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小埋: 天才少女到幼稚小孩
本來想重溫,看op看不下去了,發(fā)表下感想
op:表里不一,對哥哥任性都被萌化了,
這種暗示會潛移默化地對觀眾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打個比方,就像鹵雞蛋,時間短,雞蛋看不出區(qū)別,時間長,雞蛋就黑到肉里
這種作品雖然反映了一部分人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
但摻雜了作者主觀的美化,不真的價值觀
動漫中,小埋無論怎么放縱,她臉上都不會長痘,成績也不會變差,哥哥也不會討厭她
這就是在暗示:? 放縱無害。
作者、觀眾自己甚至都不會注意到自己暗示、接受了什么東西
記得一句諺語:“You're what you eat”
吃啥長啥,如今廢宅、喪文化、小確幸等風(fēng)氣在年輕人中泛濫,和年輕人吃了不少日漫脫不了干系。
畢竟日本就是一個據(jù)小禮而無大義的民族
空洞的祭祀,恩將仇報,不反思二戰(zhàn),排核廢水...
這樣一個民族創(chuàng)造出的文藝作品的主體肯定是摻雜著一些扭曲的(當(dāng)然不否認很多優(yōu)秀作者作品,宮崎駿、手琢治蟲、EVA)
高中時期的我仍很喜歡小埋,看了三季,現(xiàn)在大學(xué)了,也算成長了一些,本想重溫,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部動漫居然變得不堪入目
本來眼中的天才美少女,變成了浪費天賦,任性的幼稚小孩,從喜愛動漫,到看不下去,從二次元,到三次元,也許變得不是動漫,而是看動漫的人吧
2021.8.14的補充:
沒想到回復(fù)的人還挺多,這里聲明一下:
我不針對小埋,我反對:
*萌化廢宅。
*正當(dāng)化對萌化廢宅題材的娛樂
這好比? 美竹案不能被“瓜”化
有些東西你不厭惡它,就已經(jīng)受到比較深的影響了。
小埋相當(dāng)于一個比較成功的萌系廢宅番,將
“萌”與“廢宅”完美融合
就如同娛樂至死的風(fēng)氣、圈子把
“刑事案件”與“瓜”完美融合
但廢宅是年輕人要擺脫的泥潭,不是好開玩笑的。
對這種動漫的看法,有點像對可樂、煙的看法。
路人: 可樂好喝
上癮的人:可樂好喝
C羅: 把可樂移開
可樂迷: 可樂賽高
戒煙的: 煙別碰
喝過瓊漿的: 可樂就是弟弟
...
人與人對相同事物態(tài)度不同,并不代表各自的認識是矛盾的,每個人的看法都可以是對相同事物的不同面的反映,
至于要不要采取與作者一樣的態(tài)度,這都是各位的自由了
2021.8.23? 繼續(xù)侃大山
2,3級的小朋友成了熱評
熱評1: ? ?a對,因為我們認為a對
熱評2: ?成熟健康的人不會被影響
熱評1就是在搞笑,不點評
熱評2,成熟健康的人就不會被影響?
就算成熟的人也總被環(huán)境影響,為什么?
相信的需要與精力時間總矛盾。
鮑毓明案是個好例子。你聽到壞消息,沒空證實,只能先當(dāng)真,給了謠言、蹭熱度空間。
什么搶鹽搶紙,基金聽風(fēng)就是雨,國外都是槍戰(zhàn),
還是那句話,環(huán)境比你想象地更能影響你。
還有什么虛構(gòu)的不當(dāng)真,娛樂不用認真,好的,多少女生因為韓劇認為自己是公主??
多少男生因為廢材漫覺得自己是命運的主角?
我要是美帝,肯定希望你們把韓流當(dāng)主要娛樂,因為娘們,鮮肉才是男人理想的樣子
另外,離譜的是,不僅沒人指出熱評1“因為a所以a”明顯的矛盾,反而有很多人贊,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