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悉達多》讀書筆記【德】赫爾曼·黑塞著 姜乙譯:精神流浪的一生

2022-06-03 23:26 作者:就是二多  | 我要投稿

哪里另有一條迫近“我”,迫近內(nèi)在,迫近阿特曼的路?一條更值得尋找的路?啊,沒人能指明這條路。沒人認得它。不論父親、老師還是智者。即便在頌神祭歌中也無從尋得。哪怕婆羅門及其神圣之書包羅萬象:創(chuàng)世、語言的起源、飲食、呼吸、感官秩序,諸神的作為——它確實極為淵博——但它如果不知曉那最重要的、唯一的東西,了解上述這一切又有何意義?

悉達多確實一生都在尋找,誤入迷途過,孤獨過,愛過,荒誕過,沉淪過,通透過,痛苦過,他始終尋求著不可名狀的自我,他曾自以為不在乎俗世才能達到道,卻不想像眾生一樣真實地活過才會達到“道”。(這本書有好多不可名狀的詞,只能自己體悟咧


每個人都奔向目標(biāo),被折磨,受苦難。


他想,我的人生之路確實古怪曲折。少年時,我只知神明和獻祭。青年時,我只知苦修、思考和禪定;我渴求梵天,崇拜永恒的阿特曼。壯年時,我追隨懺悔者生活在林中,漠視肉體,忍受酷暑嚴(yán)寒和饑餓。之后我又奇跡般地與佛陀和他至高的法義相遇,關(guān)乎圓一世界的真理如血液般在我體內(nèi)奔涌,但我又不得不告別佛陀及其偉大學(xué)說。我跟迦摩羅學(xué)《愛經(jīng)》,跟迦摩施瓦彌學(xué)做生意。賺錢又輸錢。我學(xué)會養(yǎng)尊處優(yōu),滿足肉體。我失去精神家園,荒疏思想,忘記圓一。不是嗎?在這漫長曲折的路上,一個男人成了孩子,一位思考者成了世人。然而這條路又十分美好,然而我胸中之鳴鳥尚未死去。這是怎樣的路!為重新成為孩子,為從頭再來,我必須變蠢、習(xí)惡、犯錯。必須經(jīng)歷厭惡、失望、痛苦??晌业男馁澰S我走這條路,我的眼睛為此歡笑。為收獲恩寵,重新聽見“唵”,為再次酣睡,適時醒來,我必須走投無路,墮入深淵,直至動了愚蠢的輕生之念。為了重新找到內(nèi)在的阿特曼,我必須先成為愚人。為了再活,我必須犯罪。這條路還會引我去向何方?它如此古怪,泥濘不堪,或許是個旋回。它自便吧,我愿隨它走。


真的反面同樣真實!也就是說,只有片面的真才得以以言辭彰顯??梢运伎己脱哉f的一切都是片面的,是局部,都缺乏整體、完滿、統(tǒng)一。世尊喬達摩在宣法和談?wù)撌澜鐣r,不得不將世界分為輪回和涅槃、幻象和真相、苦與救贖。宣法之人別無他途,而我們周圍和內(nèi)在的世界卻從未淪于片面。尚無一人,尚無一事,完全輪回或徹底涅槃。尚無一人絕對神圣或絕對罪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受制于幻象,相信時間真實存在。時間并不真實存在,喬文達,我時有感悟。而如果時間并非實在,世界與永恒、苦難與極樂、善與惡的界限亦皆為幻象。


你看,我的喬文達,這就是我的認知:智慧無法言傳。智者試圖傳授智慧,總像癡人說夢。


我不再將這個世界與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圓滿世界比照,而是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于它。


對于隱匿的意義來說,言語無益。它總在言說中歪曲,變異,變蠢——是,即便這一點也極好,令我歡喜。一個人的寶藏與智慧,在他人聽來卻是愚癡,連這我也認同。

這本書講述的是悉達多追求自我、圓滿(不是個人的圓滿,而是找到)的一生,個人覺得大多數(shù)都與人在人生中的困惑、經(jīng)歷符合,黑塞太會寫了,完成度很高,本人寫不出書評,只能分享幾個自己分出來的架構(gòu)。


喬文達和悉達多的對比:一個追隨得道佛陀,苦修行卻始終悟不得道,一個走入人間,體悟苦難最終通透


不管是讀這本書還是看這篇讀書筆記,都要帶著自己的思考。以下均為原文


求道


而最愛他的人是喬文達。他愛悉達多的目光和仁慈的嗓音;他愛他的步態(tài),他行動時的優(yōu)雅完美。他愛悉達多的一切言行,但更愛他的精神,他崇高激昂的思想、強大的意志和高貴的使命感。喬文達知道:悉達多不會成為卑劣的婆羅門,腐敗的祭司,貪婪施咒的商販,虛榮空洞的辯術(shù)士;他也不會成為邪惡奸詐的僧侶,信眾中善良愚蠢的羔羊。不,即便是他喬文達也不愿成為那樣的人。他不想做千萬庸碌的婆羅門中的一員。他要追隨他,為人擁戴而神圣的悉達多。他要追隨他,當(dāng)悉達多成了神,抵達無量光明的世界,他仍要做他的朋友,他的隨從,他的仆人,他的侍衛(wèi),他的影子。


所有人都熱愛悉達多。悉達多令所有人喜悅。所有人都對他興致勃勃。


悉達多唯一的目標(biāo)是墮入空無。無渴慕,無愿望,無夢想。無喜無悲?!拔摇北蝗コ?,不復(fù)存在。讓空洞的心靈覓得安寧,在無“我”的深思中聽便奇跡。這是他的目標(biāo)。當(dāng)“我”被徹底征服,當(dāng)“我”消亡,當(dāng)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滅,那最終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個大秘密,必定覺醒。


悉達多將長袍送給街上一位貧窮的婆羅門。身上只系一條遮羞布,披一件未縫的土色斗篷。他每日只進食一次,且是生食。他齋戒了十五日。他齋戒了二十八日。他的身軀和面頰日漸消瘦。因消瘦而變大的雙眼中閃爍著熱烈的幻夢。他枯瘦的手指長出長指甲,下巴生出干枯蓬亂的胡須。他遇見女人時目光冷淡,遇見城中穿著華美之人,嘴角流露出輕蔑。他見到商販經(jīng)商,君侯外出狩獵,服喪者哀嚎,娼妓出賣色相,醫(yī)生救治病人,祭司定奪播種之日,情侶們相互愛撫,母親們哺乳——這一切都讓他不屑。一切都是欺騙,都散發(fā)著惡臭,謊言的惡臭。一切欲望、幸福和優(yōu)美皆為虛幻。一切都在腐朽。世界是苦澀的。生活即是折磨。


喬文達道:“悉達多你是在和我說笑。你怎么可能在那些貧乏者中學(xué)會禪定,學(xué)會屏息斂氣,學(xué)會忍受饑餓和痛苦?”


悉達多輕聲道,仿佛自言自語:“禪定是什么?什么是脫離肉體?齋戒是什么?什么是屏息斂氣?那不過是逃避‘我’,是暫時從‘我’的折磨中逃出來,是對生命的虛無和痛苦的暫時麻醉。這種逃避、麻醉,即便是驅(qū)牛者也能在客棧中找到。他只消喝上幾杯米酒或發(fā)酵的椰子奶就能忘掉自己。他將感受不到生活的痛苦,他被暫時麻醉,在米酒的杯盞間昏沉入睡。他同樣能獲得悉達多和喬文達通過長久修習(xí)才獲得的棄絕肉體與停留在無‘我’中的感受。就是這樣,喬文達?!?/p>


酗酒者可以被麻醉,他可以獲得短暫的逃避和休憩,但當(dāng)他從幻覺中醒來時會發(fā)現(xiàn)一切依舊。他沒有成為智者,沒有積累知識,也沒有進入更高的境界。


另一次,悉達多和喬文達一同走出森林,去村落為兄長和師父乞食。悉達多開口道:“那么,喬文達,我們走對了路嗎?我們離知識近了嗎?離解脫近了嗎?抑或我們不過是在原地打轉(zhuǎn)——我們原本不是要擺脫輪回嗎?”


喬文達道:“我們學(xué)了很多,悉達多。許多還需修習(xí)。我們沒有打轉(zhuǎn),我們在攀登,打轉(zhuǎn)如同陀螺,我們卻已升了幾級臺階。”


悉達多開口道:“那么,喬文達,我們走對了路嗎?我們離知識近了嗎?離解脫近了嗎?抑或我們不過是在原地打轉(zhuǎn)——我們原本不是要擺脫輪回嗎?”


悉達多親切地對他說:“別忘了,喬文達,你已是佛陀的沙門!你棄絕了故鄉(xiāng)和雙親,棄絕了出身和財產(chǎn),棄絕了自己的意志,棄絕了友誼。這是法義的要求,佛陀的意志,也是你的心愿。明天,哦,喬文達,我將離開你?!?/p>


我無權(quán)論斷他人的生活!唯獨對自己的生活必須做出判斷。我必須選擇,必須放棄。我們沙門尋求棄絕于‘我’,哦,世尊。假如我皈依于您,哦,世尊,我擔(dān)憂我的‘我’只是表面地、虛假地獲得安寧,得到解脫。而事實上,我的‘我’卻仍在生存、壯大。因為,我會將法義,我的后來者,我對您的愛,以及僧團當(dāng)作我。


覺醒


他最終發(fā)現(xiàn):“答案是‘我’。我要學(xué)的即是‘我’的意義及本質(zhì)?!摇?,是我要擺脫、要制勝的東西?!摇瑓s是我無法制勝,只能欺罔、逃遁,只能隱藏的東西。當(dāng)真!世上再沒什么別的,像我的‘我’這樣讓我費解。是‘我’,這個謎,讓我活著,讓我有別于他人,讓我成為悉達多!在世上,我最一無所知的莫過于‘我’,莫過于悉達多!”


我要拜自己為師。我要認識自己,認識神秘的悉達多。


在悉達多看來,如果在湛藍中,在河流中,潛居著獨一的神性,那這恰是神性的形式和意義。它就在這兒的燦黃、湛藍中,在那兒的天空、森林中,在悉達多中。意義和本質(zhì)絕非隱藏在事物背后,它們就在事物當(dāng)中,在一切事物當(dāng)中。


可我哪,我這個有意研讀世界之書、自我存在之書的人,卻預(yù)先愛上一個臆想的意義。我忽視了書中的語詞。我把現(xiàn)象世界看作虛妄。我視眼目所見、唇齒所嘗的僅為沒有價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惶惑


他如此孤獨。多年來,他并未像現(xiàn)在這樣意識到自己無家可歸。


貴族屬于貴族,手藝人屬于手藝人,他們說同樣的話,容身一處,分享生活。婆羅門要同婆羅門在一起。苦行者要在沙門中立足。即便歸隱山林的隱士也不是獨自一人,他們也有同道人,有歸屬。喬文達已皈依佛門,萬千僧人是他的弟兄,他們著同樣的僧服,信共同的信仰,說相同的話??墒撬み_多,他屬于哪里?和誰分享生活?說誰的話?


日月相推,河流奔涌,蜜蜂嗡嗡,亙古不變。但在從前的悉達多眼中,它們不過是魅惑的、稍縱即逝的霧靄。以懷疑熟視,這一切注定被思想洞悉,一無是處。因為它們并非本質(zhì)。本質(zhì)位于可見世界的彼岸。


可現(xiàn)在,他獲得自由的雙眼流連于塵世,他看見且清晰地辨明可見世界。他不再問詢本質(zhì),瞄準(zhǔn)彼岸,他在世間尋找故鄉(xiāng)。如若人能毫無希求,質(zhì)樸而天真無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雋美!


因他始終試圖以思想之網(wǎng)去捕捉自我,而使得自我從未被真正發(fā)現(xiàn)。


自然,肉體并非自我,感官游戲并非自我。如此看來思想也并非自我。才智并非自我。歸納結(jié)論,由舊思想編織新思想的可修習(xí)之智慧和技藝并非自我。不,這一思想境界乃是塵世的。如果一個人扼殺了感官意義上的偶然之我,卻喂養(yǎng)思想意義上博學(xué)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會尋得自我的。兩者,思想和感官,均為美的事物;兩者背后均隱藏終極意義;兩者都值得傾聽,值得參與;兩者均不容蔑視亦不必高估。自兩者中均可聽到內(nèi)在的秘密之聲。


情愛可以乞得,可以購買,可以受饋,也可在陋巷覓得,卻唯獨不能強奪。


入世


我會思考、等待、齋戒。


悉達多的確無心生意。做生意的益處,無非是令他有足夠的錢財交與迦摩羅。盡管他獲得的遠超出他所需要的。他只是對曾經(jīng)如同月亮般遙遠而陌生的世人,他們的生意、手藝、憂煩,他們的娛樂和蠢行感到既同情又好奇。雖然他能輕而易舉地和他們攀談,與他們相處,向他們學(xué)習(xí),但他深刻地認識到,將他同世人區(qū)分開來的,是他做沙門的經(jīng)歷。他看見世人以孩童或動物的方式生活,這讓他既愛慕又蔑視。他看見他們?yōu)橐恍┰谒磥砗翢o價值的東西,為了錢,為了微不足道的欲望,為了可憐的尊嚴(yán)而操勞、受苦、衰老。他看見他們彼此責(zé)罵、羞辱,看見他們?yōu)槟切┝钌抽T付之一哂的痛苦慟哭,為那些令沙門不屑一顧的貧乏苦惱。


他接納人們帶來的一切。他歡迎兜售亞麻的商人,歡迎來向他借貸的人,也愿意長久地傾聽乞丐講述自己潦倒的生活,盡管他們的生活遠不及任何一位沙門的生活貧窮。他對待富庶的外國商人,和對待替他刮臉的仆人,對待他故意被騙去幾個銅板的街頭香蕉小販別無二致。如果迦摩施瓦彌來找他抱怨,或因一樁生意指責(zé)他,他也會好奇地耐心傾聽,表示驚訝,試圖理解,對他做適度的讓步,接著離開他,去約見下一位需要他的人。許多人來找他做生意,許多人想蒙騙他,許多人試圖探聽他,許多人想博得他的同情,許多人想得到他的建議。他給出建議,表示同情,慷慨解囊,他甚至故意被欺騙。就像當(dāng)年他熱衷于侍奉諸神和做沙門時一樣,他全神貫注,激情飽滿地和眾人游戲著。


時常,他感到內(nèi)心深處有一個垂微的聲音在輕聲提醒,輕聲抱怨。輕到幾乎無從捕捉。他開始在某些時刻意識到自己正過著荒謬的生活。所有這些他做的事情無非是游戲。這游戲令他快活,偶爾讓他愉悅。但是真實的生活卻擦身而過,無法觸及。如同一個人在玩球,他同他的生意以及周圍的人玩耍。他冷眼旁觀,尋得開心。而他的心,他存在的源泉卻不在。那眼泉十分遙遠,漸漸消失在視線之外,與他的生活無關(guān)。幾次,他為他意識到的這一切感到驚恐。他希望自己也能滿腔熱情,全心全意地參與到孩子氣的日常行為中。真正地去生活、去勞作、去享樂,而不只是一位旁觀者。


如今,這一切已成記憶、往昔。曾在他心中呼嘯的圣音,如今遙遠而微弱地低語著。盡管他跟隨沙門、喬達摩、他婆羅門的父親習(xí)得的學(xué)問,諸如節(jié)制地生活、思考的樂趣、禪定的習(xí)慣,以及那關(guān)乎既非肉體亦非意識的永恒之我的秘密知識,仍長久地留在他心中,但許多已覆沒,蒙塵。如同陶匠的旋盤,一經(jīng)起模便長久旋轉(zhuǎn),隨后卻漸漸倦乏,停擺。悉達多靈魂的苦修之輪、思想之輪、分辨之輪長久旋轉(zhuǎn)著,依舊旋轉(zhuǎn)著,但它已漸緩,松動乃至接近靜止。如同瀕死的樹干因潮氣侵襲、注滿而腐朽,世俗和惰性侵入并充滿悉達多的靈魂。它不再輕盈,反而疲憊、麻痹。同時,他的感官卻活躍起來,它學(xué)到許多,體驗許多。


悉達多學(xué)會做生意,發(fā)號施令,尋歡作樂。他學(xué)會穿戴華美的服飾,使喚仆從,在芳馥的水中沐浴。他學(xué)會品嘗佳肴,也吃魚、肉和飛禽。他學(xué)會享用香料和甜品,學(xué)會忘乎形骸地縱飲。他學(xué)會擲骰子、下棋,觀賞舞女表演,乘轎子,睡在綿軟的床上。只是他依舊自認與眾不同,卓爾不群。對待他人,他總帶著嘲弄的蔑視,如同沙門蔑視俗人。當(dāng)迦摩施瓦彌不安、憤怒,自覺被冒犯或為生意煩惱時,他總是輕蔑地袖手旁觀。隨著秋收季和雨季的往復(fù),他的蔑視在不知不覺間逐漸乏力,優(yōu)越感逐漸平復(fù)。隨著日進斗金,他也沾染了世人的幼稚和膽怯。而他羨慕世人。他越和他們相像,就越羨慕他們。他羨慕他們擁有,他卻欠缺的對個人生活的重視,羨慕他們強烈的快樂和恐懼,羨慕他們?yōu)椴话灿痔鹈鄣男腋8卸粩鄩嬋霅酆樱w慕他們不懈地愛自己、愛女人、愛他們的孩子、愛名望金錢,羨慕他們熱衷于諸多盤算和祈盼。他無法效仿這孩童般的快樂和愚蠢。他學(xué)會的,恰是他最難接受、最蔑視的東西。


他看起來依舊比旁人聰敏、明智,但笑容極少。一些富人常見的面貌漸次顯現(xiàn)在他臉上:焦躁、渙散、無情、貪而不足、飽食無度。富人的靈魂病逐漸侵襲他。



悉達多離開喬文達后的新生活已經(jīng)枯萎。它隨荏苒的光陰失去光澤,積聚褶皺和斑點;雖藏于深處,卻不時顯露惡劣。失落和厭惡伺機待發(fā)。悉達多并未察覺。他只意識到內(nèi)心曾覺醒的清悅篤定之音,曾不斷指引他的聲音,已悄然緘默。


她(悉達多的情人:迦摩羅)的美已開始枯萎,帶著隱匿的、未被言說、未被察覺的焦慮:懼怕衰老,懼怕凋敝之秋,懼怕必死的命運。他嘆息著和她道別,靈魂充滿幽閉的哀愁。


悉達多陰郁地走進花園,鎖上園門,坐在芒果樹下,心中充滿死意和恐懼。他坐在芒果樹下,體察死意和恐懼又如何在胸中幻滅、枯萎,如何走向終結(jié)。他緩慢地集中思想,回顧自己的生活。從有記憶的日子開始,他何時幸福,又何時喜悅過?哦!是的,他有過許多幸福和喜悅,少年時他就品嘗過這些滋味。當(dāng)他贏得婆羅門的夸贊,當(dāng)他超過其他孩子,出色地背誦圣詩,與賢士們辯論,參與祭祀。那時,他聽見內(nèi)心的聲音說:“路在前方,走這條路是你的使命。諸神在等你。”青年時,隨著思想之目標(biāo)不斷高揚,他從志向相當(dāng)?shù)娜酥忻摲f而出。他在痛苦中思索梵天真諦,每次獲得真知都點燃他新的渴求。在渴求間,痛苦中,他又聽到心中的召喚:“繼續(xù)!繼續(xù)!這是你的使命!”這聲音召喚他,在他離開家鄉(xiāng),成為沙門時;在他離開沙門,走向世尊佛陀時;在他離開世尊佛陀,踏入無常時。他已多久沒聽見這聲音?已有多久毫無精進?他走過多少平庸、荒蕪的路。多年來,他沒有崇高目標(biāo),沒有渴望,毫無進取。他貪猥無厭,饜足于可憐的嗜好!多年來,他一直在渾然不覺中試圖且盼望成為世人??伤纳顓s因為他懷著別樣的目標(biāo)和憂慮,遠比那些孩童般的世人更加不幸和貧窮。由迦摩施瓦彌一類人構(gòu)成的世界于他不過是一場游戲,一支供人觀賞的舞蹈,一部鬧劇。他唯一珍惜的是迦摩羅。他珍惜她——但依然珍惜嗎?他還需要她,或她還需要他嗎?難道他們不是在無盡的游戲中游戲?為這游戲而活可有必要?不,沒有必要!這游戲叫做輪回,一種孩童游戲,一種或許可愛的游戲。一次,兩次,十次——難道要不停地游戲下去?


悉達多這時清楚,游戲業(yè)已終結(jié)。他不會再游戲下去。一陣顫栗襲擊了他的肉體和心靈,他感到某些東西已經(jīng)死去。


涅槃



悉達多遠離城邑,步入林中。他只清楚,他不會再回去。多年的生活已一去不返。他嘗夠這生活的滋味,到了惡心的地步。他夢中的知更鳥死了。他心中的鳥也死了。他深困于輪回的牢籠。似一塊吸飽水的海綿,他嘗夠厭惡和死亡的味道。他渾身膩煩,渾身痛苦,渾身充滿死意。世上再沒什么能誘惑他,愉悅他,安撫他。


他只盼忘掉自己,得到安寧,甚至死去。只求閃電擊斃他!虎狼吞噬他!只求一杯毒酒麻醉他,讓他遺忘、沉睡,永不醒來!這世上還有哪種穢跡他沒習(xí)染?還有什么罪孽和蠢行他沒觸及?還有哪一隅靈魂的荒蠻之地他沒駐足?他豈能再活?再呼吸?再感覺饑餓,再吃,再睡,再和女人同笫?這輪回不是耗盡和桎梏了他?


悉達多抵達河畔。年輕時,他從喬達摩的舍衛(wèi)城中來,有位船夫曾在此渡他過岸。他疑慮著駐足,被疲倦和饑餓折磨:為何繼續(xù)走?去哪里?有何目標(biāo)?不,除了深切悲痛地盼著拋卻極度荒蕪的夢,傾吐陳腐的酒,終結(jié)可憐又可恥的生活,他沒有別的目標(biāo)。


河水映出他靈魂駭人的空虛。是,他已走到盡頭。除了毀掉自我,將失敗的生活粉碎,拋到狂笑的諸神腳下,他別無他途。這不正是他期盼的嘔吐的狂瀾:去死,粉碎他憎惡的肉體!讓它被魚吃掉。這發(fā)瘋、墮落而腐朽的肉體,這凋敝盡耗的靈魂,這條悉達多的狗!愿它被魚或鱷撕咬,愿它被惡魔扯碎!


他神色扭曲地瞪著河水中倒映的臉,嘔吐起來。他虛弱地松開抱住枝干的雙臂,輕微旋轉(zhuǎn)身軀,好垂直入水,好沉溺。他緊閉雙眼,跌下去,迎接死亡。


這時,自靈魂荒蕪的一隅,自往昔頹廢的生活中傳來一個聲音。這聲音是一個字,一個音節(jié),是神圣的“唵”,是婆羅門禱辭中起始與收束的古老之音。它常意味“圓滿”“完成”。他喃喃脫口而出。就在“唵”字之音擦過耳畔的瞬間,他長眠的魂魄猛然復(fù)蘇,他辨認出自己的蠢行。


悉達多深感驚恐。這正是他的境況:絕望,步入歧途,拋棄智識,甚至求死。這幼稚的求死之心不斷滋生,乃至行將擺脫肉體,求得安寧!“唵”字迫入意志的強烈遠勝于近來悔恨和死意的折磨。這一刻促成他在不幸中、在癲狂中認清自己。


“唵!”他自語,“唵!”他又認識了阿特曼,不滅的生命,認識了一切他遺忘的神圣事物。


世相無常。我們的裝扮、發(fā)式和身體最為無常。


他傷感又幸福地回憶起他曾跟迦摩羅夸耀,他懂三種高貴又制勝的藝術(shù):齋戒、等待、思考。這是他的寶,他的力,他不變的支撐。他用他勤奮艱辛的全部青年歲月修習(xí)這三門藝術(shù),如今他卻遺棄了它們,不再齋戒、等待、思考。為了肉體、享樂和財富這些無常之物、卑劣之物,他交付了它們!他陷入古怪的現(xiàn)實??磥?,他已真正成為世人。


得道


我跟河水學(xué)會傾聽,你也該跟它學(xué)。河水無所不知,求教河水你可學(xué)會一切。



“你,”一天,悉達多問瓦穌迪瓦,“你也跟河水悟出‘時間并不存在’這一秘密嗎?”


瓦穌迪瓦現(xiàn)出明朗的微笑。


“是的,悉達多?!彼溃澳愕囊馑际?,河水無處不在。無論在源頭、河口、瀑布、船埠,還是在湍流中、大海里、山澗中。對于河水來說只有當(dāng)下。既沒有過去的影子,也沒有未來的影子?”


“是的?!毕み_多道,“我領(lǐng)悟到這個道理后,認出我的生活也是一條河。這條河用幻象,而非現(xiàn)實,隔開少年悉達多、成年悉達多和老年悉達多。悉達多的前世并非過去,死亡和重歸梵天亦并非未來。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一切都是本質(zhì)和當(dāng)下?!?/p>


人一旦戰(zhàn)勝時間,放逐時間,一切世上的苦難與仇恨不就被戰(zhàn)勝,被放逐了?


悉達多和瓦穌迪瓦的笑容越來越像。他們天真無邪,白發(fā)婆娑,臉上綻放同樣的神采,幸福的光華在他們細密的皺紋間盛開。許多旅人見到這對船夫,以為他們是兄弟。夜晚,他們常沉默地坐在岸邊殘株上聽水。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水聲,也是生命之聲,存在之聲,永恒之聲。他們常在傾聽時心系一處,想到某次對話,某位他們關(guān)注的船客的容貌與命運,想到死與童年。當(dāng)河水訴說美好時,他們默契相視,為同樣的疑問得到同樣的答復(fù)而欣喜。


一位真正的求道者,真正渴求正覺成悟之人不會接受任何法義。但得道之人卻認可任何法義、道路和目標(biāo)。沒有什么能將他和其他萬千駐永恒、通神冥的圣賢隔絕。


生命不滅,剎那即永恒。



孩子帶來的不是幸福安寧,而是痛苦憂慮??墒撬麗鬯瑢幵溉淌軔鄣耐纯嗪蛻n慮,也不愿接受沒有他的幸福和快樂。


你不強迫他,不打他,不控制他,因為你知道柔勝于剛,水勝于石,愛勝于暴。很好,我贊賞你??赡悴粡娖炔回?zé)罰的主張,難道不是一種過失?難道你沒有用愛束縛他?沒有每天用善和忍,令他羞愧為難?你難道沒有強迫這自大放肆的孩子,同兩個視米為佳肴的老家伙住在茅舍里?老人的思想可不會與孩子相同。他們心境蒼老平靜,連步態(tài)都跟孩子不同。難道這一切不是對孩子的強迫和懲罰?”


我常有此想法??墒悄憧?,我怎能把這個心硬的孩子送到那個世界去?難道他不會放肆地沉迷于享樂和權(quán)力,不會重復(fù)他父親的過失,不會完全迷失于輪回之中?”


人獨自行過生命,蒙受玷污,承擔(dān)罪過,痛飲苦酒,尋覓出路。


因為你愛他,你愿意保他免于苦難和失望?但是就算你替他舍命十次,恐怕也不能扭轉(zhuǎn)他命運的一絲一毫!


可是自從兒子出現(xiàn),他悉達多卻成了完全的世人??鄳僦?,在愛中迷失;因為愛,而成為愚人。而今,他感受到生命中這遲來的強烈而奇異的激情,遭苦難,受折磨,卻充滿喜悅,獲得新生,變得富足。


愛并非毫無價值。它源自天性,是一種必需。愛的欲望該得到哺育,痛苦該去品嘗,蠢行該去實踐。


他的愛像一道傷口。他感到傷口的存在不該只為在心中潰爛,它應(yīng)該風(fēng)化、發(fā)光。


理解并同情他們不是由思想和理智,而是由沖動和欲望掌管的生活。


母親對孩子盲目的愛,父親癡愚盲目地為獨子驕傲,賣弄風(fēng)情的年輕女人盲目狂野地追求珠寶和男人獵艷的目光——對現(xiàn)在的悉達多來說,所有這些本能、簡單、愚蠢,卻極為強烈鮮活的欲望不再幼稚。他看到人們?yōu)橛睿蛴粩鄤?chuàng)造、出行、征戰(zhàn),不斷受難。他愛他們。他在他們的每種激情、每種作為中看到生命、生機,看到堅不可摧之物和梵天。他在他們盲目的忠誠、盲目的強悍和堅韌中看到可愛和可敬之處。世人和學(xué)者、思想者相比應(yīng)有盡有,除了唯一微不足道的東西:自覺。對生命整體的自覺思考。時常,悉達多甚至懷疑自覺的價值被高估,或許它只是思想者的天真。思想者只是思想的孩童般的世人而已。其他方面,世人和智者不僅不相上下,反而時??紤]得更深遠。就如同動物在必要時強勁決絕的作為,往往勝于人類。



他記起年輕時曾如何迫使父親答應(yīng)他出門苦修,如何同父親告別,如何離家,之后又再未回去。難道父親不是為他受苦,如同他現(xiàn)在為兒子受苦?難道父親不是再沒見到兒子,早已孤零零地死去?這難道不是一幕奇異又荒謬的諧???不是一場宿命的輪回?


河水笑著。是的,正是如此。一切未受盡的苦,未獲得的救贖都會重來。苦難從未改變。


每個人都奔向目標(biāo),被折磨,受苦難。


得道


他不再分辨歡笑與哭泣之聲、天真與雄渾之聲。這些聲音是為一體。智者的笑,怒者的喊,渴慕者的哀訴,垂死者的呻吟,糾纏交織著合為一體。所有聲音、目標(biāo)、渴望、痛苦、欲念,所有善與惡合為一體,構(gòu)成世界,構(gòu)成事件之河,生命之音樂。當(dāng)他專注于河水咆哮的交響,當(dāng)他不再聽到哀,聽到笑,當(dāng)他的靈魂不再執(zhí)念于一種聲音,自我不再被占據(jù),而是傾聽一切,傾聽整體和統(tǒng)一時,這偉大的交響,凝成了一個字,這個字是“唵”,意為圓滿。


悉達多不再與命運搏斗,不再與意志作對。他的痛苦已然止息,他的臉上盛放喜悅。他認知了完滿,贊同事件之河,贊同生活的奔流,滿是同情,滿是喜悅,順流而行,融入統(tǒng)一。


喬文達和悉達多(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喬文達篇)



《悉達多》讀書筆記【德】赫爾曼·黑塞著 姜乙譯:精神流浪的一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红原县| 扎鲁特旗| 临湘市| 莱阳市| 普安县| 吐鲁番市| 北流市| 怀柔区| 乌拉特前旗| 葫芦岛市| 崇阳县| 玉环县| 高阳县| 安福县| 正镶白旗| 博兴县| 越西县| 连江县| 民乐县| 达尔| 探索| 固安县| 嘉定区| 色达县| 会泽县| 彭水| 西乌| 米泉市| 中卫市| 祁连县| 定日县| 凤冈县| 资源县| 阳江市| 栖霞市| 咸丰县| 广饶县| 北流市| 新竹市| 兴业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