!逼咴麻g,曹公西征,與馬超的軍隊隔著潼關對峙駐軍。曹公拖住馬超的部隊,暗中派徐晃、朱靈等將乘天黑渡過蒲阪津,占領黃河以西,安營扎寨。曹公在潼關北面強渡黃河,還未渡完,馬超趕來,猛攻曹軍船只。校尉丁斐見情況危急,就放出大批牛馬引誘賊兵,賊兵爭搶牛馬,隊形大亂,曹公才得以渡過黃河,沿河邊向南修筑通道。賊兵敗退,占據(jù)渭口抵抗,曹公便多設疑兵,暗中用船將部隊送入渭水,架設浮橋,乘夜分兵在渭水南岸扎營。賊軍于夜間偷襲曹營,曹公派伏兵將他們擊敗。馬超等人駐守渭南,派人送信,以割讓黃河以西為條件求和,曹公不答應。
九月,出兵渡過渭水,馬超等人多次挑戰(zhàn),曹公并不應戰(zhàn);再三請求割地,并讓自己的兒子做人質求和,曹公聽從賈詡之計,假意先應下來。韓遂請求與曹公會面。曹公與韓遂的父親同一年被舉為孝廉,又與韓遂是平輩,因此兩人馬靠馬在陣前談了很長時間,不談軍事,只敘朋友舊事,說到高興處,二人拍手大笑。會見結束后,馬超問韓遂:“曹公說了些什么?”韓遂回答:“沒說什么?!庇谑邱R超等人對他產生了猜疑。過了幾天,曹公又給韓遂寫了封信,上面故意涂改許多地方,好像是韓遂改的。馬超等人更加懷疑。于是曹公與他們約定日期會戰(zhàn),先用輕裝部隊挑逗敵軍,打了很長時間后,派出精銳騎兵夾攻,大敗他們,成宜、李堪等都被斬首。韓遂、馬超等人逃到涼州,楊秋到

安定郡,關中平定了。
眾將有的問曹公:“開始時,賊兵守衛(wèi)潼關,渭水以北沒有防守之兵,我們不從河東出去攻打馮翊,反而在潼關與敵兵對峙,拖延許久才北渡黃河,這是為何?”曹公回答:“賊兵占據(jù)潼關,如果我軍進入河東,賊兵必將帶兵守住黃河各渡口,我們就不能渡到河西;我故意重兵逼進潼關,賊兵全力來守南邊渡口,西河的防備空虛,因此徐晃、朱靈二將才能輕易占領西河。在此之后我?guī)Т筌姳倍牲S河,賊兵不敢與我們爭奪西河,是因為有他們二將的軍隊。連結戰(zhàn)車,樹起柵欄,做通道向南前進,既是創(chuàng)造了敵軍不能取勝的條件,同時又向敵人示弱,麻痹他們。渡過渭水后建造深溝固壘,敵軍挑戰(zhàn)不應,是為了使敵軍驕傲自大;所以賊軍不造營壘,只求割地講和。我順著他們的意思答應下來,之所以依著他們的意圖,是為了使他們自以為平安無事而毫無防備。我軍此時蓄精養(yǎng)銳,一旦出擊,就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兵之道,本來不能墨守成規(guī),只求一種方法。”當初,賊兵每到一支部隊,曹公就面露喜色。賊兵被打敗以后,眾將問他高興的原因。曹公回答:“關中地域廣闊,如果賊兵各自依險阻抵抗,征伐他們,沒有一二年的時間不能平定。如今都聚集于此,雖然人數(shù)眾多,但都彼此不服,沒有統(tǒng)一的主帥。這樣,消滅敵人容易成功,我所以高興。”
十月,曹軍從長安出發(fā),北征楊秋,包圍了安定。楊秋投降,又恢復了他的爵位,讓他留下安撫百姓,治理所管轄的地區(qū)。十二月,從安定返回,留下夏侯淵駐守長安。
建安十七年(212)正月,曹公回到鄴城。漢獻帝命令曹公朝拜時贊禮官不必在旁點名唱禮,入朝時可以不像別的大臣那樣小步快走,可以穿靴、佩劍,就像以前的西漢丞相蕭何那樣。馬超的余黨梁興等人駐守藍田縣,曹公命令夏侯淵出兵征伐,平定了他們。劃割出河內郡的蕩陰、朝歌、林慮等縣,東郡的衛(wèi)國、頓丘、東武陽、發(fā)干等縣,巨鹿郡的睰陶、曲周、南和等縣,廣平郡的任城縣,趙郡的襄國、邯鄲、易陽縣以擴充魏郡。
十月,曹公出征討伐孫權。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曹公進軍濡須口,攻破孫權在長江以西的營寨,抓住了孫權的都督公孫陽,然后回師。此時,漢獻帝下詔合并十四州,恢復九州的建制。四月,曹公回到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