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3700X:我無敵!Intel 10600KF:你……靠邊!

關公戰(zhàn)秦瓊:

Intel的i5和AMD的R7本不該是一對冤家,它倆雖然“東家”勢不兩立,但是i5和R7本身就該是性能錯位的,不該在同一層高度,AMD的銳龍R7一直是對標Intel的i7的,而銳龍R5才是瞄準酷睿i5的,也就是說再強悍的R5也只是針對酷睿i5,反之則未必!近期Intel安靜的向市場投放了一顆戰(zhàn)術核彈,它不但讓戲劇化的關公戰(zhàn)秦瓊成為現(xiàn)實,同時還讓高自己一級的AMD銳龍R7很沒有面子,這是怎么回事呢?

AMD銳龍R7-3700X驕橫已久,是該有人出來教訓他一下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Intel最近才悄然發(fā)布的“新科超頻王”,我敢說i5-10600KF有教訓銳龍R7-3700X的能力,您信不?我這么說吧!隨便選一塊Z490主板配上i5-10600KF都能輕松全核5GHz!這就是i5-10600KF最值得標榜的高性能標簽,不過呢,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全核5GHz,咱們還得從頭說起!

咱們要說Intel Core i5-10600KF,第一個要說的就是性價比實在是太高了!三年保盒裝在京東自營店也就只要1399;另一方則是AMD RYZEN7 3700X,三年保盒裝身價2449,二者價差達到850。i5-10600KF,六核心十二線程,14nm+++工藝,CPU主頻4.1GHz,動態(tài)加速頻率4.8GHz,三級緩存12MB,熱設計功耗(TDP)125W;Ryzen7 3700X,Matisse,繼續(xù)沿用AM4,八核十六線程,臺積電7nm工藝,主頻3.6GHz(全核)4.4GHz(單核),三級緩存36MB16MB,熱設計功耗65W。差價破千又如何!關公戰(zhàn)秦瓊勝負秒分。

兩個CPU都標榜不鎖頻,而實際上能超多少還真不是什么秘密,略微接觸一些主流硬件知識的都知道Intel要超頻需要Z主板,而i5-10600KF采用LGA1200架構需要Z490主板支持,所以選了1.5K的微星MAG Z490 TOMAHAWK戰(zhàn)斧導彈;而i5-10600KF采用LGA1200架構需要Z490主板支持,所以選了1.5K的微星MAG Z490 TOMAHAWK戰(zhàn)斧導彈;Ryzen7 3700X則是繼續(xù)AM4沒改變,這也是AMD對Afan的承諾!用X370主板(有BIOS支持)也能繼續(xù)用Ryzen7 3700X,而我們此次用的顯卡是RTX3080,所以還想試試PCI-E 4.0,所以選了價值1.4K的微星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刀鋒版!

這兩顆CPU的包裝各自體現(xiàn)著各自陣營的特色和個性,不過Intel Core i5-10600KF的做的很“小氣”,給我的感覺就是它想省錢啊!整個盒子都顯得很單薄;再看人家Ryzen7 3700X就霸氣很多類似做成正方體,盒子也很大氣。

Ryzen7 3700X多加了一塊Wraith MAX,它是幽靈散熱器的升級版,同樣是4熱管+密集的鋁制鰭片,通用的卡扣式扣具,用起來很方便而且老版AM4平臺也可以使用。主散熱扇是9cm,轉速為700-2600RPM。而實際上此次測試我們亮出的是超頻神器!


Intel的優(yōu)勢就是能夠相對輕松地跑上5GHz,AMD暫時靠風冷水冷都很難突破4.4GHz也是事實。今天咱們玩的就是心跳,我們試著把Intel Core i5-10600KF和Ryzen 7 3700X放在一起,讓他們來一場各顯其能的決斗,看看Comet Lake是如何摩擦貴了近1K的Zen2。


同時裝上平臺,內存為芝奇DDR4 3000MHz C16幻光戟16GB套條,固態(tài)為鎧俠高速RD10 1TB和東芝RD500 1TB的高速M.2組合。


散熱采用喬思伯光影360,純銅底座精雕90片鰭片,120cm?散熱面積微水道,8級定子繞組,7葉轉子,12顆燈珠光效加持,LOGO圖案指示燈,光影柔光燈環(huán),CNC鋁鎂合金外殼,鏡面玻璃視窗,抗壓多層密封接口,366種光效切換,自帶遙控器燈效切換,主板ARGB神光同步。散熱介質為酷媽涼糕。


系統(tǒng)為WIN10 64 1909專業(yè)版,我看介紹說2004新版本有游戲加持,但是系統(tǒng)還在測試周期內,據(jù)說依舊存在各種BUG,而我用的RTX3080魔龍也是很新的硬件,還是希望用更穩(wěn)定的系統(tǒng)版本!


微星的CLICK5圖文版BIOS采用的是紅黑電競風格,今天篇幅有限所以大家直接看看我的設置結果吧!Intel Core i5-10600KF設置為全核5GHz主頻,關閉AVX降頻功能、關閉CPU節(jié)能技術、內存OC到3333MHz;Ryzen 7 3700X設置為全核4.2GHz主頻,關閉降頻功能、關閉CPU節(jié)能技術、內存OC到3333MHz,時序也都設為一致。


第一項測FRITZ象棋測試,它不但吃線程數(shù),還很吃穩(wěn)定性,如果平臺超頻不穩(wěn),這個測試很難過得去。而此次全核5GHz的Intel Core i5-10600KF明顯沒打過線程數(shù)多了4條的Ryzen7 3700X,由此可知FRITZ象棋吃頻率的同時更吃線程數(shù)。


其實說實話我真沒信心Intel Core i5-10600KF能打贏Ryzen 7 3700X,別看是全核5GHz主頻,不過按這個設置兩顆U領銜的超頻平臺居然都異常穩(wěn)定的打起來了,我也只愿得無事,落得“河水不洗船”。先是在AIDA64的內存緩存速度比試上,摳細節(jié)這兩個U各有輸贏,相差無幾,主頻更高的i5-10600KF在延遲上全面勝出。
魯大師是個笑話?兩個平臺總分都是81萬,詭異的是CPU得分i5-10600KF輸給Ryzen7 3700X三萬,而PCI-E4.0加持的X570平臺在顯卡跑分環(huán)節(jié)居然又輸給僅為PCI-E3.0的Z490平臺三萬分……這讓我很難接受,如果說i5-10600KF輸給Ryzen7 3700X證明魯大師很吃線程數(shù),那PCI-E4.0輸給PCI-E3.0誰能給我個解釋?
常規(guī)的3DMARK測試,在Time Spy的標準測試中,RTX3080在i5-10600KF平臺總分為15473;在Ryzen7 3700X平臺總分為15772。差距幾乎可以忽略,而實則是Ryzen7 3700X平臺GPU跑分小負i5-10600KF平臺,而在CPU分數(shù)上實現(xiàn)反超。
3DMARK的光追測試Port Royal中,RTX3080在i5-10600KF平臺跑分為11595;在Ryzen7 3700X平臺跑分為11386。差距依舊很小,但是是i5-10600KF平臺首次完成反超。
時間有限,游戲實測就不搞太多了,《古墓麗影:暗影》是目前最適合NVIDIA高端顯卡發(fā)揮的游戲了,這款游戲不但高畫質圖像效果優(yōu)秀,還同時支持NVIDIA光追以及DLSS兩大特效。
而在這款游戲中,RTX 3080在4K分辨率下最高特效跑出了平均72FPS的幀速,而更讓人咋舌的是這兩個平臺在都用RTX 3080的情況下居然是跑出了同樣的72FPS高度!這讓我對i5-10600KF真的是刮目相看了。
《絕地求生》中開啟4K全極致畫質下兩個平臺都表現(xiàn)出很穩(wěn)定的表現(xiàn),幀數(shù)從92~144FPS,達到了4K絕對穩(wěn)的程度!
總結:
差價破千又如何!關公戰(zhàn)秦瓊勝負秒分!現(xiàn)在有誰還要質疑我“i5-10600KF教訓銳龍R7-3700X”的言辭嗎?沒錯!我們在實測中,的確出現(xiàn)了i5-10600KF狂飆全核5GHz之時溫度飆升,但是好在喬思伯360水冷鎮(zhèn)壓的很穩(wěn),而銳龍R7-3700X全核4.4GHz功耗也同樣在200W以上,也同樣需要360水冷護其周全!所以最后我們來算筆賬。
i5-10600KF和銳龍R7-3700X的自營店三年盒包價差為1090,自營店最實惠的Z490大板和X570大板的價差為200元,那么我們姑且將其他的所有硬件價格整齊劃一,最終獲得的裝機成本價i5-10600KF平臺還是便宜了800塊!退一萬步講,你可以說沒有興趣將i5-10600KF超到5GHz,它的默認性能配上一塊B460主板也能輕松戰(zhàn)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