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年后的《黑神話:悟空》還能讓玩家興奮嗎?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 情報姬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文丨大嘴 排版丨Arc翼執(zhí)泠

2020年8月20日,游戲科學在B站發(fā)布了新項目《黑神話:悟空》的13分鐘實機演示,震動了所有游戲愛好者。

在這短短的13分鐘里,游戲科學給玩家展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西游世界。

其中有堪稱一絕的游戲畫面,自然真實的物理渲染,流暢自然的物理效果
在這款動作角色扮演類游戲(ARPG)中最振奮人心,讓人迫不及待體驗一番還要數角色的動作設計。

不似很多同行單一的動作設計,在《黑神話:悟空》中不僅僅有干練的基礎架勢,花哨靈動的?;ü鬟B續(xù)格擋,還有諸如定身術、七十二變、金剛之軀等等凸顯出主角特點的進階招式。


一年之后的今天,游戲科學發(fā)布了《黑神話:悟空》的第二支實際測試視頻。
在聊這第二支演示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游戲科學在正式的實機測試放出之前,籌備許久放出的“前哨站”。
19日也就是昨天,《黑神話:悟空》的制作團隊在社交平臺放出了幾句關于入秋預告的打油詩和一個“上來就是BUG”的預告站。

這場預告一共有6段視頻,根據公告的說法這些視頻將會在十點、十二點、十四點、十六點、十八點、二十點每隔2個小時上線一個相關視頻。

與第一部實機演示開場放大不同,這次的預告更多地是來自團隊的調侃與玩梗。
還別說,配合上《黑神話:悟空》經典的打油詩,預告站中多出來的俏皮感頓時讓這個預告活絡了起來。

十點,第一波更新如期而至。視頻上,主角猴用手中的棍棒將面前竹子一劈為二,而被劈砍掉下來半截竹竿非但沒有直挺挺地躺倒在地,反而像小陀螺一樣在地上轉了起來。
視頻一旁的配字也是傳神:改編一時爽,自圓兩行淚。這大概是在說大幅修改西游題材背景故事之后很難用劇情“圓”回來。

到了中午,第二條視頻準時放出。這次沒有奇怪的BUG,而是整出了一個“手拿兩妖,背負一妖”的四合一妖怪,這個“四合一”BOSS用大開大合的方式沒幾下就將主角撂倒,送回了視頻一開始。
至于這從的靈魂配字則是:“原創(chuàng)力不夠,縫合怪來湊?!?/p>
下午兩點,第三個視頻也悄然上線。第三則視頻是“大鬧天宮”的游戲畫面,但是隨著場景中云霧等元素越來越復雜,出現的“天兵”越來越多,游戲的幀率一路下降,還出現了一些畫面上的變色。
而這一切想必跟它的配字:“實機卡成馬,買不著顯卡”脫不開聯系。

下午四點放出的演示視頻則是游戲技能與場地圍成的鬼畜畫面。一只虎妖被主角猴的幾個“畫地為牢”圍住,因為碰撞體積過大也因為“畫地為牢”的技能設計,前后左右動彈不得的虎妖成了名副其實的鬼畜素材。

晚上六點的第5則視頻則是和游戲中的建模有關。一處洼地,一間又一間的房屋模型房屋的模型從天而降,堆疊在一起;而一旁的配字儼然一副笑嘻了的樂子人形象:“高模堆成海,假裝次世代”

到了八點則沒有了之前那么多的花里胡哨,“明日宜上梁,記得起早床”;催玩家第二天早起,自然是因為屏幕下方的眾多玩家等待許久的那行小字“8月20日,《黑神話:悟空》新內容公開?!?/p>
時隔一年,還是8月20日,完全不同的實機體驗,帶給玩家的確實和第一支演示一模一樣的震撼。

不同于第一支實機演示選擇森林,第二支實機演示將場景選擇在了一座雪山上。
在游戲中,雪山并不少見,但是很少有游戲會非常精細地制作角色與雪地的交互,而在《黑神話:悟空》的這段實機演示中不難發(fā)現團隊在場景的刻畫上是下了心血的。一方面,怪物可以通過跳躍、橫掃等動作揚起的積雪給戰(zhàn)斗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另一方面玩家使用的技能也可以與場景進行交互,記錄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

第二場與白龍戰(zhàn)斗所處的破碎冰面同樣特別,冰面上清晰有矩的紋路,起起伏伏不一而定的塊狀冰面,技能與場景交互而形成的冰屑都能看出制作團隊的努力。

除了場景,實機演示中與怪物的戰(zhàn)斗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如果說第一場在雪山與獼猴是延續(xù)了上一次演示的高水準,那么第二場在主要戰(zhàn)役,在冰面上與白龍的戰(zhàn)斗則是游戲科學技術力的完美表現。
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龍一直是中國玩家最喜愛的要素,但同時中國龍也是最難在游戲中實現的元素;原因之一是中國龍的形態(tài)修長,飄逸,“牽一發(fā)動全身”很難設計相關的動作,但是游戲科學不僅大膽設計了“白龍”這一怪物,還用出色的設定與極高的技術在還原中國龍的氣勢的同時表現出了那份應屬于中國龍的靈動。

當然,除了技術力,《黑神話:悟空》的團隊還偏愛一手留懸念,在第一支紀錄片中就向玩家拋出問題:“西游故事真的發(fā)生了嗎?成佛的猴子是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嗎?視頻中出現的三只猴子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孫悟空?”

而到第二支實機演示中,不僅放出了許多頗有佛教色彩的怪物,還包含了許多原型取自西游記的妖怪;而最后出現的小西天雷音寺的“彌勒”則是帶著一套霸氣反派言論登場,氣場拉滿,根據這些有限的信息,玩家很難分辨出“佛”與“妖”在這個游戲中是如何立場?

出色的美術、靈魂的配樂、流暢的動作設計,這些讓玩家向往的元素你都可以在《黑神話:悟空》這兩支實機演示中覓得一二。
一年過去,玩家們不僅不再擔心游戲科學對《黑神話:悟空》的開發(fā),還愿意為這份質量等待。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兩年,但我相信我們總能等到真正的《黑神話:悟空》。


要是覺得文章還不錯 就戳這里關注我們吧~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以一鍵關注我們哦

往期精彩,點擊可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