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老子化胡經(jīng)(上)

2020-05-07 04:00 作者:拉失德史  | 我要投稿

老子化胡經(jīng)序

魏明帝制


渾元未始,老君唯先。長于太初,冥昧之前。無師無祖,誕生自然。 合真散樸,乃微乃玄。仰而舉之,耀乎霄乾;俯而循之,深乎淵源。敷二儀 以布化,燭三光以列天。其性無欲,純粹精也;體虛抱素,妙難名也。撓之 不濁,澄之不清。幽之不眛,顯之不榮。誰謂天高,懸象可標(biāo);誰謂地厚, 重泉可洮。然夫道也,標(biāo)之不高,洮之不浚。物受其形,莫鑒其源;人稟其中,莫識其全。美哉乎道,追之彌遠(yuǎn),挹之彌沖;□□□□,□之彌崇。動之則行,靜之則止;開之則約,□□斯否。為萬物之宗,天地之始。吾欲書之,非筆可記;吾欲體之,無形可擬。飄忽無外,或沉或浮;淪乎九淵,潛豪翳馀。止如響紀(jì),消若云除。入水出火,探巢捕魚,比之于道,不足稱無。深愍后生,託下于陳,為周柱史,經(jīng)九百年。金身玉質(zhì),口方齒銀。額有三午,龍顏犀文,耳高于頂,日角月玄,鼻有雙柱,天中平填,足蹈二五,手把十文。無極之際,言歸昆侖。化彼胡域,次授罽賓,后及天竺,于是遂遷。文垂后世,永乎弗泯。


老子西昇化胡經(jīng)序說第一

   是時,太上老君以殷王湯甲庚申之歲建□之月,從常道境。駕三氣云。乘于曰精,垂□九耀,入于玉女玄妙口中。寄胎為人。庚辰□二月十五日誕生于毫。九龍吐水灌洗其形,化為九井。爾時老君鬚髮皓白,登即能行。步生蓮花,乃至于九。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天下,唯我獨(dú)尊。我當(dāng)開揚(yáng)無上道法,普度一切動植眾生。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獄,應(yīng)度未度,咸悉度之。隱顯人間,為國師范。位登太極,無上神仙?!?/p>


時有自然天衣桂體,神香滿室,陽景重輝。九日中,身長九尺。眾咸驚議,以為圣人。生有老容,故號為老子。天神空里,讚十號名。所言十者,太上老君、圓神智、無上尊、帝王師、大丈夫、大仙尊、天人父、無為上人、大悲仁者、元始天尊。此后老君凝神混跡,教化天人,兼說治身中外法,百有馀載。王道將衰,殺戮賢良,枉害無數(shù)。忠臣切諫,及被誅夷。天降洪災(zāi),曾無覺悟。如是數(shù)載,為周所滅??低踔畷r,歲在甲子,亦同俗官,晦跡藏名,為柱下史,師輔王者。至于照王,其歲癸丑,便即西邁。過函谷關(guān),授喜道德五千章句,并說妙真西昇等經(jīng),乃至太清上法三洞真文靈寶符圖太玄等法,使其教授。至精仁者,羽化神仙,令無斷絕。便即西度,經(jīng)歷流沙,至于闐國毘摩城所。爾時老君舉如來節(jié),招諸從人。倏忽之間,有赤松子、中黃丈人、元始天王、太一元君、六丁玉女、八卦神君、及龍虎君、功曹使者、金乘童子、惠光童子、天官地官、水官空官、日官月官、山官海官、陰官陽官、木官火官、金官土官、五岳四續(xù)諸神等君,天丁力士、游羅將軍、飛天神王、仙人玉女。十萬馀眾,乘云駕龍,浮空而至。于是老君處于玉帳,坐七寶座,燌百和香,散眾名花,奏天鈞樂。諸天賢圣,周匝圍遶。復(fù)以神力召諸胡王,無問遠(yuǎn)近,人士咸集。于闐國王乃至朱俱半王、渴叛陀王、護(hù)密多王、大月氏王、骨咄陀王、俱蜜王、解蘇國王、拔汗那王、久越得犍王、悒怛國王、烏拉喝王、失范延王、護(hù)時健王、多勒建王、罽賓國王、訶達(dá)羅支王、波斯國王、疎勒國王、碎葉國王、龜茲國王、拂林國王、大食國王、殖膩國王、數(shù)漫國王、恒沒國王、俱藥國王、嵯骨國王、曇陵國王、高昌國王、焉耆國王、弓月國王、石國王、瑟匿國王、康國王、史國王、米國王、似沒盤國王、曹國王、何國王、大小安國王、穆國王、烏那葛國王、尋勿國王、火尋國王、西女國王、大秦國王、舍衛(wèi)國王、波羅柰國王、帝那忽國王、伽摩路王、乾陀羅王、烏長國王、迦葉彌羅國王、迦羅王、不路羅王、泥婆羅王、熱吒國王、師子國王、拘尸那揭羅王、毘舍離王、劫毘陀王、室羅伐王、瞻波羅國王、三摩咀吒王、烏荼國王、蘇剌吒國王、信度國王、烏刺尸王、扈利國王、狗頭國王、色伽栗王、漫吐??王、泥拔國王、越底延王、奢彌國王、小人國王、軒渠國王、陀羅伊羅王、狼揭羅王、五天竺國王,如是等八十馀國王及其妃后并其眷屬,周匝圍遶,皆來聽法。


爾時老君告諸國王:“汝等心毒,好行殺害,唯食血肉,斷眾生命。我今為汝說夜叉經(jīng),令汝斷肉,專食麥麨,勿為屠殺。不能斷者,以自死肉。胡人佷戾,不識親疎,唯好貪婬,一無恩義。鬚髮拳鞠,梳洗至難。性既羶腥,體多垢穢。使其修道,煩惱行人。是故普令剔除鬚髮,隨汝本俗而衣氈裘。教汝小道,令漸修學(xué)。兼持禁戒,稍習(xí)慈悲。每月十五日,常須懺悔。又以神力為化佛形,騰空而來。高丈六身,體作金色。面恒東向,示不忘本,以我東來故顯斯?fàn)睢A钇湟娬?,發(fā)慈善心。汝等國王,所有朝拜一像吾面。東向政事。如是不久,過蔥嶺山,中有深池,毒龍居止。五百商旅,宿于池濱,為龍所害,竟不遺一。我遺其國渴叛陀王傳祝與之,就池行法。龍王恐怖。乃變?yōu)槿恕Vx過向王請移別住,不復(fù)于此更損人民,令后往來絕其傷害。次即南出至于烏場,遍歷五天,入摩竭國。我衣素服,手執(zhí)空壺,置精舍中,立浮屠教,號清淨(jìng)佛,令彼剎利婆羅門等而奉事之,以求無上正真之道。歷年三八,穆王之時,我還中夏,使入東海,至于蓬萊方丈等洲。到于扶桑,暫過大帝之所,挍集仙品稱位高下。又經(jīng)八王二百馀載,幽深演之時,歲次辛酉。三川震蕩,王者將亡。數(shù)遭百六,非人可制。我更西度,教化諸國。次入西海,至于聚窟流麟等洲??傉偈缴裣纱笫浚俺醯玫赖叵轮髡?、并未授任游散仙人至孝至忠適經(jīng)歷度者,如是等輩八萬馀人,挍量功德行業(yè)輕重,授其職位。五等仙官、二十七品仙真、上圣岳瀆三天,咸悉補(bǔ)擬如是。又經(jīng)六十馀載,桓王之時,歲次甲子一陰之月。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國入乎白淨(jìng)夫人口中託廕而生,號為悉達(dá)。捨太子位,入山修道。成無上道,號為佛陀。始建悉曇十二文字,展轉(zhuǎn)離合三萬馀言。廣說經(jīng)誡,求無上法,又破九十六種邪道。歷年七十,示人涅槃。襄王之時,其歲乙酉。我還中國,教化天人,乃授孔丘仁義等法。爾后王誕六十年間,分國從都,王者無德。我即上登崑崙,飛昇紫微,布?xì)馊纾B(yǎng)一切。后經(jīng)四百五十馀年,我乘自然光明道氣,從真寂境飛入西那玉界蘇隣國中,降誕王室,示為太子。捨家入道,號末摩尼。轉(zhuǎn)大法輪,說經(jīng)誡律定慧等法。乃至三際,及二宗門。教化天人,令知本際。上至明界,下及幽涂,所有眾生,皆由此度。摩尼之后,年垂五九,金氣將興,我法當(dāng)盛。西方圣象,衣彩自然,來入中洲是効也。當(dāng)此之時,黃白氣合,三教混齊,同歸于我。仁祠精舍,接棟連甍,翻演后圣大明尊法。中洲道士,廣說因緣,為世舟航,大弘法事。動植含氣,普皆救度。是名總攝一切法門?!?/p>


老子化胡經(jīng)卷第二

羅……



第二外道名差法智男富……


作師子吼,詐行慈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心供養(yǎng)。


第五外道名少子騫,有口十口萬口千鬼神以為眷屬,著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殺害見者生瘡切筋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罪。


第六外道名賓頭,有口口口口口鬼神以為眷屬僅貪樫濁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啟告著人之時令人疾病。


第七外道名遮護(hù)神,有八萬七千鬼神以為眷屬。并候照神口口口神,此等諸神,若修定時,作白骨觀口口口口入定則止。


第八外道名為到見,有五口口口鬼神以為眷屬。好著婦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者能使和柔,善忍辱者能命口口。


第九外道名為信行,有十萬鬼神以為眷屬。能口口口為惡。惡者增長,見者即病,形如師子口口口獸,入人身中作神鬼語。


第十外道名為邊見,有五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游行世間,口口疫氣,住仟黃痘,手足疼痹,令人口口口口口俗。


第十一道名為見到,有七萬二千五百鬼神以為眷屬,行處無益,化人為惡,亦說諸法苦空無常,示教眾生誡定慧法,說寂滅樂,有無二邊,無想無我,令邪慧解,見聰明相,得禪得果,亦得解脫及無漏智。


第十二外道名為空見,有二千五百鬼神以眷屬??诳诳诳谑浅o常,言無相智佛性身中,何須外求,當(dāng)自供養(yǎng)心中真佛。


第十三外道名為虛空,有三萬六千鬼神以為眷屬。能令入定節(jié)節(jié)火然,自然讀經(jīng),不須世間文字章疏,久久生心顛狂癡矣。


第十四外道名不遮護(hù),有口萬口千鬼神以為眷屬。善巧方便,作口口口口口作唱,言無次第,嗔喜不定,食無多少,猶如餓鬼。


第十五外道名為首羅,有二千八百鬼神以為眷屬。好習(xí)外化諸馀佛道,能作菩薩、帝釋天形,持諸馀食與入定人,七日而死。


第十六外道名空亂音,有二千五百鬼神以為眷屬。能亂道法,在在處處皆作亂想,口口口口倚定所作福處,皆能惱亂。


第十七外道名梵缽賒,有三方二千鬼神以為眷屬。多行邪法,壞正真道。若睡若寤,作諸鬼形,或婦女形,妖嫵或人,令其心退。


第十八外道名為洪照,有三百鬼神以為眷屬。此鬼善作陁羅尼,唱種種歌唄,六時行道,游行世間,惱亂行者,精神退失,憂惱不樂。


第十九外道名為普安,有三萬一千鬼神以為眷屬。在天為天魔,在世間為外道,使鬼交戰(zhàn),乃至乾闥婆、阿修羅、夜叉、鳩盤荼、羅剎鬼等見入定人,漏盡斷或,恐怖失性,忘其正念。


第二十外道名為張世,有三千七百鬼神以為眷屬。此鬼著人狀似風(fēng)狂,作師子吼,令人失氣,手中出香,誦陁羅尼,得那解智,說空三昧、無相三昧,承虛論議,愚謂真佛。此神預(yù)知他心之事,卻語眾言:欲有惡人壞我正法。


第二十一外道名為無相,有五千八百鬼神以為眷屬。此神著人乍哭乍啼,或歌或舞,能作天王帝釋之法,所住之處多有毒蛇,又自克期得道之日,若隨去者,必死不疑。


第二十二外道名為真帝,有五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此神論議無能當(dāng)者,著人之時作沙門像,持衣缽等游行世間,亦作神廟諸佛形像,此神化人令入邪道。


第二十三外道名為梵音,有七萬七千鬼神以為眷屬。能轉(zhuǎn)人心不信者,信邪覺觀智,修習(xí)禪定亦令佈施,能斷他道,壞人善根,敗亂正法,時諸僧尼,入禪三昧,懺入耶網(wǎng),常墮黑暗,無智之者,呼為正真。


第二十四外道名曰宗明,有二千鬼神以為眷屬。此神在世名都部將使,常居山澤,亦號山神,亦名林主,若斬伐者皆不免害。修道之人,常持四規(guī)明鏡自照,以絕妖嫵。


第二十五外道名為火祆,有一萬鬼神以為眷屬。著人,之時唯燒甘草,供養(yǎng)火具。


第二十六外道名為廣學(xué),有二千八百鬼神以為眷屬。入人身中,猶若風(fēng)狂,詐稱法師,與人論議。身長丈二,目有三角,爪長一尺,毛如豬鬣。若逢之者,無不喪命。


第二十七外道名為清修,有四萬三百鬼神以為眷屬。所作事業(yè),青赤衣,乘金銀車,天女侍衛(wèi);或作鬼形、夜叉、虎狼、罔兩等形。


第二十八外道名為講論,有二千一百鬼神以為眷屬。專行腫節(jié)癲狂瘧等。


第二十九外道名為顯極,有一千二百鬼神以為眷屬。此神在世行饑渴病,無故諍訟,破和合眾,令人墜落水火深坑。


第三十外道名阿修羅,有四千八百鬼神以為眷屬。善持兵馬游行世間,有善心者皆能壤之,令人容色變化無定,狀如修羅,手足皆動,吹瑟打鼓,唱唄搖鈴。


第三十一外道名為舍衛(wèi),號師子王,有三萬二千鬼神以為眷屬。入人身中喜樂無常,四支沉重,煩怨?jié)媲窔g不樂。


第三十二外道名為憩駕女,是象王神,有五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此鬼著人,身形班(斑)色,常皺眉語,或哭或歌,乍嗔乍喜。


第三十三外道名為慧意,有三千七百鬼神以為眷屬。此神在此,臥者皆起,行者即住,目見空中幡蓋形像。能轉(zhuǎn)人心得自然食,善解三昧,一坐三日,每日誦經(jīng)近逾千卷。


第三十四外道名鳩摩毱那,有三萬七千鬼神以為眷屬。若修定時,此鬼即來為人說法,見男見女,為禽為獸,若喪(桑)門、若婆羅門,若摩若梵,若自在天、釋提桓;因見梵音相,誡定慧中,得空三昧、色無想定;若身輕舉,至于他方;若白骨觀,修五門禪、十二因緣、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圣道、三空、四真諦。是為神說鬼著,見種種形,狐貍、雞豘、夜叉、鳩荼、布恒那、畢舍遮、羅剎、阿修羅、半則羅鬼。若二眼四眼、六眼八眼、十二眼,乃至百眼千眼;兩頭四頭、百頭千頭;百手千手,執(zhí)持樂器,萬種音聲。銅頭鐵頭、金頭銀頭、銅嘴鐵嘴、金嘴銀嘴,或長一尺二尺,乃至一丈。手足亦爾,銅爪、鐵爪,或員或方、或尖或岐。神為說法,鬼為布人,修定見之,戰(zhàn)慄流汗,氣息欲斷。誦祝去之。


第三十五外道名梵摩者羅,有五萬八千鬼神以為眷屬。其神能作種種形狀,禽獸草木、日月參辰、山川河海種種神祇,蟲獸音聲言語等事。


第三十六外道名網(wǎng)旗旃陁羅,有八萬六千鬼神以為眷屬。能見種種色像,端正丑陋,乍大乍小,一切禽獸草木等形。


第三十七外道名那羅延,有九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此之鬼神有大力勢,令人心想種種生疑,聞善不信,聞惡多喜,能勸他人生不善心,無誡定慧,令人狂亂,垂誕吐沫,狀似顛人,久久不持,必當(dāng)狂死。


第三十八外道名為千炭,有七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多有方便,多觸惱人,狀如鬼神,或作海、神、龍蛇烏獸、五道之神,發(fā)動三毒。修定之人,見是事已,謂是真佛出法教化,失其定心。世人見之,謂為化佛,禮此神耳,被其化言,勤行禮懺。當(dāng)授汝法,他心智、無礙智,漏盡正觀,無師獨(dú)悟,斷絕煩惱,勤行精進(jìn),當(dāng)?shù)脽o上正真之道。汝行大空,無怨無親,無彼無我,無男無女,一切色無像,無想推空,達(dá)觀見空、行空身空,觀一切因像空、諸法皆空;于修定中不淨(jìng)觀法,四大觀法,于其中間得自在定。汝以自得解脫,更勤精進(jìn),不久成道,出大深泥,度大海水,得到彼岸,無無果,無系無縛,無有對治,誰系此業(yè)?業(yè)不生果,果不生業(yè),果業(yè)不生,以不生故,常樂我淨(jìng),唯有空法。是空性因錄中無我故,中道涅盤空故,眾多因緣,一切歸空。


第三十九外道名毱狀摩,有七萬五千鬼神以為眷屬。多諸方便,種種幻化,變女為男,轉(zhuǎn)男為女,二根多根,男面女身,女面男身,或為畜生。修定之人得淨(jìng)之心,或入火光三昧,或入水光三昧,或得如意慈三昧,或得大空三昧,或得如想三昧。如是等種種三昧,皆是外道鬼神之所幻或,非真實(shí)也。


第四十外道名為炎摩,有八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能為女物,不自覺知,嗔慢嫉妒,不可捺觸,亦善諂阿似鬼神形,令人邪見,不信罪福。


第四十一外道名摩醯首羅,有一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此神能以種種偈,誦諸法空定、無相定、金剛定、自相定,無因無果法、乘空法、誡行法、染法,諸欲法煩惱滋多,五盈纏縛,煩惱識想、無義想觀空、無我想言持者,何所利也。


第四十二外道名折羅神,有三萬六千鬼神以為眷屬。游行世間,所不作者,皆能為之。入人身中,乍寒乍熱,或嗔或喜,或笑或歌。


第四十三外道名拔闍羅,有七萬七千鬼神以為眷屬。能往六欲諸天,作諸過患,又作男女形像,入人夢交,能作萬類鬼神形像。


第四十四外道名遮文荼,有一千鬼神以為眷屬。其神黃色、四牙,食諸血祀,能治鬼神病,喜能媚人,持其祀者,死入其黨,無有出也。


第四十五外道名為尼藍(lán),有七百鬼神以為眷屬。其神青色,能治鬼病,受其法者,便入邪道,善為祝咀,敗人善根。


第四十六外道名商羯羅,有七百鬼神以為眷屬。此神天王,善說因緣,小乘法門能使立破,或亂人心,畢竟不免墮于地獄。


第四十七外道名央俱施,有七百鬼神以為眷屬。此神善治一切鬼病,持其祝者能縛病人,身滅之后魂屬其部。


第四十八外道名摩利支,有八百鬼神以為眷屬。是神女身,兼有使者常行日前,無人能見。持其法人,亦能持病,蓋是邪法,非正道也。


第四十九外道名阿吒薄俱,有五百鬼神以為眷屬。此神著人有大力勢,能除鬼病,善傾倒人。入其法門,為邪所攝,不見正道。


第五十外道名彌施訶,有一千二百鬼神以為眷屬。入人身中,若行五欲,說煞生得罪,能治眾邪。久事之者,令入邪道。


第五十一外道名為摩底,有六百鬼神以為眷屬。身作赤色,能治鬼病,獨(dú)用威力,不與眾同。持其祝者,轉(zhuǎn)落邪道。


第五十二外道名那俱跋羅,有一千鬼神以為眷屬。其神能轉(zhuǎn)諸天形象,若竹若木,或泥或石,或金或銅,作諸像者,皆能倒之。


第五十三外道名趙神鬼,有六萬二百鬼神以為眷屬。此鬼神說言:十二時齋我,受婆羅門法,槽中一食,衣足蓋形,不畜長也。


第五十四外道名缽健提,有五千三百鬼神以為眷屬。令人猶豫,捉心不定。


第五十五外道名鳩留伽闇,有二千鬼神以為眷屬。若俏定者即來惱人,或作天身,或作佛身,或菩薩形、自在天形,或作六親眷屬形,乃至王難官府,說法令人煩惱,失道心定。


第五十六外道名為光照,有三萬鬼神以為眷屬。游行世間,與修定人作諸留難,令人短氣,顏色異常,或複能食,不知飽足。


第五十七外道名為威嚴(yán),有二萬鬼神以為眷屬。此神嫉嫉,見他利養(yǎng)及得財物,寧自眼瞎,不忍見之。


第五十八外道名為洪廣,有二十七萬五千鬼神以為眷屬。此神欺〔世()詐,諂曲規(guī)利,多諸種病。,貪鬼、嗔鬼、謠鬼、慢鬼、妒鬼、謗道等鬼,種種不利。


第五十九外道名為回向,有二十萬六千鬼神以為眷屬。見人善事,即生排謗。


第六十外道名毘曇修多羅,有二十萬八千鬼神以為眷屬?!材堋承薅ɑ?,真實(shí)元二,能去煩惱,無愛無癡,無縛無解,百人塵旁所不能污。若乞食時從一至七,若過此者無有是處,出家之人二指食飯,亦說罪波逸提等。


第六十一外道名為振威,有七萬九千鬼神以為眷屬。隨逐婦女,游行世間,善行祝衛(wèi),令人怖畏。


第六十二外道名闡楊白,有七千八百鬼神以為眷屬。若入定時,喜喚人名,或見低身婦女污路,或見天人天 女仗樂。


第六十三外道名自在廣博嚴(yán)淨(jìng),有七萬六千鬼神以為眷屬。常伺世人長短之事,令人多睡,或作野狐,或時耳中聞種種聲。


第六十四外道名伎毱道,有十萬九千鬼神以為眷屬。令人著耶(邪),聞雜香臭,自言得道作上行人,便即犯誡。


第六十五外道名求那拔那,有三十萬人千鬼神以為眷屬。口口口相具足,行步之時唱吉阿蒐菩薩、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以誑世人,令人(入)邪道。


第六十六外道名為依真,有三十二萬鬼神以為眷屬。著人之時遍身體痹,或痛生瘡,或複頑痹,心腹脹滿,喉塞舌痛,或多惡夢。


第六十七外道名為得爽,有二十萬五千鬼神以為眷屬。令人多慈,作神作圣,其狀似胡,或如婦女,發(fā)言恰悅,或複巖旗,外示精進(jìn),實(shí)完善心。


第六十人外道名為明練,有二十萬四千鬼神以為眷屬。自稱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游行世間,滅人善心。


第六十九外道名葛壞衣,有四十萬鬼神以為眷屬。亦行、禪定,愚者謂佛,大致供養(yǎng)。


第七十外道名為尼利,有四十二萬鬼神以為眷屬。詐為邪善,能令男女種有漏業(yè),生死根茂,日有增長,墜落無窮,未有出期。


第七十一外道名高望提,有二十萬四千鬼神以為眷屬。能令著者說陰陽界普廣嚴(yán)淨(jìng),修定無礙于利養(yǎng),財物如奪己命,凡所食(敢),勻豬狗無異。


第七十二外道名阿求那,有四十萬八千鬼神以為眷屬。威猛各部,游行世間,號為禪師,不斷煩惱。所有說議,便說斷見言無,自為朋黨,四部弟子各教禪,淫瞋多者令不淨(jìng)。作是觀者,教令勤心。


第七十三外道名騰空道畏,有二十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此鬼毛羽猶如鐵色,縱暴世間。修定之人神來之時,謂呼得定是善,入空凝然不動;或從空起,乍歌乍舞,鬼氣遍心,令其戰(zhàn)動。,或作諸病,不令入道。


第七十四外道名弗沙莫沙,有二十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令人風(fēng)冷,或作狂顛,或失音,或身腫。


第七十五外道名那健陁,有二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入人身中,輕舉健行,多愁惱,喜嗔悉,漸漸增長,終能致命。


第七十六外道名婆摩智那,有四十萬鬼神以為眷屬。修善之處皆悉能壤,為菩薩像,若一若二,及至無量,以或世人。


第七十七外道名尼連旃,有四十萬鬼神以為眷屬。此神專為菩薩形像,為人說法,為魔事所縛,作魔眷屬。


第七十八外道名頗梨頗,有四十萬鬼神以為眷屬。初行精進(jìn),后便懈怠,入人身中,生大排謗,又複嘿然。其所論議,或發(fā)聲言。。我今休息,諸法虛妄,無有一實(shí)。于是中作諸倡狂,萬有羞恥。


第七十九外道名道利道,有四十萬鬼神以為眷屬。雖有道名,不多造惡,獨(dú)守一志,清潔梵行,于大道中無所妨也。


第八十外道名阿扇旃帝,有八萬四千鬼神以為眷屬。其神儒雅,不阻道法,各自倚善,不相侵嬈。


第八十一外道名空解大道,有八萬四千鬼神以為眷屬。能令眾生為競訟,所為念定,皆失無馀,善守境者乃得脫耳。


第八十二外道名為妒神,有七萬五千鬼神以為眷屬。入人身中作諸事業(yè),皆言上勝無多造惡,不破壞人所作行業(yè)。


第八十三外道名為道堅,有四十萬鬼神以為眷屬。不殺生,無嗔怒,于彼于此等無差別,皆是不思議力,非世間也。


第八十四外道名為到行,有八萬九千鬼神以為眷屬。有威德神通,變化無量無邊,大度眾生,不思議也。


第八十五外道名為梵音,有九萬九千鬼神以為眷屬。處處施化,示見雜食。


第八十六外道名為大豐,有七千七百鬼神以為眷屬。唯逐女婦有善心者。


第八十七外道名為超空,有九萬二千鬼神以為眷屬。于黃昏時遍房惱觸坐卦行人,令其驚恐。


第八十八外道名為善女天,有一萬鬼神以為眷屬。各自行道,不相參合,其性柔軟,每順大道。


第八十九外道名玄通太虛,有七千鬼神以為眷屬。此諸鬼神于道中出入行來,不覺不知,與眾和合,常聽說法,飲食節(jié)度一如常法。


第九十外道名為戒角,有七千八百鬼神以為眷屬。其神質(zhì)直,不橫侵?jǐn)_。


第九十一外道名為曠賢,有一萬九千鬼神以為眷屬。多諸方便,持齋禮拜,唯能知他,而不自知。


第九十二外道名燈分化,有三萬二千鬼神以為眷屬。居道法中,染行相似,四眾合和,無能分別,所說空法,不可信盡。


第九十三外道阿羅羅吒,有二萬一千鬼神以為眷。其神廣德,常居海邊,大施眾生飲食湯藥,及以床塌供養(yǎng)之具。


第九十四外道名阿盧至,有七萬三千鬼〔神〕以為眷屬。旃頭首檀,如元差等,次轉(zhuǎn)五清,諸根忽變,凝然自在,住不退地。


第九十五外道名照明五瞿,有少鬼神以為眷屬。其神微妙,有大功德不可稱量,盈照無量世界。


第九十六外道名殷阿旃陁利,有九十萬八千鬼神以為眷屬。四眼白眉,作師子吼,將領(lǐng)世人以作法事,無人能見。此鬼著時,或赤白色,或金黃色,多語妄說,卜度人情。


爾時老君為諸弟子及眾生故,告〔尹〕喜言:是諸外道鬼神有九十六種,略為說之。此諸鬼神敗亂正法,于修道人能為摩事,作諸變()種種形像。或複令人墜落〔邪〕道,陷諸眾生便不休息。吾去之后,遍行于世,乃至東夏,專行邪或,迷亂人心,令其顛倒風(fēng)狂?;蛑卟晃?,或令斷髮削須,烏衣跣足,種種形狀,求人利養(yǎng);行淫欲事,貪取錢財,遣人舍男舍女,口口口命,乃至頭目、國城妻子,無所憐惜。云過去未來,得諸果報,人無悟者。複令國王帝主口口信向,破亂政事,不自歸道。著此外道,則生我慢,矯誑百端,或亂大道。我故為汝說偈。于是即作誦曰:


天地間炁,主諸妖耶,當(dāng)以正道,除去氛祲。第一思惟,無我無主,諸法如空,不可轉(zhuǎn)相。一實(shí)境界,非魔鬼神,之所住處,實(shí)智方便。假空有故,法性理無,湛然常住,無有去來。一智實(shí)故,二智摩故,三除相故,四分別空,乾元利貞,邪不干正,臨兵斗者,皆列陣前行。


老君曰:若初著邪,誦前半偈;若全著者,盡誦此偈;若不去者,盡誦斯偈;亦念十方大道,三世天尊。后一行偈是常道祝,心常念之,勿令退散。恒念正真,相績不絕,如是乃能離諸邪鬼外道等也,汝等勤行念之。


老子化胡經(jīng)卷第二


老子化胡經(jīng)受道卷第八

老君曰:吾本行道,天柱未立,日月未分,星宿未明,未有參辰,天無南北,地?zé)o東西。人有形體,未有六府;心神不能名物,體性專貌;亦無君臣列位,父子之貌,夫妻禮羲,朋友周旋。吾在其中,騰挪精神,分明日月,整理星辰,修立天道,四氣五行,配當(dāng)陰陽;列注山川,安人六府,初立精神。精神既定,行禮修文,君臣父子,于茲而行。赫骨啟統(tǒng),造化之元,心兇頑野,不識至真,統(tǒng)領(lǐng)天地,亦無師人。體性強(qiáng)直,無行諮詢,喜則順理,嗔則煞人。亦無法律,師意所行,違天逆理,災(zāi)氣流行?;蚣巴跎?,或及臣身,故不醒悟,守迷意堅。吾篇作變,非玄通所聞。雷出青天,雨沙礫石,旋周柱天,白日晝昏,魚形翩翩。國王怖怕,仰喚倉天。天玄遼遠(yuǎn),地亦幽深,所喚空廓,心腹憮然。橫行無道,害煞臣民,朝則五百,夕則五千。生民擾擾,守死萬千,行攻墮淚,亡失精神。國王懊惱,寢計不言,佈告國內(nèi),推覓圣人。吾乃出現(xiàn),與王相聞。


王曰:君是何人?


老子曰:吾是萬歲小童,千成老人,鬢白更黑,齒搖更堅。長生無極,出于自然,臘髓能補(bǔ),皮膚更鮮。室家眷屬,有一萬七千,亦不田力,衣食自然;亦不樂貴,爵祿自天;亦不災(zāi)衰,尋常靜然。


王曰:君言奇異,非古非今,其至反覆,敷可平渝。吾聞年多則老,年少則小。如君所論,懷抱有何由緣,白鬢更黑,搖齒更堅,轉(zhuǎn)老作少,皮膚更鮮?異哉異哉,殊古遂今,君是天人之身,上古之神。道事淵深,曰遠(yuǎn)曰玄,吾今聞之,不悶不昏,聽說遼遠(yuǎn),附口而甘。愿與先生,深室而淡,同車而載,游涉萬方。朝聞慕老,不愿甯康;先因何業(yè),壽命延長。吐氣勃勃,逆風(fēng)而香,身體容貌,殊姿異光。家眷大小,不嬰災(zāi)殃。愿得聞之。


老子曰:吾受道耳。


王曰:道名何神,威力超然?何方何習(xí),壽命長古?


老子曰:奉道約身,壽命千年;約身奉道,不逢災(zāi)考。練形受道,天地相保;神亦不遠(yuǎn),由王修造。天受道,日月明,雷雨行;地受道,山川生,百物榮;天子受道,民人滋,國土清。天不受道,日月不明;地不受道,草木不生,結(jié)果不成;人不受道,無恩情,災(zāi)考生。是以有物之類,皆合道而生。


王曰:天地受道,道有何形?


老子曰:道也無形,元?dú)庵?,或散或聚,出幽入冥?;虺鋈f方,造化隨形,藏形匿影,太清之間。


王曰:巍巍之神,無複過焉。


老子曰:道能經(jīng)天序地,置立乾坤,畫出天道,安動山川,配適陰陽,列影星辰。二十八宿,各有名字,身或長九丈,或長一旬;或籠天合地,日月不明;或整理逆順,轉(zhuǎn)死易生;或呼召甲子,役使眾神;或吹噓寒暑,呼吸陰陽。


王曰:蕩蕩大圣,天地之大神。愿示法律,吾奉之焉。


老子曰:太上者,方物之所尊,上天為眾神之所祖宗,在地為萬國之師君。道是虛無,難名之神,成功不名其效,救死不認(rèn)其生?;蚓邮澜?,或居九天,或在宵虛,監(jiān)視世間,順天者吉,毀圣者亡。或上曆九府,下入黃泉,濤演宵虛,無疋無倫。或嚴(yán)莊顯服,受度真賢?;蛏细唏馐?,為說死生?;虮坞[合口,與天地相畢?;蜃鴨玖?,集諸群仙,〔或〕策使飛龍,布火乾坤?;蚩s地斷火,天地焦然。


王曰:湛湛〔乎〕幽廓之闊深,巍巍乎滄海之彌淪。


老子曰:百億之祖宗,萬天之靈根,乾坤之所出,云雨之所生。王能事之,風(fēng)雨順之,鄰國不侵,臣忠子孝,國土長全。


王曰:妙哉圣尊,天地之根,開論時俗,說合人心矣。


老子曰:道身長丈六,金色照天,發(fā)言雷電,石劈山崩。或攝奸耶(邪),考煞不仁。


王曰:淵乎,何道之深妙。巖巖乎,真為大神。


老子曰:牽天挽地,走使星辰,驅(qū)馳日月,或東或西。一日六時,節(jié)度其間,冬溫夏暑,其神序焉。


王曰:慙天之神,一代之君。


王曰:先生內(nèi)老外少,非今世之人,變形易圣,不示吾真。假道說化,天地投心,說文成行,快不可言。自非玄圣,道不可尊,聽不可厭,披朝尋惟,夕衣不昏。吾雖寡漏,預(yù)是國君,今得遭遇,與君相因。經(jīng)今積載,千有馀年,家口大小,恭奉君身,夙興夜寐,不辭勞勤。望君感悟,屈神哀憐,見示好惡,治國平民。民無惡想,改故就新,民忠子孝,不侵害人。豈非圣人,靈澤之恩?吾聞〔遭〕遇賢圣,前身有緣,福力〔相〕接,得見圣人,勿以寡薄,不為開明。伏愿先生,垂憋哀矜,示以圣旨,可以諮承。


老子曰:王大國君,育養(yǎng)群生,開通至教,表裡應(yīng)明。捐棄王服,下問凡人,屈天覆地,何以答恩。


王心遂悟,請問態(tài)蔥,膝行跪起,匍匐而言。


王曰:蓋聞圣者,不苦元元。見圣還隱,違地負(fù)天。


老子曰:形馀腐朽,枯稿之人,外有枝條,裡無精神,空作元元,不稱來問。


王曰:向者發(fā)跡,見圣人遠(yuǎn)地匝天,經(jīng)歷人荒,呼吸之間,預(yù)睹成敗,開解自然。吾雖不仁,荷是國君,天回日運(yùn),典知萬乘。向君請問,靜然無言,懷圣置天,亦罔于吾。吾聞天高邀遠(yuǎn),向之元元,亦降靈屈神,雨澤豐沃,恩及群生。體質(zhì)含耀,外樸內(nèi)明,自吉終應(yīng),響對無窮。秘言不圣,何言而生。吾雖不敏,敬仰先生,伏愿體練,為說道元。


老子遂謂胡王曰:統(tǒng)國領(lǐng)民,無所稟承,瞋則與死,喜則與生。不求天謁地,何用問道之元?


王曰:先生云,道能傾天覆地,輪轉(zhuǎn)萬方,舉手動足,言合宮商,或深或淺,不可測量。是以吾今敢不奉望。


老子曰:蓋聞天子,非是常人。德應(yīng)萬物,行合乾坤。開化天地,大國之君。君之有福,國土長全,寢甲休兵,萬國僉然,歸投王命,濟(jì)于人民。于民無福,國土覆淪,多嬰災(zāi)難,毒及臣民。王宜神算,奉道求生,身無災(zāi)考,國嗣欣然,臨國消服,奸惡不侵。王但叩心迫地,憑神杖靈,壽命永終,與天相傾,月不夜食,日不畫昏,死各以次,不夭天年。父不哭子,臣不謀君。王宜體之,尊道敬天,天能彌覆,地能植生,道能變通,戮倒邪精。


王曰:大道寥廓,造化根元,移天易地,剖利星辰,舒張日月,普照萬天,運(yùn)籌易算,轉(zhuǎn)死定生,巍巍蕩蕩,無上正真。朝奉暮老,是吾宿心。中來沉溺,不遇圣人,建國造化,法古唯先。多嬰災(zāi)禍,毒氣縱橫,雨少旱多,餓煞萬人;星辰青黃,白黑虛盈,五岳阬崖,河海水生。父子之道,骨肉之親,夫婦禮義,朋友周旋。


老子曰:有天有地,乃有民人;賢愚相對,三才并行。日運(yùn)天雨,血脈相連,天有南北,地有東西,陰陽相對,男女婚姻。婚姻既立,乃有君臣父子。唯有天地,不可得聞。上有金樓玉殿,鐵城火山;地有二十四獄,主者罪人。傳聞不見,道不至真。王若得知,須吾上間,謂三十六天道主,百千萬重道君、太上皇老、元極之尊,干忤神顏,與王問焉。


王曰:以吾屈重,遠(yuǎn)問圣人。吾是天子,道是天尊,能寒能暑,能死能生。愿誓微信,縹繒黃金,為鄙國長短,委曲至誠。蓋聞言者不易,聽者亦難,天明無雪,日役時寒,嬰龍煞人,候色而言,憂未至死,圣不辭煩,天道遼回,路難可經(jīng),吾有龍飛大馬,黃金作鞍,行不壞影,日涉三千,愿與先生,乘此上天。


老子曰:天道茫茫,不知根源,亦無坂蹬、繩索可攀, 飛鳥不通,馬安能行。吾才雖不敏,候忽而還。 為說天地,青黃泓然,吞列日月,歷數(shù)虛盈, 四時節(jié)朔,男女婚姻,五岳阬崖,河海山川。 君臣父子,具釋王情,天王歡喜,咸稱萬年。


王曰:不知何幸,遇值圣人,開通至教,表裡俱明。百節(jié)關(guān)孔,快不可士一日,盡來承受,慎未自停。


老子曰:擔(dān)愚匹圣,豈非逆天。


王曰:舉國臣民,吾鑒之焉,今見相貌,挺智無邊。說微妙理,耳所未聞,開一天之道,九天盡明。金樓玉殿,鐵城火山,地下獄訟,罪人由緣。藏形隱圣,君子所鈞。愿乞先生,哀憨元元,留神賜教,示以道元。朝聞夕煩,不愿更生。今日拜請,明日複然,弄國逐家,委命先生,示以道形,為居何室,為在何天,身體長短,面目姿顏?威儀幾千?幾年一出,何時見身,左右侍從,斯是何神?


老子曰:威儀相好,不可得論,大王間之,逐國損身,家國大小,何所稟承?·


王曰:棄身求道,亦念于吾,置兵死地,不得更生?;鹬猩?,爾時乃至真不離;數(shù)終合會, 自然國非我圈,身非我身。投湯赴火,不顧身形。伏愿垂神,示以道要。


老子曰:以王驕霆,喜生退心。百陳取實(shí),冰口不言。左右怪之,舉國愕然,有何不及,不允圣人?請召公臣,八百萬人,七日七夜,修齋湛然。開破獄門,不復(fù)煞人,克肌克骨,蕩游心情。一言不至,不敢悔心,五身亦不動,口亦不敢言。國王自咎,咸激不言,方便佈告國中:有意臣民,各誓信命,縹繒黃金。臣民運(yùn)集,盡在殿庭,齊說金簡,兩手扶心,手持香火,顛倒吾前,叩頭數(shù)百,拜跪萬千,聲淚俱下,歇歇而言。吾知心至,為說道根。


老子曰:道有千二百形影,萬二千精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朝入地戶,暮過天門,九龍負(fù)水,洗沐身形。九色班錯,金光照天。身長九丈,巨相無邊。面廣一丈二尺,上下齊平。頂有華髮,顏有光明。額有九千,目有九精,鼻有雙柱,耳有三門,足攝二五,手捉十文。項有圓光,睹徹萬天,發(fā)言口雷電,萬種音聲。在地為有古先生,在天為元名之君,周行人極,變化一身,窮神盡圣,唯道為尊。無極世界,五億諸天,論說經(jīng)誡,開度愚圣,莫不從吾教化,以我為先。聞王好道,致此殷勤,吾今去矣,王其奉焉。


胡王再拜,請曰:云分雨散,重合無期,魚失于水,會未有時。圣人既別,劫載莫知。愿得受道,永世奉持矣。


老子曰:吾昔受太上教,吾下戎域,教化諸國。出經(jīng)說誡,依者幾人,我不為隱,但苦無心。


王曰:伏聞大圣以無上妙道教化罽賓,八十一國皆依正真。吾今劣弱,未蒙樂意,得遇大道,顧示愚冥,使舉國男女,終世奉行。


老子曰:吾中到加夷,其王好煞,淫奢無度,初不信真,反見陵辱。吾以左手把日,右手把月,藏于頭中,天地瞋昧,不見光明。國人恐怖,莫知所依。吾又放頭中日光,明照天地,草木焦枯。複使四方上下,一時雷電霹靂作聲,山飛山裂,人獸震驚,海水逆流,山川空行,白虹貫日,黑云暗冥。迦夷國玉,臣民男女,一時恐懼,遂舉國盟誓。我方為說法,開度天人,度國人優(yōu)婆塞五百人作比丘,優(yōu)婆夷五百人作比丘尼。令持妙誠,若比丘者,受二百五十誡;若比丘尼,受五百誡;若初發(fā)心者受三誡,若服心者受五誠,若如王者受十八誡。若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能受三誡、五誡、十八誡者,誦之萬遍,長齋苦行,練誠持身,得清淨(jìng)道果。所以名初發(fā)心者,謂始有善行之人;服心者,已伏情于法。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者,迦夷國大兵眾侵煞臨國,奪人男女財寶,人皆忘之,相率于國,男立塞使強(qiáng)兵防守,女人老弱令在家中。胡名劫奪日劫叛婆,故女子居家者憂其男子在塞上,為迦夷所劫奪傷煞,遂呼男為優(yōu)婆塞;男子守塞者憂其女子在家,複為迦夷所劫奪擴(kuò)掠,乃呼女為優(yōu)婆夷。比丘、比丘尼者,乞求以行道也。吾又教剔除鬚髮,指衣偏袒,捧弊持錫乞食,而居常持六齋之時禮拜,不得嫉妒慳貪,煞生淫欲。雖未證泥丸,亦得滅罪生天。王今受道,當(dāng)行此法,亦得保護(hù)國內(nèi)臣民男女,永世休康。


王曰:吾雖蟲物微賤,亦愿長生,永為至極。大圣弘慈,乞垂開悟。複聞有極樂之國,遠(yuǎn)在西方,欲彼托生,可得以不?


老子曰:有天地萬物,一切人民,即有死有生。長生之道,最難最貴,皆須累劫種因,今身積行,持齋奉誡,佈施慈悲,行道誦經(jīng),方始可得。王先業(yè)惡,未得見聞。又極樂國者,在三清之上長樂舍中,果成證道之處。忘心忘念,滅相滅神,不住有空,無為湛寂,常樂我淨(jìng),始得托生,常住湛然,不生不滅,無上正真之大道也。王今造次,可得生乎?吾所以言在西方二百六十萬里有極樂國者,欲使諸國胡王伏道系心于彼故耳,彼實(shí)無也。且西方之氣,礦惡兇戾,人多煞伐,不信正真。何得遐絕,更有圣人?吾特欲諸王歸道,故發(fā)此吉耳。


王曰:未知何處定可托生,過去捨身,愿彼安樂?


老子曰:五方淨(jìng)土有快樂之處,可生死住持。王恒敬奉正真,即得隨心所愿。


王曰:惟乞大圣弘慈,賜見聞悟。


老子曰:佛者,是弟子尹喜托身,一時教化。雖未至極,亦是圣人。王能奉事持誡佈施,令國民男女可生快樂,死得托生,過去未來見存,皆獲福無量。王今信奉,遂誡言:


第一戒者,先須舍離妻子,一生不妻不娶。


第二戒者,不得畜使僕隸下賤,及生噁心。


第三戒者,唯當(dāng)剔發(fā)削須,偏袒露肩赤腳,毀形易貌。


第四戒者,不得耕種五穀,麻麥?zhǔn)蚨箖π笕吠馐┤恕?/p>


第五戒者,提缽乞食。若至七家,一家不得必作七日虛齋。


第六戒者,三衣瓶缽、六物七筋,不得雜于他人,自用而已。


第七戒者,視地振錫,三步一彈指,十步一罄咳。不得踏蟲蟻,損傷物命。


第八戒者,身披偏袒,手貫散袖之衣。


第九戒者,蠶絲皮革不得服也。布葛毛(*)而已。若無,可取糞掃中破衣,(廠+火)汁九過洗度,然后納成,名曰納衣比丘。


第十戒者,常披壞色赭服之衣,勿著五色華豔之服。


第十一戒者,裙裾向前,不得跨履高床,廣屈容身而已。


第十二戒者,法著鰻袒紗披以為法衣,散福破袖之衣。


第十三戒者,偏袒右肩,合掌向師,心存太上,晝夜不息,即得仙道。


第十四戒者,不得坐于氈耨之上。


第十五戒者,單景獨(dú)宿在于巖穴,莫棲于世。


第十六戒者,頭陁山林禪定獨(dú)處,不得在世。


第十七戒者,一月三剔發(fā),一日三洗浣,必須香淨(jìng)。


第十八戒者,比丘、比丘尼不得狡獪于物。


于是,胡王合掌禮拜,曰:能持如戒,不敢有違。


老子又說三戒。一者師教勸化,皆不得違;二者奉道不得中退;三者信行圣言。


又五戒者:


一慈悲萬物,不煞眾生,于諸含識,勿懷損害; 二身心清淨(jìng),不起邪欲,于諸男女,莫生色想; 三廣行施惠,救濟(jì)貧乏,于諸財寶,不生貪??; 四中平信實(shí),不欺于物,于諸一切,生歸向心; 五永斷酒肉,內(nèi)外香芳,一切世間,尊卑不犯。


受此戒者,生死護(hù)持,劫劫生生,當(dāng)盡一心,不退不轉(zhuǎn),念念不絕,禮敬歸依,克證真道。


胡王稽首叩頭唯唯。愿如戒修行,上徹太上,照領(lǐng)丹心,使道備具,永享福佑。


爾時,老子乃說偈言:吾先無先,生于無生,變化恍惚,出入窅冥。在世乘龍,依天御星,或聚或散,一濁一清:光分萬像,神洞百靈,先天布?xì)?,后天長生。蕩蕩不測,巍巍難名,王期吾道,須盡至誠。吾登九天,上入三清,還歸于世,永念眾生。


爾時,老子偈訖,告諸眾曰:我乘云御氣,游于八極之外,履行十方。教化八十馀國,降伏九十五種邪道,或夏或夷,種種變見,或在火上,或在水中,或作小身,或作大身;何種不涉,何種不經(jīng),何國不化,何世不生?或儒或道,或仙或凡,傳經(jīng)說戒,種種教道,示令開悟一切眾生。胡王既伏教戒,吾當(dāng)游于九天。時鬼穀等二十四真,隱影複還于周,唯喜待吾矣。


老子化胡經(jīng)卷第八


老子化胡經(jīng)玄歌卷第十

我往化胡時,頭載通天威。金紫照虛空,焰焰有光暉。胡王心憊戾,不尊我為師。吾作變通力。要之出神威。


麾日使東走,須彌而西頹。足蹋乾神橋,日月左右廻。天地晝闇昏,星辰牙差馳。眾災(zāi)競地起,良醫(yī)絕不知。


胡王心怖怕,叉手向吾啼。作大慈悲教,化之漸微微。落簪去一食,右肩不著衣。男曰憂婆塞,女曰憂婆夷。


化胡今賓服,游神于紫微?! ?/p>



我在舍衛(wèi)時,約勅瞿曇身。汝共摩訶薩,齎經(jīng)教東秦。歷落神州界,迫至東海間。廣宣至尊法,教授聾俗人。


與子威神法,化道滿千年。年終時當(dāng)還,慎莫戀中秦。致令天氣怒,太上踏地瞋。寺廟崩倒澌,龍王舐經(jīng)文。


八萬四千弟子,一時受大緣。輪轉(zhuǎn)五道頭,萬無一昇仙。吾在三天上,愍子淚流連。念子出行道,不能卻死緣。


不能陵虛空,束身入黃泉。天門地戶塞,一去不能還。雖得存禋嗣,使子常塞心。逆天違地理,災(zāi)考加子身。


神能易生死,由子行不真。三十六天道,終卒歸無形?! ?/p>



我身西化時,登上華岳山。舉目看崑崙,須彌了[?了]懸。矯翼履清虛,倏忽到天西。但見西王母,嚴(yán)駕欲東旋。


玉女?dāng)?shù)萬千,姿容甚麗妍。天姿絕端嚴(yán),齊執(zhí)皇靈書。誦讀仙圣經(jīng),養(yǎng)我同時姝,將我入天庭。


皇老東向坐,身體曒然明。授我仙圣道,接度天下賢。  



我昔西化時,登上華岳山。北向視玄冥,秦川蕩然平。漢少雜類多,不信至真言。吾后千馀年,白骨如丘山。


尸骸路草野,流血成洪洪。淵不忍見子,苦故作大秦。吟哀歎二十,頭以示通中。賢見機(jī)降時,世不值苦以辛。  



我昔化胡時,西登太白山。修身巖石里,四向集諸仙。玉女擔(dān)漿酪,仙人歌經(jīng)文。天龍翼從后,白虎口馳斷。


玄武負(fù)鍾鼓,朱雀持幢幡?;煞鸬?,丈六金剛身。時與決口教,后當(dāng)存經(jīng)文。吾昇九天后,剋木作吾身?! ?/p>



我昔離周時,西化向罽賓。路由函關(guān)去,會見尹喜身。尹喜通窈冥,候天見紫云。知吾當(dāng)西過,沐浴齋戒身。


日夜立香火,約勅守門人。執(zhí)簡迎謁請,延我入皇庭。叩搏亦無數(shù),求欲從我身。道取人誠信,三日口不言。


吾知喜心至,遺喜五千文。欲得求長生,讀之易精神。將喜入西域,遷喜為真人?! ?/p>



我昔化胡時,涉天靡不遙。牽天覆六合,艱難身盡嬰。胡人不識法,放火燒我身。身亦不缺損,乃復(fù)沉深淵。


龍王折水脈,復(fù)不復(fù)流行。愚人皆哀歎,枉此賢人身。吾作騰波炁,起立上著天。日月頭上曒,光照億萬千。


胡王心方悟,知我是圣人。叩頭求悔過,今欲奉侍君。伏愿降靈炁,怒活國土人。吾視怨家如赤子,不顧仇以嫌。


化命一世士,坐臥誦經(jīng)文。身無榮華飾,后畢得昇天。吾告時世人,三界里中賢。欲求長生道,莫愛千金身。


出身著死地,返更得生緣。火中生蓮花,爾乃是至真。莫有生殺想,得道昇清天。未負(fù)即真信,喪子千金身。



我昔學(xué)道時,登崖歷長松。盤屈幽谷里,求覓仙圣公。食服泥洹散,漸得不死蹤。九重室中,得見不死童。


身體絕華麗,二儀中無雙。遺我元?dú)馑?,忽然天圣聰?/p>


老子化胡經(jīng)(上)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广元市| 辽中县| 黄大仙区| 平阳县| 长治市| 青海省| 台前县| 五峰| 云龙县| 客服| 鹤峰县| 安图县| 吐鲁番市| 汝阳县| 廊坊市| 深州市| 乐业县| 佳木斯市| 太仆寺旗| 合作市| 田东县| 佛冈县| 涞水县| 乌恰县| 阿尔山市| 横峰县| 庆元县| 巫溪县| 巴里| 新民市| 东乌| 图木舒克市| 宁津县| 资阳市| 仁化县| 长岛县| 兰溪市| 舞钢市| 卫辉市| 孟州市|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