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對手是窮人,并非資本家。
真正痛苦的人,并非尚有能力“躺平”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齒輪的人。
?
1.普通工作要不要有?
要有。
120一天干不干?
不干。
可是你不干,自有人干。
于是、同時
價格總是可以處于最低的狀態(tài),因為總會有人尚能接受,便去做
無人時再漲一點也無妨,便又有人了。
2.為何呢?
——衣食住行尚可否?
確實,可。
則,何來怨艾之聲?
。
3.譬如,明星要不要有?
要有。
1000一天行不行?
“?”
4.這時會想到數(shù)量影響的問題。
無數(shù)的代表【無】者的0在增長時,并沒有討價還價余地,0不可以再減了。
但是10并不在意,10可以接受數(shù)字變小,但離0有10個單位之遠(yuǎn),可以等待。
但市場不能等待,需求與被需求便在此顛倒了。所以反而【滿】者的價格總可以往高了去
總結(jié):窮人的對手是隊友,而非資本家。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