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老人只顧跳廣場舞,把孫子綁欄桿上,孫子時不時地大哭!
寧夏:奶奶只顧天天跳廣場舞,把穿紙尿褲的孫子拴欄桿上,路人看著都特別心酸
剛寫完婚禮,內(nèi)心還沉浸在幸福的氣氛中。轉(zhuǎn)眼一看穿著紅衣服的小孩,就不得不心酸。
紅色,在一場婚禮中早已成為了主色調(diào)。紅色的喜字、紅色的布置,都在說明紅色代表著喜慶的氣氛,但下面的這位小孩雖然穿著紅色上衣,但卻差幸福千里。

12月17日,寧夏吳忠市一位網(wǎng)友路過廣場,發(fā)現(xiàn)一位小孩出現(xiàn)在欄桿上。因為當天天氣寒冷,有些地方甚至達到零下5℃,欄桿也變成了冰冷的代名詞。

女孩穿著紅色上衣,黑色褲子和粉色童鞋。背上有大大的小熊,紙尿褲若隱若現(xiàn),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并不高興。

小孩時常大哭,因為寒冷,更因為腰上有根繩子限制了自由。原來,小孩出現(xiàn)在這里是奶奶帶過來的,因為奶奶熱衷于廣場舞,所以把孩子用繩子拴在欄桿上。孩子年齡還小,這樣的天氣出現(xiàn)在露天,讓人心酸。如此原因,再加上又被拴在欄桿上,路過的人不得不心酸。
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壓力也陡增,這讓不少年輕人陷入亞健康的狀態(tài)。身體是一切的本錢,不只是年輕人開始注重養(yǎng)生,而且一些老人更是重視。也因此,廣場舞成為一種新方式,不知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大眾視線中。
有老人曾經(jīng)坦言:“廣場舞能趕走一些不開心,還能找別的老太太聊天,順便認識很多朋友”。
在當下,廣場舞已經(jīng)成為老人們的一種愛好。曾經(jīng)年老的生活讓人發(fā)愁,畢竟不缺錢、不缺陷,就是差點事情干。而隨著廣場舞的出現(xiàn),老人們幾近瘋狂。
老太太和老大爺都想要健康,老太太和老大爺更需要生活的樂趣。甚至,老人找老伴也在廣場舞中促成。

只是可惜,這位老人太過于熱衷廣場舞。在孫子和廣場舞之間,似乎做出了選擇。拴在欄桿上去跳舞,看似兩全其美,其實已經(jīng)把重心放在了廣場舞上。
孩子時不時的大哭,這位奶奶只能抽時間過來查看一下。其他時間,絲毫不管站在冷風中站著的孫子。
這讓一些身為母親的路人心酸不已,都說“隔代親”,但如此情形始終讓人難忘。
老人幫年輕父母帶孩子很正常,不少的年輕人因為出外打工,對孩子的關(guān)懷很少。甚至一些父母過年回家,孩子對自己一點也不親昵。連最起碼的“爸爸”、“媽媽”都叫不出口,農(nóng)村一些留守兒童就是這樣
父母和孩子一次次重逢,帶給人的都是感動。孩子如此長大,明知可能和自己關(guān)系淺薄,但次年這些父母還是出外打工。因為父母不出去打工,就可能難以維系這個家庭,甚至可能讓孩子無法茁壯成長。
理想豐滿,現(xiàn)實卻相當骨干,很多事情都是無奈。但更無奈的是遇到類似的老人,絲毫不把孫子當親孫子,干得是跟折騰孫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