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再回到年初,那一瞬或許是另一種永恒 【初階試煉】

【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當(dāng)屬巧合】
這個世界有太多生造出的溫暖,只為了讓更真實的冰涼顯得尚能接受。

很多時候,一瞬間的念頭會徹底改寫一生的軌跡。
時隔半年多,張慶善的內(nèi)心依舊充斥了懊悔和不甘。慶善二字,取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想來自己活了近30年,雖不敢說每件事都是摸著良心做的,但至少從未有害人之心。
如果當(dāng)時自己勸阻母親不要去武漢討債,是不是一切都不會這么不堪。張慶善時常這么想。

他的母親叫李乃瑩,因受“尚之以瓊瑩乎而”的靈感而得名——由此可見,其還算是出身書香門第。只可惜,人犯錯誤的次數(shù)與讀過的書的數(shù)量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去年末,兩個打擊接踵而至。首先,是自己投資的網(wǎng)貸平臺突然暴雷了,200多萬的積蓄陷在其中,讓李乃瑩瞬間就崩潰了;其次,因為投資之事兒一直瞞著家人,這次暴雷實在過于迅猛,紙終究是抱不住火的,李乃瑩的丈夫聽聞后暴跳如雷,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夫妻關(guān)系徹底崩壞,雖沒有正式離婚,但已然分居。
李乃瑩是年初去的武漢。武漢以及全國后來發(fā)生的事兒,大家都知道的——討債無果的李乃瑩,回到家中,就頓感不適,癥狀很快出現(xiàn)。

或許,所謂的“余慶”,就是同樣是在一個屋子里生活的人,一個人被感染,另一個人卻沒有。也許是李乃瑩的年紀(jì)大了,再加上身心皆疲,綜合因素下引發(fā)的免疫力下降,讓病毒可以在身體里縱情肆虐,直至完全摧毀一個人。
李乃瑩的病情發(fā)展很快,本來張慶善以為母親只是普通的生病,簡單住院即可,醫(yī)院卻發(fā)來病危通知書。張慶善趕到醫(yī)院,人已經(jīng)進入彌留態(tài)。
母親沒有給張慶善留下一句話,就這么靜靜地離開了。

接下來,就是全國的防疫大行動,張慶善只能在家里待著,感受著一種從未體會過的孤獨與寂寞,所謂人走茶涼。親情的“紐帶”,不過是井中月水中花,圖有其型,走完一般流程,七大姑八大姨們要回歸自己的生活,從此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線。他的母親,永遠離開了自己;而他的父親,那個幾十年來對自己極為冷淡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在那次離家之后就像徹底消失了一樣,再沒有任何方式能聯(lián)系到他。
好像李乃瑩對他而言,只是個工具,沒有任何親情可言。
“呵!果然是查嘉!又渣又假!”張慶善心中暗自咒罵著自己的父親。

隔離期,張慶善看了家中的許多藏書,并不是因為自己愛讀書,而是無聊。這種打發(fā)方式并不是毫無意義,至少,張慶善從暗藏在書柜中的舊日記中得知了身世的真相。
原來,查嘉并不是自己的生父!這似乎也解決了張慶善多年來的困惑,第一,自己與“父親”在長相與性格上完全沒有相似處;第二,“父親”對自己多年來一直很嚴(yán)酷薄情;第三,母親與“父親”多年來一直情感失和。
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那么“父親”為何要與母親結(jié)婚呢?如果查嘉知道張慶善并不是自己的兒子,即使是在婚后知曉,為何沒有直接離婚呢?

答案來的總是那么突然,當(dāng)全國逐步恢復(fù)正常后的某一天,張慶善看到“父親”與另一個女人在街頭親親我我,而那個女人正是母親的表妹——鄧丹。
張慶善總是會想,如果自己能阻止母親去討債,現(xiàn)在的自己是不是就不會這么不堪。或許這個世界過于混亂,但至少還有個親人能相依為命。
只是,一瞬就是永恒。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宿命”,或真或假。你可以信或不信,看或不看。

如果覺得內(nèi)容比較有趣,你還可以通過下面的4個傳送門查看更多喲:? ??
【1】【圣痕故事】收藏夾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337285064? ?

【2】崩壞3圣痕故事全紀(jì)錄文集: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3】崩壞3圣痕故事(有聲故事)合集: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m29265163?type=7
【4】雜文集合: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づ ̄3 ̄)づ╭?~