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自律一段時間,總會被打回原形?
U 妹看了部很久以前的科幻片《永無止境》。
電影開頭,主人公艾迪是個失意作家,拖稿成癮,精神萎靡。
作息顛倒讓他憔悴,審稿編輯對他失望,租來的房間雜亂不堪,女朋友也要和他分手。
后來他吃了顆號稱能瞬間開發(fā)大腦潛力,讓人變聰明的藥丸?NZT。
他立馬斬斷拖延,專注高效,學習能力和做事效率大大提升,每個細胞都在高速運轉(zhuǎn)。
他專心工作,外出健身,自身整潔干凈,志氣壯志凌云,事業(yè)平步青云。
從人人唾棄的失意者,變成人人刮目相待的開掛者。
看到這里 U 妹好入戲,吃了這種藥丸就能開掛。
但 NZT 的藥效只能維持一天,艾迪對 NZT 上了癮。
吃藥全天開掛,不吃藥就恢復到渾渾噩噩的自己。
U 妹便想,也許現(xiàn)實中沒有這么神奇的 NZT,
但這藥有個代替品,成本低,更安全,常見易得,行之有效,關(guān)鍵是還沒副作用。
——它就是自律,自律的習慣就是現(xiàn)實版的 NZT。

01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年輕人不能碰的東西?
有很多回答都提到了共同的一點:
超過自己能力之外的東西不要碰。
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剛畢業(yè)的年輕人給自己挖坑,就開始盲目消費;借唄、信用卡、網(wǎng)貸開始拆東墻補西墻式的惡循環(huán)。
結(jié)果畢業(yè)不到半年,他已經(jīng)欠了 5 萬塊,還不算利息。
美好的畢業(yè)生活從還債開始,每個月的狀態(tài)就是:工資還沒發(fā),銀行賬單就來了。
典型的貧民窟青年,表面上風光無限,背地里狂風呼嘯。
一邊支出不符合身份的開銷,一邊承受著超過自己能力之外的債務。
一步步把自己推向債務深淵,萬劫不復。
你說他蠢嗎?大學畢業(yè),智商應該不低。
你說他不蠢嗎?人生才剛開始就背了一身債務。

02
自律到變態(tài)的人,人生就像開了掛。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你認為最好的生活狀態(tài)是什么?
點贊數(shù)第一的回答是:自律。
理由很簡單,自律的人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種 “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的安全感,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前段時間,被說多年 “花瓶” 的韓雪又刷屏,因為上了一期真人秀節(jié)目《女人有話說》,許多人紛紛對她路轉(zhuǎn)粉。
為什么呢?因為她的高度自律,讓她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活成了不少人期待的樣子。
七點半起床;
三分鐘洗漱;
五分鐘化妝;
……
規(guī)律到令人咋舌。
所有的這些,她都雷打不動地堅持了十幾年。

一直不溫不火的韓雪在《聲臨其境》的節(jié)目配音中得到一個炒紅自己的機會,名副其實的讓她真正火了一把,畢竟她當時一開口,驚艷了全場人。
當她在講述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感染了不少人!一有時間就連英語口語,發(fā)音,不管在家還是在片場。
她曾經(jīng)說:
“學習英語并沒有捷徑可走,我并不相信鼓吹在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學好一門語言這樣的神話?!?/p>
真正厲害的人,會因為對生活、對事業(yè)的熱情選擇控制不合理的欲望,每一次的自律,都意味著他們比以前更強大。
正是這樣的自律到變態(tài)的生活,讓她活出了開掛的人生。

03
近來微博上有個詞很火,叫朋友圈式自律。
它是指在朋友圈立了很多 flag,最后幾乎沒有一個能堅持下來的現(xiàn)象。
不少網(wǎng)友自嘲道:“哈哈,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曾有一個調(diào)查說:一月份來健身的人,大多數(shù)到三月就不再出現(xiàn)了。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向往自律的人很多,可是真正堅持下來的卻很少。
想想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狀態(tài):
嘴巴上說著要減肥,結(jié)果跑了 2 天就放棄,看到燒烤、冰淇淋就控制不了自己;
發(fā)誓以后要早睡早起,結(jié)果又一次熬夜到凌晨;
所有不能堅持下來的自律都是 “偽自律” 罷了。
那么問題來了,真正自律的狀態(tài)是什么?
是你為了你的目標,利用各種方法,利用周圍的環(huán)境,周圍的人,甚至利用你自己的身體,大腦,來幫助你做想做的事情。
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堅持一兩周,頂多是因為好奇、好玩、跟風、融入圈子。
如果想長期自律,靠的就是習慣,長期不斷養(yǎng)成的習慣。

自律不應該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手段,它所控制的,不是你的行為,而是你的內(nèi)心。
自律的生活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時間去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需要耐心去體會其中滋味。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堅持自律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
可能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一個月、二個月看不出來,但是十年、二十年呢?
差別是驚為天人啊!
做人啊,只有舍得對自己下狠手,生活才會對你溫柔。
你不對自己狠一點,生活就會對你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