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克服拖延癥也是一件很喪氣的事情

主筆:新羽Celine
首先按照慣例,還是應(yīng)該說聲抱歉。
本來應(yīng)該上周就交的稿子基于我的拖延癥,拖到了這周才算有個水花。
拖延癥對我來說,就好像有只淘氣好動的可愛奶貓?zhí)狭四愕淖烂?,踩上了你的鍵盤,弄散了你的咖啡,還恬不知恥大大方方賴在你的身上打呼嚕。相信我,你也只能無可奈何地?fù)ё∵@只小壞蛋的頭假裝惡狠狠揪揪它的臉,假如你和我一樣是貓奴的話。
小貓咪哪里懂得成年人委曲求全討生活的不容易呢?就像我,也不想把自己束縛在五花八門的DDL里,疲于奔命,被迫提前接受007的社會毒打。
但生活就是這樣,比地下賭場更加不講道理。對它來講,你可以選擇懶散的姿態(tài),它也可以決定你或輝煌或平庸的未來。生活永遠(yuǎn)是莊家,而你是那棵被宰得狠狠的韭菜。
為了逃離所謂的“平庸”宿命,我也許把自己逼得過于急切了。手機(jī)里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娜粘瘫?,稍有不慎你就會成就一個沒有后悔藥的缺憾。這種心理機(jī)制是煎熬的,別人都是在獲得時間,每一刻都得來得如此輕而易舉,而我就像是在丟失時間,稍有不慎一秒的滿足都會被浪費(fèi)。
我討厭失去,尤其是當(dāng)失去之后那種無能為力,那種追悔莫及的支離破碎的情緒。
而拖延癥,卻好似一種狹義相對論式的毒品,你明明是在消耗那些有意義的時間,卻覺得一種生命的充盈感被無限延伸,直到DDL鬧鐘瘋狂叫喚把你從愜意的獨(dú)享時空里驚醒,你才痛不欲生,仿佛戒斷反應(yīng)生效一般。
而失去了拖延癥,照本宣科做著那些“你應(yīng)該做的事情”,缺失了某種因為叛逆和放松帶來的刺激感,又感覺這一板一眼的人生里少了一味鮮甜,變得味如嚼蠟。
這也許實在是讓普通人難以抉擇的喪氣事情,尤其是像我這樣的普通人。
比起那些一閉眼人生后幾十年規(guī)劃就如同宿命般難以反抗的“普通人”,還是當(dāng)一個在未知的新鮮感里摸爬滾打的冒險家更為有趣吧?
游戲人生,不過兩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