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肺炎肺癰過程中,發(fā)現大便干燥,或者排便不暢,我們一定要
2023-01-08 07:05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在治療肺炎肺癰過程中,發(fā)現大便干燥,或者排便不暢,我們一定要考慮通腑,比如常用的大黃,瓜蔞甚至芒硝等。這次主張伯禮也好,黃璐琦也好,他們的方子里邊都有通腑的藥物。比如黃璐琦院士化濕敗毒湯里邊就有大黃,就是為了通腑減輕肺部炎癥的作用;而且還有黃芪配合赤芍,益氣活血,也是受到千金葦莖湯其中的桃仁的啟發(fā)。 張伯禮團隊研究的宣肺敗毒湯里邊就有虎杖,虎杖大家知道,近些年研究常用治療肺炎肺癰一個專門藥,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腑泄熱。而馬鞭草有涼血散瘀作用,跟桃仁作用一樣,不言而喻! 也就間接證實我們中醫(yī)藥既有傳承也有發(fā)展,傳承了孫思邈治療肺癰的活血藥,傳承了中醫(yī)肺與大腸相表里。這兩張方子是具體提現。再比如連花清瘟膠囊里邊也有虎杖,可以證明治療肺部炎癥熱證時候通腑是必須的一種做法。 最后再說一點,隨者病程進展,開始發(fā)熱,消耗正氣,所以出現肺炎或者肺癰一般是后期,必須補肺,補氣。我常用補氣藥物比如太子參,黨參等或者西洋參,很少用人參,畢竟現在人參偏溫,不太適合熱證后期氣陰不足。當然黃芪也可以適當用點,去其補氣活血比如黃璐琦院士黃芪赤芍的搭配。還有一部分發(fā)熱傷津耗氣,損傷心陰,出現心慌心跳,這個時候必須用太子參麥冬等益氣養(yǎng)陰補心;甚至加五味子變成生脈飲,以加強補氣養(yǎng)陰收斂汗液。因為中醫(yī)還有一個理論汗為心液。這次不少心肌損傷,就是氣陰不足導致的,而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生脈飲為代表方子有很好療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