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一點也不輕
1967年6月17日8時20分,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45年7月16日,美國如愿獲得了原子彈。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8月6日,B-29轟炸機投下了人類第一次用于實戰(zhàn)的核武器,廣島7萬人在一瞬間化為灰燼和焦炭,大約還有7萬人受傷,大部分傷者在一個月以內痛苦地死去。美軍隨后在長崎投下了另一顆原子彈。原子彈摧毀了日本僅剩的工業(yè)城市,摧毀了日軍最后可以依靠的軍工廠,最重要的是摧毀了日本人抵抗的意志,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核武器帶來的巨大影響,讓美國擁有了隨時可以對任何一個國家實施打擊的能力。沒過多久,1949年8月29日,蘇聯(lián)首顆原子彈實驗成功,核武器在大國之間形成了初步的平衡。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10月19日美軍占領平壤,同日,志愿軍秘密入朝。一個一窮二白的新國家,與一個擁有核武器的世界頭號強國在一片狹小的地域展開搏斗。
美軍計劃在1950年底結束戰(zhàn)爭,但是面對志愿軍頑強的反擊,美軍一路潰敗直到三八線以南。麥克阿瑟心有不甘,建議使用數(shù)十顆原子彈在中朝邊境制造一條輻射帶,將中國與朝鮮隔離,將志愿軍困死在朝鮮,如果美國真這么做了,我們真的沒有對應的反制措施,志愿軍將陷入絕境,美國最后沒有這么做,不是美國善良,而是斯大林講了一句話:“如果美國用核武器攻擊中國,等同于用核武器攻擊蘇聯(lián)?!蔽覀兊谝淮误w驗到了擁有核武器,在戰(zhàn)爭中會擁有怎樣的底氣,沒有核武器,在面對敵方的核訛詐時只能束手無策,美國的核訛詐貫穿了整個抗美援朝戰(zhàn)爭,美國高舉著核利劍,時刻高懸在我們的頭頂上,只不過蘇聯(lián)舉著同樣一把利劍,懸在美國頭頂上。

美國的核訛詐,蘇聯(lián)的核保護,本質上都是將身家性命放別人手里,中國的前途命運,怎么能由外人決定?
1955年,中國決定研制原子彈,蘇聯(lián)派出數(shù)百名專家,援助中國核武器計劃,毛主席講過:“原子彈這東西就那么大,沒有這東西,別人就說你不算數(shù)”。隨后大批有志青年從全國各地集結到青海的某個角落,開始了中國的核武器研發(fā)之路。1958年中,中蘇關系惡化,赫魯曉夫撤走了所有核武器援助專家。1960年,全國性的糧食欠收導致參與核武器研發(fā)的科研人員每月只能分到26斤糧食,平均每餐只有一個饅頭一碗菜湯,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營養(yǎng)不良,雙腿浮腫,但他們仍然一心撲在核武器事業(yè)上,夜以繼日。

1964年10月16日,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蒼穹,大漠戈壁上升起了“第二個太陽”,一聲天崩地裂的怒吼響徹大地,一朵蘑菇云翻騰著涌向高空,這一道靚麗的風景,預示著大國的核訛詐與核壟斷,結束了。

氫彈的研制并不是在原子彈爆炸之后進行的,早在1960年,我國已著手氫彈的研發(fā),氫彈相較于原子彈威力更大體積更小,更便于導彈和飛機攜帶,是真正實用化的核武器,但是氫彈的技術要比原子彈更加難以掌握,每次提到我國的氫彈研發(fā),總是避不開一個人——于敏,他提出的氫彈構型解決了關鍵技術障礙,讓我國的氫彈得以早日問世,至于那個構型具體是什么樣的,幾乎沒有人知道,于敏構型算得上是中國的最高機密。
1967年6月17日,空軍一架轟炸機在茫茫戈壁中投下我國第一枚氫彈并成功引爆,330萬噸當量足以將世界上任何一個超大城市夷為平地,這一刻起,我們有了自己的實用化核武器,中華民族挺起了脊梁!

幾十年來,國際局勢風云變化,而中國卻一直安居一隅,集中精力搞建設,正是數(shù)十年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才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氫彈就像是一把傘,晴天遮陽雨天擋雨,每個人都在無形中被庇護著。
猶記得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走在閱兵方隊最后的巨浪-2、東風-17、東風-26、東風-41,我們都知道是誰在背后默默守護著和平,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真理的射程到了而已。
這些大殺器讓美國苦心經(jīng)營大半個世紀的第一島鏈千瘡百孔,讓美國耗費巨資打造的反導體系化為烏有。東風快遞車穿梭在戈壁森林沙漠中,北斗導航星覆蓋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手持利劍,不惹事卻也不怕事,想要有拒絕戰(zhàn)爭的權力,就要有打贏戰(zhàn)爭的能力。氫彈就是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基石,就是捍衛(wèi)民族生存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錘。
氫彈,一點也不輕。
作者:戰(zhàn)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